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

更新时间:2016-11-24 浏览次数:1044 类型:同步测试
一、我学会了
  • 1. 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反射到原先的物质中。这就是。进入到另一种物质里,就是。反射类型有反射和反射。两种反射都遵循。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

  • 2.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反射角入射角。

  • 3.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 4. 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折射角入射角。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中,在水或玻璃中传播方向

二、我理解了
  • 5. 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路灯下形成人影 C . 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D . 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 6. 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 . 不反射光 B . 能折射光 C . 发生镜面反射 D . 发生漫反射
  • 7. (2021七下·余杭期中)

    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沿ON前后转动板E B . 沿ON前后转动板F C . 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 . 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 8. (2018七下·柯桥月考)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A . 入射角是30° B .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 反射角是60° D .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 9. 月亮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在平静的池塘中形成了月亮的像,已知池塘水深2.8 米,则所成的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 )

      

    A . 2.8米 B . 5.6米 C . 384400千米 D . 无法确定
  • 10. 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

    A .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B .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 C .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 .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
  • 11.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 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 B . 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 C . 缸中金鱼“变大” D . 小孔成像
  • 12.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则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 )

    A . 两者都一定改变 B . 两者都不一定改变 C . 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大 D . 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小
  • 13. 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则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光路可逆
  • 14. 平静的湖面上映出天上的白云,一个同学说:“快看,鱼在云里游呢。”她看到的“云”和“鱼”实际上( )

      

    A . “云”是虚像,“鱼”是实物 B . “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 . 都是实像 D . 都是虚像
  • 15. 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边的一棵树,其实是    (    )


    A . 变高了的树的虚像      B . 变低了的树的虚像 C . 变高了的树的实像      D . 变低了的树的实像
  • 16.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

     

    A . M点 B . N点 C . P点 D . Q点
  • 17. 2015年3月19日,青岛灵山湾的海平面上突然出现了几座高楼,这就是奇妙的海市蜃楼现象。关于海市蜃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B .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C .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 .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 18.

    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实验

    次数

    入射

    反射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1. (1) 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2. (2) 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3. (3) 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19. (2023七下·瓯海月考)

    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 (2) 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

    3. (3)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4. (4)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像。

    5. (5) 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厘米,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厘米,同时发现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6) 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