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来宾市2020届高三语文5月教学质量诊断性联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13 浏览次数:147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日渐流行的“共享自习室”,舆论     颇多, ______ 。看好者认为,“图书馆位置难抢”“家里学习太懒散没有氛围”,而置身写字楼的“共享自习室”,能够    教育公共资源短缺,将成为城市白领或学生的新选择。( )。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于海告诉澎湃新闻,他看好“共享自习室”的前景。“共享自习室,可以说是一个半公共空间,带有某种分享性、商业性,但它门槛低,让那些在人生道路上努力、奋斗、挣扎的年轻人出得起这个钱,我觉得这样的事很好。”于海表示,这类自习室不仅仅在于“提供了一个空间里所需要的服务”,而是“提供了一个空间”,能够提供部分年轻人的需求。

        目前很多公共机构提供的仅是一个“免费的公共空间”,但这类空间有很多局限且没有相关服务,比如______以及在此空间中人们的舒适度、不受打扰等问题。“在自由经济时代,人们寻找的是‘适合我的空间’,哪怕花点钱也是愿意的”。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争执   莫衷一是   缓和   便利性 B . 争议   莫衷一是   缓解   便捷性 C . 争执   各抒已见   缓和   便捷性 D . 争议   各抒已见   缓解   便利性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但也有网友表示,“学习重在专心和勤奋,环境的好坏并不重要” B . “学习重在专心和勤奋,环境的好坏并不重要”,也有网友说 C . 但也有网友表示,“想学习在哪都行,没必要非去这种收费的地方” D . “想学习在哪都行,没必要非去这种收费的地方”,也有网友说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类自习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供了一个空间里所需要的服务”,而是“提供了一个空间”,能够提供部分年轻人的需求。 B . 这类自习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供了一个空间”,而是“提供了一个空间里所需要的服务”,能够提供部分年轻人的需求。 C . 这类自习室不仅仅“提供了一个空间”,而且“提供了一个空间里所需要的服务”,能够满足部分年轻人的需求。 D . 这类自习室不仅仅“提供了一个空间里所需要的服务”,而且“提供了一个空间”,能够满足部分年轻人的需求。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塔西佗陷阱”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塔西佗历史》,“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由此引申出人们今天对“塔西佗陷阱”的理解,即当执政者丧失公信力后,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会认为它是在说假话、做坏事。历史虚无主义者抓住了这个逻辑,通过虚无历史来误导人们的主观好恶,埋下“坏的主观性”,从而实现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消解,以此达到否定的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者攫取解构主义内核,或通过所谓“秘密日记”、回忆口述柔性渗透,或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粗俗戏说、恶搞,或以视频音频、表情包、内涵段子等进行历史“嘲讽”,否定中国近现代史的“官方叙事”与“宏大叙事”,渲染出一种历史已经缺乏信赖和认可的负面氛围,引发人们对历史的错误性认识。以此否定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否定历史发展的内在客观逻辑,进而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历史选择,质疑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历史逻辑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我们要主动发声,让正确的声音先入为主,我们不能默不作声,要及时反驳,让正确声音盖过它们。

