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 |
② | 一举粉碎“四人帮”实现拨乱反正 |
③ | |
④ | 视察南方作讲话坚定基本路线 |
①德军突袭苏联 ②珍珠港事件 ③九一八事变 ④诺曼底登陆
材料一:
材料二
|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
材料三 汉武帝任用桑弘羊来推行治理盐、铁经济政策,桑弘羊在盐业整顿方面,实行民间生产后由国家统一收购,然后国营统一贩卖的措施;在铁行业整顿方面,则从生产开始就由国家垄断,在全国设立了50处铁官,专门进行铁器的制造。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
材料四
| 孝文帝改革是西、北各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斗争、交融的一次总结。孝文帝冲破重重障碍,放弃自己民族的旧俗,毅然地进行改革,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
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
材料三: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
材料四:吴老三解放前是个剃头匠。1956年成了公家人,当然还是剃头。时光荏苒,近三十年过去了。吴老三退休了,就在自家门口开了一个理发馆,每天点钱的日子很惬意,不过他的儿子却牢骚满腹——因为在国营厂子里不好混了。
材料一: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来回移植。各种圈养的动物,尤其是马、牛和羊,是东半球的一个重要贡献。美洲大陆没有可与之媲美的动物,那里的美洲驼和羊驼价值较小。东半球的谷类植物也很重要,特别是小麦、黑麦、燕麦和大麦。……
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鳄梨、白薯、花生以及若干品种的蚕豆、南瓜和笋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以往城市的规模取决于周围地区所能生产的粮食的数量。因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分布于流域地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合意。因而,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 年,城市人口已达4.15 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1870年~1913年) | 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积是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德国占有的殖民地经济和战略价值不大,于是德国要求扩展海外殖民地,争霸世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
材料四:
在一个崩溃的时代,仅仅亡羊补牢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使政府完全远离货币供给和经济领域,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一个以企业为主导,真正自由而无阻碍的市场经济。 ——胡佛 | 他(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