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 乙 | 丙 | 丁 | |
反应前质量/g | 64 | 10 | 1 | 25 |
反应后质量/g | 54 | 37 | 9 |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作溶剂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氨气
C.盐酸具有挥发性------除铁锈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铜粉和铁粉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
B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C |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 |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
D |
鉴别固体氢氧化钠和固体氯化铵 |
|
①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SO4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生产过程中需先将粗盐精制。
②生产原理: 分离得晶体A,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③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部分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②操作I的名称是;
③反应(1)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猜想)
I含有可燃性气体CO;
II含有可燃性气体CH4;
Ⅲ含有可燃性气体和;
(收集气体)
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⑴ |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略 |
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
⑵ |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略 |
目的是除去 |
⑶ |
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干燥且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
①烧杯内壁有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
①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②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元素 |
(作出判断)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的存在。利用其化学性质检验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
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
钠 钠的氧化物 氢氧化钠溶液 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
A.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都能与水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
如: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B.CaCl2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能与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方程式有:
Na2CO3 +HCl=NaHCO3 +NaCl(盐酸量不足)
Na2CO3+2HCl=2NaCl+H2O+CO2↑(盐酸量过量)
为检验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Na2O还是Na2O2 , 完成实验方案:
选取试剂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产物为Na2O |
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得到白色固体的成分
猜想1:Na2CO3 猜想2:NaOH 猜想3:Na2CO3和NaOH
[实验1] 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配成溶液,再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猜想2成立。理由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 |
|
猜想3成立 |
②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