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时间 | 事件 |
A | 公元前221年 | 秦朝建立 |
B | 贞观十九年 | 玄奘结束西行回到长安 |
C | 庚子年 |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
D | 民国十五年 |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
【荣光背后的凄凉】
材料一:工业革命爆发后,需要工人的工厂增多了。工厂以机器生产为主,对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孩子们成了理想的员工。他们身材通常较小,可以参加更多的小任务。同时,由于儿童体力纤弱,性格温驯,宜于工厂主发号施令。1839年,英国工人中18岁以下的儿童几乎占工人总人数的一半。英国火柴厂的童工每天工作12至15小时不等,工资低到“勉强只够维持灵魂不离开躯体的水平”。
——据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童工的地位和作用》等
【中国近代化的“火种”】
材料二: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联名上奏:“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次年起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四批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计划留学15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公派留学。但是,1881年夏,清政府唯恐这些留美幼童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对儒学孔教失去兴趣,遂将这些留美学生全部撤回。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各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民国第一位总理唐绍仪等。许多人还在对外抗击侵略的战争中奋勇当先。据统计,殉国者有8人之多。
——据《赴美留学变迁,精英化转向平民化》(《国际先驱导报》2015-06-25)
【战火硝烟中的希望】
材料三:一组老照片
【共和国的未来】
材料四:
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关心少年儿童成长部分大事记
1949年 |
毛泽东给《中国儿童》杂志社回信并题词“好好学习” |
1953年 |
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正式启用 |
198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 |
1992年 |
发布《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
2007年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决定将15种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 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
2009年 |
已建立17个动画产业基地,已有523家出版社出版少儿读物 |
2020年 |
“六一”前夕,习近平寄语少年儿童,希望他们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 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
——据新华社报道《在祖国的阳光下成长——党中央关心少年儿童纪实》等整理
材料: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之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但从千千万万的窗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喊:“武汉加油!”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据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新华社2020-05-10)
概括材料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并围绕该主题思想,列举除材料中两次“武汉保卫战”以外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思想明确,至少结合三个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
【探究一】中国古代的文化成果
材料一:
|
|
|
图6 刻有文字的甲骨 | 图7 后世流传的一种 | 图8 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局部) |
《论语》版本(书影)
【探究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果
材料二:图9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众神或坐或立,谈笑宴饮,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画中盛放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如画中右侧附图所示),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图9
【探究三】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
材料三:意大利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始终是西方文化之源,她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在欧美诸国中也遥居领先地位。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乃至利玛窦首传西学,郎世宁饮誉艺坛(注:利玛窦、郎世宁都是明清时期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在科学、绘画、建筑等领域推动了西学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融合),中意文化交流史上始终不乏辉煌的篇章。
——据朱龙华《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