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 |
①20℃时,取100g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 | 全部溶解,得到溶液甲 |
②再加25g硝酸钾,充分搅拌 | 得到溶液乙 |
③加热 | 全部溶解,得到溶液丙 |
冷却至20℃ | 析出晶体,得到溶液丁 |
资料一: N95口罩能够阻挡直径在3μm(及以上)的颗粒,新冠病毒2019-nCOV直径为100纳米 | 资料二: 病毒通常不会单独存在于空气中,而是附着在飞沫、粉尘、皮屑等颗粒中 | 资料三: 口罩中有一重要材料。熔喷层,该材料通过熔喷静电驻极工艺,即通过高压放电使该材料带上电荷 |
水分的来源 |
总量(mL) |
水分的去向 |
总量(mL) |
饮水 |
1200-1500 |
② |
1200-1700 |
摄取食物 |
700-1000 |
粪便 |
100-250 |
① |
200-400 |
汗液 |
100-150 |
/ |
/ |
皮肤 |
350-400 |
/ |
/ |
肺 |
350-450 |
总计 |
2100-2900 |
总计 |
2100-2900 |
实验一:用不同瓦数的LED灯做光源,光源与锥形瓶距离相同、1%相同体积的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适宜的实验温度进行实验,1小时候记录右侧U型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见表一:
表一
LED灯功率(W) | 0 | 3 | 5 | 7 | 9 | 12 |
液面上升高度平均值(cm/h) | -0.21 | 0.65 | 1.28 | 1.70 | 1.88 | 1.92 |
实验二:另取3个锥形瓶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蒸馏水、清水、1%碳酸氢钠溶液,再各放入生理状况相同且生长良好的黑藻平均分成三组,放在9w的LED灯下照射(容器接受光照强度相同)如右图。观察并记录1小时后U型管右侧液面上升的高度(见表二),回答:
表二
锥形瓶内加入液体 | 蒸馏水 | 清水 | 1 %碳酸氢钠溶 |
液面上升高度平均值(cm/h) | 1.1 | 1.9 |
小李同学认为要证明FeCl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补充实验证明反应前后FeCl3
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于是他取反应后的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二:
①写出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②操作①的内容;
③如果m1=,证明氯化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的蜡烛到B、C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分别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如图所示,则:
物体的位置 |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cm)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
A |
9.90 |
9.60 |
B |
7.10 |
6.80 |
C |
5.70 |
5.40 |
组别 |
A |
B |
C |
|
实 验 步 骤 |
一 |
取培养皿3只,编号为A、B、C;将脱脂棉湿润后平铺在培养皿内。 |
||
二 |
挑选3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3等份,均匀地摆放在3只培养皿内。 |
|||
三 |
每天______,并将培养皿放入25℃的恒温箱内进行培养。 |
|||
四 |
观察记录种子萌发数,10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 |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把小碗放入加满水的大碗,小碗漂浮,水溢出;
B.把挂件放入小碗,把此次溢出的水倒入一个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1=20cm;
C.拿掉小碗和挂件, ;
D.把挂件沉没浸入大碗,把再次溢出的水倒入第二个空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h2=10cm;
沙漠蝗虫分有群居和散居两种类型,当绿色植物生长繁盛的时候,它们习惯独来独往,当干旱来临,植被变得像大地上棕色的-块块补丁的时候,若虫通过蜕皮,会变化出较鲜艳的具有警示性的体色,会聚集起来,使种群的密度变大。阅读以上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