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序号 |
水平部分的材料 |
(a) |
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
① |
毛巾 |
||
② |
棉布 |
||
③ |
玻璃板 |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再次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 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 。
② 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越大。
UR=IR=10Ω×0.2A=2V;U滑=U总-UR=3V-2V=1V;
R滑= =5Ω;P滑= =0.2W
你认为小甬做得对吗?若不对,请指出小甬错在哪里并给出正确答案:。
表一
实验次数 | 电压U(伏) | 电流I(毫安) | 电阻R(欧) |
1 | 2.0 | 2.30 | 870 |
2 | 2.5 | 2.90 | 862 |
3 | 4.0 | 4.70 | 851 |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求得该电阻的阻值是。
电压表:量程0~6伏,内阻6000欧
电流表:量程0~10毫安,内阻40欧
根据这些信息,可判断甲电路中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偏差。
表二
实验次数 | 电压U(伏) | 电流I(毫安) | 电阻R(欧) |
1 | 2.5 | 1.92 | 1042 |
2 | 2.5 | 2.45 | 1020 |
3 | 4.0 | 3.75 | 1067 |
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同学们做出了以下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1、S2 , 断开S3 , 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I1=,并记录I1;②,记录电流表示数I2;
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B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
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
瓶质量m/g |
移开距离s/格 |
悬线长度l/格 |
来回时间t/s |
1 |
20 |
3 |
12 |
2.1 |
2 |
40 |
3 |
12 |
2.1 |
3 |
60 |
3 |
12 |
2.1 |
4 |
60 |
2 |
12 |
2.1 |
5 |
60 |
1 |
12 |
2.1 |
6 |
60 |
3 |
9 |
1.9 |
7 |
60 |
3 |
6 |
1.5 |
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有关(填写符号)。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Cu2O);②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
【提出猜想】: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除Cu外还可能含有Cu2O。
【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取少量该红色固体放入盛有的试管中,振荡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
资料:①Fe,FexCy在加热时与O2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
②FexCy , 不与酸反应。
实验1:取29.52g样品,加入足量稀H2SO4 , 充分反应后生成1.00gH2。
实验2:另取29.52g样品,按下图进行实验(碱石灰的成分为NaOH与CaO的混合物)
装置 | A | B |
反应前 | 300.00 | 400.00 |
反应后 | m | 400.44 |
实验后A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装置A、B的质量变化如上表。
组别 | 样品质量 | CO2的体积 |
第1组 | 4g | 22.3mL |
第2组 | 4g | 22.4mL |
第3组 | 4g | 22.5mL |
请回答下列问题:
A.A装置中水面的植物油层可隔离二氧化碳和水,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B.利用A,C仪器组装测量二氧化碳体积,由于装置B中的二氧化碳无法全部进入到装置A中,测得二氧化碳的气体体积偏小
C.在测量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时,装置内本身的空气会影响测量结果
D.用比较灵敏的电子秤称出装置B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也可测定该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步骤 |
观察 |
现象 |
1 |
装置A |
亮绿色晶体变成白色和红棕色固体,玻璃管壁上有小水珠 |
2 |
装置B、F |
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
3 |
装置E |
固体变为红色 |
小李同学认为要证明FeCl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补充实验证明反应前后FeCl3
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于是他取反应后的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二:
①写出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②操作①的内容;
③如果m1=,证明氯化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料】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部分变质。
以上猜想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进行实验】小丽同学为了验证猜想Ⅰ进行实验: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她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理由是。
【拓展提升】小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实验通过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二氧化碳密度已知)。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没有加入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偏小
B.广口瓶中的植物油和水必须装满,否则结果偏小
C.导气管a和b必须在二氧化碳将锥形瓶中的空气排净后才能连接
【查阅资料】Ⅰ.钙、氢化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
Ca+2H2O=Ca(OH)2+H2↑; CaH2+2H2O=Ca(OH)2+2H2↑;
Ⅱ.钙能燃烧生成氧化钙;氢化钙能燃烧生成氧化钙和水。
【实验原理】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干燥、纯净的氢气,再与金属钙在加热的条件下直接化合,即可制得CaH2 .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
请你写出改进方案的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甲图装置(填装置编号)。
交流与讨论:通过对改进实验的现象分析,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为此进行了以下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来确定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小明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KCl、K2SO4;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1)取该滴瓶内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
