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大沥镇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2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1七上·揭东月考) 文物、遗址、遗迹是研究古人类活动的重要证据。下列图片可用于研究(    )

    A . 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B . 半坡人的生产生活 C . 河姆渡人的农业 D . 炎黄部落的农业
  • 2. (2023七上·昭平期中)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 . 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 . 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C . 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 . 列国争战,诸侯兼并
  • 3. (2020·佛山模拟) 钱穆先生认为“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秦始皇在地方设立郡县制的“内在的用意”主要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适应时代变迁 C . 促进秦朝统一 D . 继承前代制度
  • 4. (2020·佛山模拟) 下图为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可以用于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

    A . 秦汉时期北方的城市生活 B .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交融 C . 宋元时期南方农业的发展 D . 明清时期北方的服饰演变
  • 5. (2020·佛山模拟) 文献与考古资料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 .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B . 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C .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D . 民族交往改变了唐代社会生活
  • 6. (2020·佛山模拟) 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材料说明北宋时期( )
    A . 出现了官方认可的纸币 B . 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C . 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D . 纸币完全取代了铁钱
  • 7. (2020·佛山模拟)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渴望与中国进行“往来”,所以在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外交出现新形势,即进行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下列史实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郑和下西洋

    ③雅克萨反击战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8. (2020·佛山模拟) 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珀杜研究,在18世纪60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只有20艘,到19世纪40年代增长到300艘;在1760年至1840期间,每年抵达广州的外国人的数量,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三四万人。上述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    )
    A .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 鸦片走私日益猖獗 C . 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的扩展 D .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 9. (2020·佛山模拟)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军火炮与清军火炮的样式、机理大体相同。但是,英国的工业设备能够达到精炼提纯,根据化学方程式配置的火药不仅射击精度高、爆发性强而且杀伤力还很大。中国的火炮仍是传统技术制造,体重、火药配方均基于经验,炮弹一般用于防御。上述材料说明(    )
    A .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巨大差距 B . 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C . 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埋下伏笔 D . 英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 10. (2020·佛山模拟)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皇家园林付之一炬,文物损失不计其数。但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的具体时间,中外记录存在差异。关于1860年10月6日晚圆明园的各方回忆如下表所示:

    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

    当晚正在北京城内办理事务,“遥见西北火光冲天”,不胜惊骇,遂认为园内殿座数处,已于6日晚遭火烧

    学者李慈铭(居住北京城内)

    当日日记中记载“夷人烧圆明园,夜光达日烛天”。

    法军将领蒙托邦

    晚上七点左右行军至圆明园,为防止清军埋伏,命令在圆明园前院宿营,没有深入圆明园。

    英军将领格兰特

    英军步兵向圆明园行军途中迷路,夜宿喇嘛庙,彻夜燃起火,并向附近土堆发射炮弹,以便于与联军取得联系。

    据此可知,关于火烧圆明园事件的记载(    )

    A . 个人主观回忆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B . 中国人的记录更加接近历史真实 C . 中外历史史料之间可以相互印证 D . 确定历史细节仍需挖掘相关史料
  • 11. (2022·吉林二模) 这场运动试图将外国人全部驱走,却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入侵;它试图扶助大清,却遭到清政府的绞杀:它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却使中国面临空前危机。这场运动指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12. (2020·佛山模拟) 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A .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 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条件 C . 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D .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
  • 13. (2020八上·惠城期末) 陈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央红军长征情况时指出:“我们的党当然犯过某些错误,但它用自己的力量纠正了。……犯错误时需要共产国际出面干预的情况,再也不会有了。目前,我们的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提出新的任务。”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 . 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B . 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 C . 政治上从幼年走向成熟 D .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14. (2020·佛山模拟) “百团大战使敌人大为震动,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因其‘囚笼政策’破产而滚蛋,继任者冈村宁次提出‘治安强化运动’的方针,取消战争初期‘剿共灭党’的口号,改为致力于‘剿共’。”材料强调百团大战(    )
    A . 振奋人民争取抗战的信心 B . 加深了国共两党之间的隔阂 C . 有力支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 D . 改变了日本原有的侵华方案
  • 15. (2020·佛山模拟)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来,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
    A . 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一直以重工业为主 B . “一五”计划面临资本和资源短缺的困扰 C . 1953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政 D . “一五”计划促进了战后经济恢复
  • 16. (2020·佛山模拟)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写道:“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反映了(    )
    A . 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越南战争中美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 C . 抗美援朝战争后中美关系发生变化 D . 中国取得了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地位
  • 17. (2020·佛山模拟) 阅读下表,指出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17500千克

    115千克

    32元

    1979年

    66150千克

    400千克

    200元

    A . 生产技术的进步 B . 生产方式的改革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人民公社的建立
  • 18. (2020·佛山模拟) 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    )

    A . 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B . 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C .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 . 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 19. (2020·佛山模拟) 下图是1949——1998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50年代城市化进程受“一五”计划影响 B . 7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与党的工作重心有关 C . 8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 D . 90年代城市化进程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20. (2020·佛山模拟) 下图为某同学在上历史课时做的笔记。据此判断,他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2一一13世纪

