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

更新时间:2021-01-16 浏览次数:7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 1. 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      )
    A . 581年 B . 589年 C . 618年 D . 626年
  • 2. (2024七下·邯郸期末)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也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们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重用人才   ②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重视发展经济   ④都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 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 隋炀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4. 唐太宗时期,下列人物得到重用的是(    )

    ①房玄龄  ②姚崇  ③魏征  ④宋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5. 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 . 汉武帝 B . 隋文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 6. (2020七下·兰州期末) 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 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 .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 . 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 7.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
    A . 唐太宗 B . 唐高宗 C . 唐中宗 D . 唐玄宗
  • 8. (2021七下·大石桥月考)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指   (   )
    A . 三公九卿制 B . 科举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内阁制
  • 9. 历史上把唐朝的鼎盛时期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光武中兴
  • 10. “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
    A . 杜如晦 B . 李世民 C . 魏征 D . 姚崇
  • 11. “外甥是先皇帝旧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A . 汉族和吐蕃 B . 汉族和靺鞨 C . 汉族和回纥 D . 汉族和南诏
  • 12. (2024七下·青阳期末) 电视剧《贞观长歌》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历史。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B .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注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 . 唐太宗注意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 . 唐太宗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 13.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人曾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
    A . 吕后 B . 慈禧 C . 武则天 D . 王昭君
  • 14. (2021七下·大石桥月考)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 严惩贪官污吏 B . 重视农业生产 C . 善于纳谏 D . 提倡节俭
  • 15. 王谠在《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开皇之治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 (1) 材料一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他在位时形成了什么治世?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
    2. (2) 材料二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什么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 17. (2023七下·榆林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迁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二 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

    1. (1) 根据材料一思考,节度使为一级官职始于何时?节度使有什么权力?请举一例证明节度使威胁中央集权的史实。
    2. (2) 材料二提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观点,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3. (3) 综合上述材料,关于选人用人方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两块墓碑:一块是歌颂唐高宗李治文治武功的“述圣碑”,由武则天亲笔撰写;另一块是武则天为自己立的“无字碑”,高7.53米,重98.9吨。在巨大壮观的墓碑上,没有女皇的生平事迹及丰功伟绩,这同女皇为唐高宗李治所立的“述圣碑”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何女皇的墓碑无字呢?据说,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绩太大,难以用文字表述,所以,此碑无文胜有文。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当皇帝,生前就有争议,死后难免留下骂名,千秋功罪,还是由后人评说吧。

    1. (1)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存在较大争议的人物。有史学家认为她残暴;也有史学家评价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2. (2) “担当身前事,何计身后评。”武则天的无字碑给后人以无限的遐想。请你用所学的知识为武则天写一篇碑文。(现代文即可)
  •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隋唐考试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考试制度与近代文化》       

    1. (1) 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考试制度的特点。)简要概括该考试制度的积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