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16 浏览次数:24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2020·宁津模拟) 据记载: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定都在营丘(今潍坊昌乐境内)。该材料表明(    )
    A . 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开发疆土 B . 周朝通过分封制治理国家 C . 诸侯在封地内可以进行再分封 D . 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 2. (2020·宁津模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 . 提出“仁”的学说 B . 提出“为政以德” C .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D .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 3. (2020·宁津模拟)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人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 . 国家统一问题 B . 外族入侵问题 C . 中央集权问题 D . 儒家思想问题
  • 4. (2023七下·河西期末) 小红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5. (2022·龙岗一模)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度
  • 6. (2023九下·揭阳模拟) 如表为西汉至宋朝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朝代

    地区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 方

    965

    149

    493

    459

    南 方

    111

    65

    257

    830

    A . 城市经济活跃 B . 政治统治开明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民族交融加强
  • 7. (2020·宁津模拟)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 . 张骞通西域一一丝绸之路的开通 B . 宋朝商业繁荣一一“交子"的出现 C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一一军机处的设立 D .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一一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 8. (2020·宁津模拟) 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设厂、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9. (2020·宁津模拟) 张老师给九年级学生作历史知识普及专题讲座,为此而搜集了下面资料,据此判断张老师的讲座题目应是(    )

    A .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B . 晚清重臣李鸿章 C . 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崛起 D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10. (2024九下·浦口模拟) 青年,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 .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C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 11. (2020·宁津模拟) 如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该图是日本制造(    )

    A . 旅顺大屠杀的罪证 B . 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C . 九一八事变的罪证 D . 七七事变的罪证
  • 12. (2020·宁津模拟) 毛泽东的诗词文情并茂,气势磅礴,记载着中国近现代的苦难与辉煌,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宏伟壮丽的史诗。 下列诗句以解放南京为创作背景的是(    )
    A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13. (2020·宁津模拟) 如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示意图。图中A、B、C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A .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B . 洋务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大改造完成 C . 洋务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         土地改革完成
  • 14. (2020·宁津模拟) 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A . 抗美援朝时期 B . 三大改造时期 C . “一五”计划时期 D . 大跃进时期
  • 15. (2022九上·南昌开学考)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

    A .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6. (2020·宁津模拟) 2018年,遵义某美术馆筹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活动,下列可以入选这一成果展的是(    )

    ①“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香港、澳门回归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7. (2020·宁津模拟)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

    A . 种姓制度 B . 雅典民主政治 C . 中央集权制 D . 君主立宪制
  • 18. (2020·宁津模拟) 近代社会表现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治取代人治。《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体现了一个共同的内容,即(    )
    A . 限制王权 B .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 . 反对殖民统治 D .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 19. (2020·宁津模拟)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湾当局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所述“这本书”是指(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20. (2020·宁津模拟) 历史竞赛活动课上,当李老师说出“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联合国家宣言》等内容时,张小强同学立刻答出它们属于(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 中东战争 D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21. (2022九上·郑州期中) 从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签订,日本国门被打开,到20世纪初日本废除所有与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成为近代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日本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在此期间,促使日本社会发生质的飞跃的因素是(    )
    A . 武装倒幕,天皇掌权 B . 明治维新 C . 甲午战争,侵略中国 D . 科技立国,重视教育
  • 22. (2020·宁津模拟)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上合答青岛峰会上说:“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北约、华约对峙

    ③欧盟的建立和发展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23. (2020·宁津模拟)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其主题是(    )

    “别了,雅尔塔”﹣﹣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鼎足之势话西方﹣﹣美国、欧盟、日本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普京出手不凡的举措

    风云际会看东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A .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C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24. (2020·宁津模拟) 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相似之处有(    )

    ①大国强权政治明显              ②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    ④都决定建立国际组织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5. (2024九下·烟台模拟) 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不同的道路和治国方略。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君主立宪政体是当时英国国情的产物 B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适合中国实际 C . 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的恢复发展 D . “斯大林模式”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4分,28题11分,29题11分,共50分。
  • 26. (2020·宁津模拟) 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篇】

    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如指掌矣。

    ﹣﹣虞集《道园学古录》

    【经济篇】

    材料三: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科技篇】

    材料四: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改革篇】

    材料五: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六: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民族篇】

    材料七: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

    1. (1) 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为了加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2) 据材料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是什么?元朝还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3. (3) 写出材料三图1和图2生产工具的名称。
    4. (4) 材料中的“文学方面”指宋朝的什么?这“三种东西”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
    5. (5) 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什么?
    6. (6) 材料五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7. (7) 材料六中“北魏是汉化先行者”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8. (8)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清朝以册封形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统治的政策。
  • 27. (2020·宁津模拟) 综合探究:屈辱、抗争、牺牲、觉醒、希望、光明在中国近代交织,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某校学生就《回望历史 砥砺前行》为主题进行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屈辱与反抗并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困惑与希望交织】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污秽与崇高并存】

    材料三:

    【黑暗与光明搏击】

    材料四:

    材料A: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B: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

    1. (1) 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何说它是“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2. (2) 因“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在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尝试学习了西方的什么政治体制?
    3. (3) 图1说明中国进入哪一黑暗的历史时期?面对其倒行逆施,以图2为阵地在思想领域高举出哪两面大旗?
    4. (4) 为什么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为冲破黑暗,1915年在孙中山的号召下掀起了哪一次革命运动?
    5. (5) 综合上述历史事件,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 28. (2020·宁津模拟) 【天下为公立党魂】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九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

    【开天辟地】

    材料一: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邓恩铭)不老松。

    【生死攸关】

    材料二: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当家作主】

    材料三:见图

    【巩固政权】

    材料四:

    【伟大转折】

    材料五: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材料一中董老咏怀的是哪一次会议的召开?该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2. (2) 材料二与哪一次会议有关?
    3. (3) 材料三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写出年月日)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5. (5) 材料五中的“它”指的是哪次会议?中国农村在“新的伟大革命”中实行什么制度?
    6. (6)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哪一点内容体现这次会议的“伟大转折”?
    7. (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9. (2020·宁津模拟)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帮助九年级1班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科技篇】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兴起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C      

    主要标志

    A      

    电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B      

    信息时代

    【经济篇】

    材料一:如图一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革命篇】

    材料二:如图二、图三。

    【崛起篇】

    材料三: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 (1) 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中3个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2. (2) 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 (3) 材料二中的图二、图三分别标志着哪两场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这两个历史事件均受到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请写出其名称。
    4. (4) 据材料三,这里所说的“改革”指的什么改革?性质如何?这一改革对俄国崛起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