        历史虚无主义者把“历史作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肆意歪曲,或通过散布“革命破坏论”,以赞美“民国”来有意贬损新中国;或污蔑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或夸大建设中的失误,将“纠左”与“纠社会主义”画上等号。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此种种来否定近代以来中国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割裂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间的统一关系,蓄意营造党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情緒罅隙、心理隔阂,并与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形成“想象性”关联。对此,既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深入阐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必然,批驳割裂这种统一的谬误;又要用好法治手段,对恶意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攻击革命英烈、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的割裂言行,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历史虚无主义者却以夸大“负面”为噱头,利用网络传播“情绪化”“碎片化”的特征,抓住一些争议性事件,故意渲染群体情绪,在网络上制造一个情感先于事实、质疑多于共识的“后真相”语境,形成“三人成虎”传播氛围,使其核心观点、评价历史的方法和价值取向潜伏到大众的心理层面,让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因无意识的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形成对主流媒体的解构之力,试图让主流媒体在民众中失语失声失信,以此阻断或削弱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形成。网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塔西佗陷阱”,“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凝心聚力,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摘编自杨建义《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塔西佗陷阱”》,“光明网”2019年6月24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历朝皇帝都是人们憎恨的对象,无论他做什么事,都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B . “秘密日记”、口述历史、视频音频、表情包和内涵段子等都是对历史的恶搞。 C .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割裂言行要严厉打击,依法追究其责任。 D . 网络上,一些争议性事件,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故意渲染群体情绪而刻意制造的。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介绍“塔西佗陷阱”的出处,指出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逻辑及其意义。 B . 文章列举了当下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了批判的针对性。 C . 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揭露了其实质。 D . 文章末段指出了警惕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塔西佗陷阱”正确有效的路径。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历史虚无主义要坚决反对,因为他们的目的是消解、否定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B . 毋庸讳言,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根本原因就是主流媒体在民众中失语失声失信。 C . 只有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才能有效降低历史虚无主义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 D .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张帆今年32岁,是陕西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副教授,主讲思政课。在很多学生眼里,这个中等个头、体型微胖、讲起课来神采飞扬的“帆哥”可是个“宝藏老师”。“气势磅礴”“ 幽默得一塌糊涂”“有意思的灵魂”……这些都是学生们对张帆的“画像”。如果说张帆用独特的讲课方式唤醒了学生的耳朵,那么他课堂上大量鲜活的材料和生动的语言,则让生涩的理论不断被解冻,更易于学生接受。很多学生感慨:“思政课还可以如此有趣、实用!”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晓伟认为,张帆之所以讲课时有底气、有气势,受到同学们欢迎,一方面在于他善于把握青年群体的特点,能够将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生成长及当下现实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他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真信,对自身科研内容的自信,这样一个有信仰的人去讲信仰,他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富于感染力。

     (摘编自张斌《“宝藏老师”和他的“爆款”思政课》,“新华网”2019年7月3日)

    材料二: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在“学堂在线”开设了第一门思政课慕课,此后又在慕课的基础上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将慕课视频、课堂讲授、小班讨论、课下作业四大要素统筹起来,引导学生从思政课的客人变成思政课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方面,清华大学的因材施教法,北京师范大学的分众教学法,中央财经大学的“问题链”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的“四维并进”教学法,浙江大学的情景式教学法,西北大学的叙事教学法等都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在实践教学方面,江西师范大学的“红色基因传承”教学方法改革,天津大学的“重走红军长征路”的研学旅行活动,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的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受到学生好评;在新媒体教学方面,清华大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复旦大学的混合式大规模开放式慕课教学平台等受到专家普遍认可……

        不少同学反映: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自己原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刻板印象,老师们精心设计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与特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一些课堂已经从“点名课”成为“网红课”,一座难求。

     (摘编自《谱写立德铸魂的奋进篇章》,“中国青年网”2019年3月18日)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为高校推进网络思政提供了基本遵循。

        要深刻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不仅是形式,更是内容,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议题设置、内容供给,推进传播层级和深度,唱响主旋律。要与师生的认知特点、成长需求、接受方式“匹配”“合拍”,将单向灌输、被动接受,变为多向交互、直接即时的交流对话、讨论辩论。要加强网络思政的资源可用性、在线支持可及性、在线学习过程的协作性,增强网络思政的沉浸体验。

        网络既是现实的人的延伸,又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具有虚实二重性和相互模塑性。要积极建立现实和网络两个空间的全城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现在线离线整合。坚持将互联网移入、泛在、嵌套于传统的现实教育空间,创新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和榜样育人等“互联网+”和“十互联网”双向路径。

