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一 | 商代青铜器为铜、锡、铅之合金。 |
事实二 | 地质矿产普查显示,迄今中原一带尚未发现有可供开采的锡矿。 |
事实三 | 金正耀先生在殷墟青铜器中发现有5件含高放射性成因异常铅。目前仅在云南东北一带发现此种异常铅矿。 |
——据魏国锋《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
由表格所列事实依据可推知,当时( )
年份 |
宁波 |
广州 |
厦门 |
福州 |
上海 |
1844年 |
11.1 |
733.5 |
19.3 |
0 |
48.7 |
1845年 |
2.7 |
681.5 |
16.3 |
8.4 |
234.1 |
1846年 |
1.1 |
554.5 |
17.6 |
极少 |
216.2 |
1847年 |
1.2 |
549.2 |
18.7 |
极少 |
229.9 |
1700~1800年纺织业发明数量
材料一 清代前期,由于人口激增,内地人地矛盾不断尖锐,于是便出现了向人烟稀少的边远或未经开发的深山老林地区的“长时间,大规模”的流动现象,至鸦片战争前后,由内地诸省迁往边远省份人口总计有700万~800万。同时,游民队伍也在与日俱增,不断扩大。嘉庆八年,滞留北京街头的“无业贫民”就有8万人之众。四川省“游民极多”,仅成都“每日清晨城门启后,四门进城者不下两万人”。苏北一带每到秋冬之际,“游民百十为群”,乞食四方。流民、游民的大量存在,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
材料二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失业现象愈发严重,为了吸引欧洲移民来美国,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1861年至1920年掀起两次移民高潮,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有大约93%是熟练工人,85%的人年龄在14岁到44岁之间,并且以男子居多。美国历史上的移民潮不但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使得美国在短短一百多年里能够迅速崛起;同时也促使美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成为拥有十分多样化的种族及民族。由于在就业、宗教和民族问题上的矛盾,1920年以后,美国彻底结束了自由移民的时代,开始实行有配额的限制性移民政策。
——摘编自世界人口网《美国人口》
材料 对于武则天,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唐代前期,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到了南宋期间,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材料反映了从唐初到清初不同人物对武则天的评价,对这些评价提出你的认识,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材料 金朝建国以来,没有铸钱,沿用辽、宋旧钱。金熙宗时由于北方已经统一,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经济的恢复,辽、宋旧币已不敷应用。海陵王即位后,提拔、重用善于理财的人,讲求财用。1154年,由户部尚书蔡松年主持,仿宋制,印制、发行纸币,名为“交钞”,“与钱并用”。1157年,收集民间铜器,陕西、南京(开封)者输京兆(长安),他路悉送中都(北京),始铸铜钱。次年二月,中都置钱监二,京兆置监一,所铸铜钱名为“正隆通宝”,与旧钱通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 抗战爆发后,中国政府就废除不平等条约问题同美英进行了交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这一进程。1942年10月,美英政府同时发表声明,表示愿意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同中国缔结新约。经过谈判,1943年1月,国民政府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与美英签订新约。两个条约都规定,现行中国与美英的条约中,凡授权美英政府或其代表管辖其在华人民之一切条款,均予撤销作废;交还北平使馆界的行政与管理权;终止美英在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交还天津、广州英租界;撤销美英军舰驶入中国领水之特权,撤销美英船舶在中国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英国放弃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随后,国民政府发文,称新约的签订使中国取得了与各国“并驾齐驱”的“完全独立平等自由的地位”。
——据王绳祖《国际关系通史》
材料 颜惠庆(1877—1950),曾先后担任清外务部股长、中华民国外交次长、巴黎和会代表团顾问和驻国际联盟代表团团长等职。1921年华盛顿会议前夕,时任外交部长的颜惠庆确定了中方的外交策略。他认为,中日为唇齿之国,应首图“亲善”;中英应“互相提携”,意在寻求解散英日同盟。对于美国总统关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声明,他“深表赞同”,希望“多所借助”美国政府,以寻求从日本手中收回山东权益。但他也指出:“依靠他国只是为了赢取该有的时间,我们必须依靠自己,不可以单纯强迫别人援助”。1921年,英、法、美、日签署《四国公约》,英日同盟宣告终止。次年,在英美斡旋下,中日签订协定,山东权益得以收回。
——据张祚崑《颜惠庆外交思想探析(1912—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