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1-01-16 浏览次数:1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儿童启蒙读物,是北宋初年一个书生编撰的。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其中为首是“赵”姓。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
    A . 当时赵姓人口多 B . 赵姓起源很早 C . 编者姓赵 D . 宋朝皇帝姓赵
  • 2. “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代十国更迭 B . 赵匡胤陈桥驿兵变  C . 朱温建立后梁 D . 太祖杯酒释兵权
  • 3. 北宋的建立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关于北宋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后唐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北宋 B . 北宋定都洛阳 C .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再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D .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 4. 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A . 陈桥驿兵变 B . 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局面 C . 黄巢起义 D . 隋炀帝的暴政
  • 5. 下图展示的是宋朝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故事。这位皇帝是(    )

    A . 赵匡胤          B . 李世民 C . 刘彻          D . 嬴政
  • 6. (2024九下·永昌模拟) 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军事方面的是(    )
    A .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并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B . 重用文臣,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 C .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D . 在宰相之下设置若干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 7. (2023六下·广饶月考)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政府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北宋的是(      )
    A . B .   C . D .
  • 8. 北宋初年,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济知县。周渭到任时,符彦卿到城外迎接,周渭却趾高气扬,仅在马上拱手作揖而已。见此情景,符彦卿心中不满,但却无可奈何。其原因是(     )
    A . 周渭是朝廷命官,身份特殊            B . 地方权力分离,互不统属 C . 节度使职位低于知县               D . 地方节度使由知县负责任命
  • 9. 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 . 单独掌握地方的行政权              B . 掌握地方的军、政、财权 C . 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              D . 兼有地方的监察和行政权
  • 10. (2023七下·绿园期末) 转运使是我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 .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B . 避免地方官吏的腐败 C . 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 . 解决支付给辽、西夏岁币的财源
  • 11. 一位学者评论某朝代时说:“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评价的朝代是(      )
    A . 秦朝 B . 西汉 C . 宋朝 D . 唐朝
  • 12. “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他们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政府职务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全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这段文字描述宋朝的特点是(     )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科学技术发达 C . 海外贸易繁盛 D . 政治重文轻武
  • 13. 宋代文人魏泰在《东轩笔录》中写道:“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这反映了宋朝统治者重视下列哪一阶层(    )
    A . 士人 B . 农民 C . 手工业主 D . 商人
  • 14.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材料中宋太祖的这一举措(     )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2021·昆山一模) 以下统治者的举措与其产生的影响匹配正确的有(   )
    序号举措影响
    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
    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人才
    宋太祖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

    材料三: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而寒门出身的士子一旦登第,多怀忠君爱国之心。宋朝统治者对文人极其尊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俸禄也极丰厚。世人多称宋朝为士大夫政治。在一系列重文措施的鼓励下,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宋朝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重文轻武的目的和表现。
    3. (3)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评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