        高校师生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生产和制造者。重点要加强师生网络身份意识、网络责任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网络素养教育,充分发挥师生在网络思政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参与网络空间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

    (摘编自陈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重维度》,《光明日报》2019年1月8日)

    1. (1) 下列不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一项是(    )
      A . 江西师范大学的“红色基因传承”教学方法改革。 B . 天津大学的“重走红军长征路”研学旅行活动。 C .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的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 D . 复旦大学的混合式大规模开放式嘉课教学平台。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相信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相信自身科研内容,才可能上好课,从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B . 只有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才能使思政课活起来,因此学校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C . 思政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的原因是,老师们精心设计的教学模式,以及尊重学生个性与特点。 D . 现实和网络两个空间都需要加强思政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唱响主旋律。
    3. (3) 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光荣(节选)

    孙犁

        天晴得很好,这又是个热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换了新衣裳,先围到台下来,台上高挂全区人民的贺匾:“特等功臣。”

        区长讲完了原生立功的经过,他号召全区青壮年向原生学习,踊跃参军,为人民立功。接着就是原生讲话。他说话很慢,很安静,台下的人们说:老脾气没变呀,还是这么不紧不慢的,怎么就能活捉一个旅长呀!原生说:自己立下一点功;台下就说:好家伙,活捉一个旅长他说是一点功。原生又说:这不是自己的功劳,这是全体人民的功劳;台下又说:你看人家这个说话。

        区长说:“老乡们,安静一点吧,回头还有自由讲话哩,现在先不要乱讲吧。”人们说:这是大喜事呀,怎么能安静呢!

        到了自由讲话的时候,台下妇女群里喊了一声:“欢迎秀梅讲话。”全场的人都嚷赞成,全场的人拿眼找她。秀梅今天穿一件短袖的红白条小褂,头上也包一块新毛巾,她正愣着眼望着台上,听得一喊,才转过脸东瞧瞧,西看看,两只大眼睛,转来转去好像不够使,脸飞红了。她到台上讲了这段话:

        “原生立了大功,这是咱们全村的光荣。原生十五岁就出马打仗,那么一个小人,背着那么一支大枪。他今年二十五岁了,打了十年仗,还要去打,打到革命胜利。有人觉着这仗打的没头没边,这是因为他没把这打仗看成是自家的事。有的人,说光荣不能当饭吃。不明白,要是没有光荣,谁也不要光荣,也就没有了饭吃;有的人,却把光荣看得比性命还要紧,我们这才有了饭吃。我们求什么,就有什么。我们这等着原生,原生就回来了。战士们要的是胜利,原生说很快就能打败蒋介石,蒋介石很快就要没命了,再有一年半载就死了。我们全村的战士,都会在前方立大功的,他们也都像原生一样,会带着光荣的奖章回来的。那时候,我们要开一个更大更大的庆功会。我的话完了。”

        台下面大声的鼓掌,大声的欢笑。接着就是游行大庆祝。

        最前边是四杆喜炮,那是全区有名的四个喜炮手;两面红绸大旗:一面写“为功臣贺功”,一面写“向英雄致敬”。后面是大锣大鼓,中间是英雄匾,原生骑在枣红马上,马笼头马颈上挂满了花朵。原生的爹娘,全穿着新衣服坐在双套大骡车上,后面是小学生的队伍和群众的队伍。

        大锣大鼓敲出村来,雨后的田野,蒸晒出腾腾的热气,好像是叫大锣大鼓的声音震动出来的。到一村,锣鼓相接,男男女女挤得风雨不透,热汗齐流。敲鼓手疯狂地抡着大棒,抬匾的柱脚似的挺直腰板,原生的爹娘安安稳稳坐在车上,街上的老头老婆们指指画画,一齐连声说:“修下这样好儿子,多光荣呀!”

