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试...

更新时间:2020-08-11 浏览次数:4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读拼音,写词语。

    hán  dōng

    fēng  shuāng

    zèng  sòng

    jú  huā

    jūn  zi

    tiǎo  zhàn

  • 2. 辨别形近字填空。
    1. (1) 径     经

           田     

    2. (2) 橙     澄

      子     黄     

    3. (3) 犹     尤

      豫     其     

  •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赠刘景文》的作者代诗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 (2)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代诗人,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
    3. (3) 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可以从诗中的等词语中了解到。
  • 4. 回顾古诗,填空。
    1. (1) 《山行》一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寒山”指的是
    2. (2) 《赠刘景文》一诗的前两句抓住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傲霜斗寒的形象。
    3. (3) 《夜书所见》中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的声音,第二句中的“客”指,“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
二、诗文理解
  • 5. 解释下列词语。

    ①红于:。     ②寒山:。     ③石径:

    ④斜:。     ⑤挑:。       ⑥篱落:

  • 6. 先解释下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 (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车:     坐:     霜叶:

      意思

    2. (2)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傲霜枝。

      荷尽:    犹:   傲霜:

      意思

    3. (3)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   客情:

      意思

  • 7. 写出诗句的意思。
    1. (1) 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 (2)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8. 《赠刘景文》描写的是_______季节的景色,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_______。(    )
    A . 秋末初冬;荷、菊、橙、橘;橙黄橘绿的时节 B . 秋天;荷、菊、橙、橘;秋景 C . 冬天;荷、菊、橙、橘;冬景
  • 9. “荷尽已无擎雨盖”诗中的“荷尽”的意思是(   )
    A . 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B . 荷叶的尽头。 C . 荷花没有了。
  • 10. “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犹”的意思是(   )
    A . 似乎 B . 仍然 C . 犹如
  • 11. 下列对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B .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天的时节啊。 C .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君王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橘子金黄、橙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 12.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中的“擎”的意思是(   )
    A . 拿着,握着 B . 抬起来 C . 举,向上托
三、诗歌鉴赏
  • 13. 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 (1)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
    2. (2) 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 (3)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 .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 .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 . 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 14. 课内阅读。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 (1)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________的。诗的前两句________,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________的萧瑟景象。后两句________,揭示赠诗的________。(   )
      A . 宋轼;写景色;秋天;议景;原因 B . 刘景文;写景;秋末冬初;议景;目的 C . 刘景文;议景;秋末冬初;写景;目的
    2. (2) 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_______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______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______和______。(   )
      A . 橘黄橙绿;松柏;高尚品格、坚持的节操 B . 橙黄橘绿;松柏;高尚品格、坚贞的节操 C . 橙黄橘绿;松柏;不畏严寒、与众不同
    3. (3) 作者眼中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________,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_______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______、______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A . 人到老年;收获成功;乐观向上、继续努力 B . 人到青年;大有作为;淡泊名利、安居乐业 C . 人到壮年;大有作为;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4. (4)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________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________景象,显露了________,给人以昂扬之感。( )
      A . 悲秋;丰硕;勃勃生机 B . 悲秋;美丽;喜人的果实 C . 赞秋;凄凉;悲秋
  • 15. 课内阅读。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 (1) 这首诗是朝诗人所写。
    2. (2) “挑”是个多音字,在本诗中读,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3. (3) 诗中作者用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
  • 16. 课外阅读。

    临平泊舟

    宋 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1. (1) 前两句诗中,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________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________,带给人丝丝的________。(   )
      A . 湖边;船篷;凉意 B . 柳阴;船篷;凉意 C . 柳阴;船篷;暖意
    2. (2) 后面两句说月光________,让人________。(   )
      A . 被摇碎;心酸不已 B . 被摇碎;感到惊奇 C . 消失;感到失落
    3. (3) 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________,或者________。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   )
      A . 理想、思念 B . 美梦、想象 C . 错觉、幻影 D . 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
    4. (4) 诗人_______的是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人;_______的是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_______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短短两句诗写出了三种感觉。(   )
      A . 闻到;见到;感到;三 B . 见到;闻到;感到;三 C . 看到;感受;闻到;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