    地点:欧洲

    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A . 大学兴起 B . 西欧庄园 C . 大化改新 D . 自治城市
  • 21. (2020·佛山模拟)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队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壮举。单调的航海生活使水手们吵着要返航,但是哥伦布绝不会让他的船队半途而废。他有时候甚至拿出宝剑,强令水手们向前、再向前。上述材料表明,哥伦布能够开辟新航路的具体因素是(    )
    A . 哥伦布答应将黄金分给船员 B . 地圆学说对当时水手们的极大影响 C . 哥伦布意志坚定,甚至采取强制手段 D . 西班牙王室大力支持哥伦布的远航
  • 22. (2020九上·和平月考)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是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法革命所要解决的“如出一辙”的问题是(  )
    A . 摆脱外国殖民统治 B .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 . 为工业革命提供前提 D .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 23. (2020·佛山模拟) 下图为1765——1800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状况图,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 . 工业霸权地位已经确立 B . 生产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C . 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加 D .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 24. (2023九上·广汉月考) 1861年5月3日,林肯下令征招42000名志愿兵服役3年,仅两个月,联邦政府就征招到了100000人。由此可见,联邦政府胜利的原因是(    )
    A . 北方大部分人民的支持 B .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C . 确立民主政体 D . 废除奴隶制度
  • 25. (2021九下·高州月考) 1921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金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金卢布。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786个。这说明苏俄(    )
    A . 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 B . 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 C .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D . 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
  • 26. (2020·佛山模拟) 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该学者意在强调新政(    )
    A . 消除了经济危机根源 B . 彻底缓和了阶级矛盾 C . 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新模式 D . 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27. (2020·佛山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都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A .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B . 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 . 加快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 . 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
  • 28. (2020·佛山模拟)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时英国拒绝加入,因为它认为同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自身利益相悖。直到1973年它才成为欧共体成员国。仅仅两年后,就发生了脱欧公投,当时留欧派在投票中以67%获胜选择继续留在欧共体中。这反映了( )
    A . 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B . 英国的政治走向取决于民众的意愿 C . 英国的自身利益影响着政治走势 D . 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发展的根本动力
  • 29. (2020·佛山模拟)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耐克公司将生产厂搬到日本,70年代转移至韩国和中国台湾,80年代迁入中国的广东和福建。这本质上反映了( )
    A .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 B . 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C . 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D . 跨国资本全球流动
  • 30. (2020·佛山模拟) 美国之音是美国重要的对外广播媒体,其所传达的讯息与美国当时盛行的政治观点是一致的,下表为美国之音对部分国家广播节目时间的变化。据此可知美国( )

    语言/小时/日

    1984

    1991

    1997

    2010

    俄语

    61

    42

    9

    0

    乌克兰语

    4

    4

    2

    0

    缅甸语

    1

    2

    2

    8.5

    汉语

    11

    24

    25

    44

    韩语

    1.5

    1.5

    1.5

    14

    A . 对外宣传重心受国际格局影响 B . 试图以文化传播干涉国际事务 C . 放弃了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 D . 在后冷战时期宣传能力的减弱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0·佛山模拟)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

    ——汪林茂《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材料三  我在他们所反对的方面看到的是对全部文化遗产更彻底、更全面的抨击……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种种抨击不仅指向传统的儒家社会,而且指向整个系统。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材料四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1875年)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它”所指代的历史事件及其产生的“最大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他们”中的两位代表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的活动在当时起到的作用。
    4. (4) 回顾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否符合材料四中日本学者的推理?请说明理由。
  • 32. (2020·佛山模拟) 苏联的迅速崛起是世界引人注目的大事,它的经历和发展都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圣彼得堡名称演变

    1703年

    为防备瑞典军队进攻,控制波罗的海,俄国皇帝彼得一世在涅瓦河口建立彼得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

    1712年

    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圣彼得堡作为首都一直持续200多年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德对立为交战国,因为圣彼得堡的“堡”字源自德语发音,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格勒

    1917年

    彼得格勒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924年

    为纪念列宁,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

    1941年

    列宁格勒遭德军围困800多天,1944年苏军反攻取得胜利

    1991年

    恢复圣彼得堡旧名

    ——摘编自达即至《圣彼得堡忆象》

    材料二 1921一一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1普特=16.8千克)

    年份

    1921年

    1925年

    粮食产量(普特)

    22.13亿

    44.24亿

    ——《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苏联大事记简表

    1942年1月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一员

    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1945年2月

    参加雅尔塔会议

    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945年4月

    苏军攻克柏林

    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一一据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整理

    材料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

    ——刘金质《冷战史》

    1. (1) 圣彼得堡见证了俄国到苏联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并说明其转型的表现。
    2. (2) 据材料二概括1921一1925年苏俄(联)农业生产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4. (4) 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33. (2020·佛山模拟) 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寓意:八大强者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

    材料二

    为了共同的目标,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时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材料四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文化传统有很大不同,两国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产生矛盾分歧……中美之间可以有良性、公平的竞争,但须防范冲突对抗、两败俱伤的危险局面。……2019年1月1日,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互致贺信,热烈贺两国建交40周年。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经验,落实好我们两人达成的共识,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让两国关系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新华国际时评《中美建交四十年  一路风雨总向前》

    1. (1) 材料一中的漫画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
    2. (2) 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双方的“共同目标”并概括中美政府首脑会晤后达成的共识。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转变的原因。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中美关系的特点。现阶段中美两国应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