        那些青年妇女们一个扯着一个的衣后襟,好像怕失了联络似的,紧跟着原生观看。原生骑在马.上,有些害羞,老想下来,摄影的记者赶紧把他捉住了。秀梅满脸流汗跟在队伍里,扬着手喊口号。她眉开眼笑,好像是一个宣传员。她好像在大秋过后,叫人家看她那辛勤的收成;又好像是一个撒种子的人,把一种思想,一种要求,撒进每个人的心里去。她见到相熟的姐妹,就拉着手急急忙忙告诉说:“这是我们村里的原生,十五上就当兵去了,今年二十五岁,在战场上立了大功,胸前挂的那金牌子是毛主席奖的哩。”

        说完就又跟着队伍跑走了。这个农民的孩子原生,一进村庄,就好把那放光的奖章,轻轻掩进上衣口袋里去。秀梅就一定要他拉出来。

        队伍在平原的田野和村庄通过,带着无比响亮的声音,无比鲜亮的色彩。太阳在天上,花在枝头,声音从有名的大鼓手那里敲打,这是一种震动人心的号召:光荣!光荣!

        在原生的心里,秀梅的影子,突然站立在他的面前,是这样可爱和应该感谢。他忽然想起秀梅在河滩芦苇丛中命令他去卡枪的那个黄昏的景象。当原生背着那支枪转战南北,在那银河横空的夜晚站哨,或是赤日炎炎的风尘行军当中,他曾经把手扶在枪上,想起过这个景象。那时候,在战士的心里,这个影子就好比一个流星,一只飞鸟横过队伍,很快就消失了。现在这个影子突然在原生的心里鲜明起来,扩张起来,顽强粘住,不能放下了。

    一九四八年七月十日饶阳东张岗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写“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换了新衣裳”,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乡亲们对原生立功都发自内心为他高兴,因此赶来为他祝贺。 B . 原生讲话时,台下的人们不懂得尊重,经常插话,打断原生的讲话。作者含蓄地批评当时农民缺乏基本的文明素养,需要加强教育。 C . 文中多处运用视觉和听觉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队伍走过田野和村庄时壮观、热闹的情景,渲染了喜悦的气氛,富有感染力。 D . 结尾交代“一九四八年七月十日饶阳东张岗”,是交代作者创作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也介绍了原生立功的时代背景。
    2. (2) 请分析小说中秀梅这个人物对刻画原生这一形象的作用。
    3. (3) 请简要概括作者浓墨重彩地叙述、描写庆功大会的写作意图。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也。祖深之,雍州刺史。父粲,司空参军。杲之少而贞立,学涉文义。起家奉朝请 , 巴陵王征西参军。郢州举秀才 , 除晋熙王镇西外兵参军,世祖征虏府功曹,尚书驾部郎。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薤、蒲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言三九也。仍为世祖抚军中军记室,迁员外散骑常侍,正员郎,迁中书郎,领荆、湘二州中正。转尚书左丞 , 常侍、领中正如故。出为王俭卫军长史,时人呼入俭府为芙蓉池。俭谓人曰黄袁公作卫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令亦应须如我辈人也 乃用杲之。迁黄门郎 , 兼御史中丞,寻即正。

        杲之风范和润,善音吐。世祖令对虏使,兼侍中。上每叹其风器之美,王俭在座,曰:“杲之为蝉冕所照,更生风采。陛下故当与其即真。”帝意未用也。永明中,诸王年少,不得妄与人接,敕杲之与济阳江淹五日一诣诸王,使申游好。寻又迁庐陵王中军长史,迁尚书吏部郎,参大选事。转太子右卫率,加通直常侍。

        九年,卒。临终上表曰:“臣昨夜及旦,更增气疾,自省绵痼,顷刻危殆,无容复卧。任居隆显,玷尘明世,乞解所忝,待终私庭。臣以凡庸,谬微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且年逾知命,志事荣显,修天有分,无所厝言。若天鉴微诚,暂借余历,倾宗殒元,陈力无远。仰违庭阙,伏枕鲠恋。送貂蝉及章。”诏不许。杲之历在上府,以文学见遇。上造崇虚馆,使为碑文。卒时年五十一,上甚惜之。谥曰“贞子”。