|
溶质中有K2SO4 |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 |
|
证明猜想Ⅳ成立 |
【探究一】甲同学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
丙同学说:“装置中还有一错误,应改正。”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
实验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旦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或“滴入植物油”目的分别是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早碱性;
结论2:说明酚酞做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①实验方法:,②观察到现象。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
盐酸 |
NaOH溶液 |
△t/℃ |
1 |
3.65% |
2.00% |
3.5 |
2 |
3.65% |
4.00% |
x |
3 |
7.30% |
8.00% |
14 |
他用激光笔点燃红磷。
【提出问题】红磷在烧瓶内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点燃白磷。
分析曲线甲,M点电导率几乎为零,请从离子角度分析原因 。
交流与反思;通过以上实验的比较分析,让我们对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实质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即 。
序号 |
亚硫酸氢钠浓度(mg/kg) |
叶片的大小 |
叶片的数量 |
1 |
0 |
+++ |
++ |
2 |
10 |
+++++ |
+++ |
3 |
20 |
++++++ |
++++ |
4 |
30 |
++++ |
+++ |
5 |
40 |
++++ |
++ |
该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取4只相同的培养皿,配置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蔗糖培养基,高温灭菌后接种等量的解钾微生物。
②将4只培养皿分别放置在25℃、30℃、35℃、40℃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周,测量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的光密度值。(光密度值是指研究对象的遮光能力,解钾微生物越多,遮光能力越强,光密度值越大。)
③实验数据见图下标。
组号 | 1 | 2 | 3 | 4 |
温度/℃ | 25 | 30 | 35 | 40 |
培养时间 | 7天 | 7天 | 7天 | 7天 |
光密度值 | 2.9 | 7.5 | 7.7 | 6 |
该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培养基中有机物种类对解钾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丁组 | |
左试管加入淀粉液 | 2毫升 | 2毫升 | 2毫升 | 2毫升 |
右试管加入提取液 | 1毫升 | 1毫升 | 1毫升 | 1毫升 |
水浴温度 | 20℃ | 50℃ | 80℃ | 100℃ |
水浴时间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提示:A.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a淀粉酶;
B.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消化产物(麦芽糖)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右表所示操作。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烧杯的左试管中,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5分钟。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并置于50-60℃水浴中1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甲、乙、丙组都出现砖红色沉淀,且乙组比甲、丙的颜色更明显,丁组无砖红色沉淀。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水草 | 无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 20 | 遮光* | 100 | 80 | 60 | 40 | 20 |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 浅绿色 | X | 浅黄色 | 黄绿色 | 浅绿色 | 浅蓝色 | 蓝色 |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klx | 0 | 5 | 10 | 20 | 30 | 40 |
气体体积变化量/μL/(cm2·min) | -0.25 | +0.5 | +1.2 | +1.7 | +1.7 | +1.7 |
实验材料有山药多糖、生理盐水、降糖药物、30只糖尿病大鼠等;
实验操作见下表,科研人员连续喂养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取平均值,验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 | 小鼠类型 | 处理方式 |
A | 健康的大鼠 | 灌服生理盐水 |
B | 糖尿病大鼠 | 灌服生理盐水 |
C | 糖尿病大鼠 | 灌服山药多糖 |
D | 糖尿病大鼠 | 灌服降糖药物 |
被测试者 |
A同学 |
B同学 |
||
不听音乐 |
听音乐 |
不听音乐 |
听音乐 |
|
刻度距离(厘米) |
21 |
23 |
17 |
19 |
实验步骤 |
具体操作 |
①溶液配制 |
分别将碳酸钠、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2%、4%的水溶液各2升。 |
②柑橘选择 |
挑选 的瓯柑40个,每组10个随机平均分成4组,用75%乙醇对柑橘表面进行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 |
③变量处理 |
将瓯柑在不同处理药液中浸泡12小时,取出晾干。用消毒后的针在柑橘腰部刺一直径为2毫米的孔,将1毫升青霉病原菌液体注入孔内。将瓯柑放入保鲜盒内,盒底部放沾有无菌水的滤纸保湿,然后置于26℃恒温条件下。每个瓯柑重复处理3次 |
④结果记录 |
从第3天开始,逐天测定接种部位的病斑直径及发病情况,共测定7天,计算防治效果。 |
⑤数据处理 |
|
步骤1:选取10只个体大小、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白鼠。分别蘸取等量的5%天竺葵叶提取液、5%薄荷叶提取液、5%西红柿叶提取液、10%西红柿叶提取液、清水涂抹在小鼠背部,每种溶液涂抹2只小鼠,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标记,以作区分。
步骤2:将小鼠全部放入装有一定数量蚊子的密闭空间中,2人分别观察每只小鼠身上停留的蚊子数量并记录,记录数据以小时为单位,取2人记录数据的平均数,共观察、记录6小时。
步骤3:计算有效保护时间、有效驱蚊率并记录表格,如表所示。
不同植物提取液的有效保护时间(h)及各时段的驱蚊率(%):
样品 |
有效保护时间 |
第1小时 |
第2小时 |
第3小时 |
第4小时 |
第5小时 |
第6小时 |
5%天竺葵叶 |
2 |
100 |
100 |
85.7 |
66.7 |
71.4 |
80 |
5%薄荷叶 |
4 |
100 |
100 |
100 |
100 |
71.4 |
60 |
5%西红柿叶 |
2 |
100 |
100 |
71.4 |
50 |
85.7 |
60 |
10%西红柿叶 |
4 |
100 |
100 |
100 |
100 |
71.4 |
80 |
清水 |
0 |
0 |
0 |
0 |
0 |
0 |
0 |
【备注:有效保护时间:从涂药开始到有第1只蚊子叮咬的间隔时间;有效驱蚊率(%)=(对照组蚊子叮咬数-涂植物溶液组蚊子叮咬数)/对照组蚊子叮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