    (《南齐书·庾杲之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俭谓/人曰/昔袁公作卫/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应须如/我辈人也/ B . 俭谓/人曰/昔袁公作卫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应须如/我辈人也/ C . 俭谓人曰/昔袁公作卫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应须如我辈人也/ D . 俭谓人曰/昔袁公作卫/军欲用我为长史/虽不获就/要是意/向如此/今亦应须如我辈人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尚书左丞,官名,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负责辅佐仆射,掌管钱谷等事项。 B . 奉朝请,指古代诸侯定期参加朝会,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 C . 黄门郎,古代官职名,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南北朝时为门下省次官。 D . 秀才,汉代至隋朝期间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如李密《陈情表》中的“举臣秀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庾杲之出身官宦,品行端正。他出身名门,祖父曾任雍州刺史,父亲曾任司空参军,有着良好的家风,受过良好的教育,因而他少年时就品学兼优。 B . 庾杲之性格开朗,安于贫困。少时家贫,吃的只有腌韭菜、煮韭菜、生韭菜等。他却开玩笑地说:“谁说庾郎贫穷,吃菜曾经有三九(韭)二十七种。” C . 庾杲之风范器宇,令人倾慕。永明年间,诸王年少,不允许私下与人交往,但朝廷却下诏令,让庾杲之与江淹五日拜见一次诸王,让他们交往结好。 D . 庾杲之文采出众,备受赏识。其临终上表,句式整齐,语言凝练,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曾起草崇虚馆碑文,去世后皇帝非常惋惜,谥号为贞子。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杲之为蝉冕所照,更生风采。陛下故当与其即真。

      ②臣昨夜及旦,更增气疾,自省绵痼,顷刻危殆,无容复卧。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月下小饮

    司马光

    美景赏心相值难,良宵四座尽儒冠。

    月华过冷衣襟润,酒力易消樽俎寒。

    自有笑谈供逸气,不须丝竹借余欢。

    坊楼五鼓欲催曙,桂影长先高兴阑。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写诗人和朋友月下饮酒的场景,描写生动细腻,语言诙谐幽默。 B .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诗人心中充满了愉悦。 C . 诗人观察细腻,运用了视觉、触觉和听觉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D . 尾联照应上文,通过景物描写,写出时间的推移,突出宾主宴饮的陶醉。
    2.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出师表》中“”两句,道出了作者躬耕南阳时的志趣。
    2. (2) 《劝学》中“”两句,指出脚踏实地的学习要比不着边际的空想重要。
    3. (3) 《琵琶行》中“”两句,写当乐曲暂时休止时,深藏心底的愁思漫延出来,虽然没有声音,感染力却胜过有声之乐。
六、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一种“坏”胆固醇,其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项新研究表明,胆固醇水平过低,可能会增加出血性中风的风险。研究人员指出,对普通人群来说,胆固醇水平在100mg/dl左右是最健康水平,而对心脏病风险较高的人群来说,更合适一些,目前的一些健康指南中也建议降低胆固醇水平以减少心脏病风险。而新研究表明,胆固醇水平过低同样有风险,会导致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这提醒人们,在确定个人理想的胆固醇指标时,要结合自身情况,

  • 9. 下面是某校家长会邀请函,其中有五处语体不当,请找出并改正。

    为了让家长全面知道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进一步和家长一起聊一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促进令郎(令嫒)健康成长,学校定于3月15日(周六),在各班教室召开家长会。到时候要求各位家长按时到会。

七、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7月1日将正式实施,上海各地区为了宣传垃圾分类,也是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据悉,该条例将垃圾主要分为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4类,并规定如果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

    垃圾分类是否需要强制执行?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个字。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