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04 浏览次数:46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shí)      太(fù)         何所(sì) B . (xù)       无(yì)         谢道(yùn) C . (zhóu)     而(é)          差可(nǐ) D . (xíng)     王(níng)之     尊君在(bù)
  • 2.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待君/久不至。 B . 元方/入门/不顾。 C .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B . 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C . 由于徐力维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义务,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誉为“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 D .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 4. 对句子中划线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忍受,艰苦支持。) B .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C .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形容水的明净。) D .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意见不一致。)
  • 5. 指出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B .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C .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D .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 . “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 .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 7. 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 .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 .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D .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二、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1) 填空。

      这两则短文选自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士大夫的言谈和逸事。作者是南朝宋临川王

    2. (2)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俄而雪          骤:

      ②撒盐空中差可    拟:

      ③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④尊君在          不:

      ⑤相而去          委: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过中不至,走丘舍云。

    4. (4) 比较【甲】文中的谢道韫和【乙】文中的陈元方,你更欣赏谁?说出你的理由。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第三》)

    【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⑤师:学习。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贤家君在太丘,远近

      ②不知卿家君孤?孤法卿父

    2. (2) 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3. (3) 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鳝鱼骨里有妈妈的味道

    林清玄

        ①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

        ②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③为什么要低着头呢?

        ④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

        ⑤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姐妹很多,如果一人吃一碗鳝鱼面,恐怕需要花掉家里一星期的饭钱。

        ⑥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剖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⑦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

        ⑧为什么洗也不洗?

        ⑨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⑩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⑪鳝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

        ⑫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

        ⑬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香的鱼骨汤,深深地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⑭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每晚就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最好的美味。

        ⑮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固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法。

        ⑯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

        ⑰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忽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⑱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去外地念书。偶然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挚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⑲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的,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一边怀念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⑳妈妈早已离世,在异国的雪夜中,我想到再也喝不到清炖的鳝鱼骨汤,再也不能一口一口细细体会妈妈的深情。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窗外的雪花。

    (选自《感悟》)

    1. (1) 请通读全文,以鳝骨为线索,梳理文章的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

      妈妈讨要鳝骨——妈妈——妈妈——“我”由鳝骨汤而怀念母亲

    2. (2)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 (3) 为什么说“鳝鱼骨里有妈妈的味道”呢?请根据文意作答。
    4. (4) 阅读下面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再联系本文内容,感悟母爱的伟大,拟写一则母亲节短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给姥姥派活儿

        ①姥姥来了之后,美溪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

        ②晚上,妈妈帮姥姥洗脚,铺好床,看着她睡了。

        ③美溪没好气地说:“姥姥天天不让我看电脑。不让你看电视,不让妞妞吃零食,不让我们叫外卖,还要天天下去捡垃圾。每天,我在学校忙,回家还得缝缝补补,还得跟邻居解释,不是我们不孝顺。”

        ④妈妈说:“姥姥年纪大了,老小孩嘛,得顺着她呀。我们小的时候,家里穷,孩子多,要不是你姥姥把我们供养出来……”

        ⑤没过多久,美溪突然接到社区的电话,说姥姥把好好的一块公共绿地给铲了,种上了菜。工作人员说:“小区居民都上这儿投诉了。”

        ⑥晚上,美溪刚进家门,妈妈赶紧迎上来:“闺女啊,看我包了你最喜欢吃的三鲜馅饺子。”

        ⑦美溪知道,妈妈肯定是怕自己跟姥姥发脾气。她走到姥姥身边,掏出十几个小瓶瓶罐罐:“姥姥,您不是喜欢种菜吗?我买了这个。每个瓶子里,都是不同的蔬菜种子,咱可以在阳台上种。种完了,自己吃,又绿色又环保,怎么样?这是白菜,这是香菜,这是薄荷……”

        ⑧姥姥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

        ⑨不出两个月,家里的小阳台上一片郁郁葱葱。

        ⑩对操劳了一辈子的姥姥来说,种菜简直就是小儿科。没过多久,姥姥琢磨出新花样。晚上,姥姥端着小花簸箕,递给美溪:“我教你做虎头鞋吧。”

        ⑪看着姥姥期待的神情,美溪只好咬着牙,笑着接过来。

        ⑫姥姥开心地给美溪讲着,怎么选花布,怎么绣虎头,怎么纳鞋底。

        ⑬美溪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主意。

        ⑭美溪将姥姥做的虎头鞋晒在微信朋友圈,标注:“预订款。九十岁老人亲手缝制,环保,吉祥。每双售价99元。”

        ⑮别说,不少人来询问,都想预订。

        ⑯美溪拿着手机,把大家想预订的消息告诉姥姥:“您现在算国宝级的大师了,这么多人想买。”

        ⑰姥姥两眼放光:“99元,会不会太贵呀?要我说,20元钱就行。”

        ⑱美溪笑着解释:“贵有贵的道理吧。我特意给您买了最好的布料,我再帮您设计新的款式,一分价钱一分货。”

        ⑲姥姥开心了:“今天晚上,咱们就开工。”

        ⑳美溪一脸坏笑:“姥姥,人家是冲着您才买的,都想沾沾您高寿的福气。如果是别人做的,咱可就算欺骗消费者。”

        ㉑姥姥点点头:“你说得对,咱做人得讲诚信。”

        ㉒美溪从针线活儿中彻底解脱出来,满心欢喜。妈妈有点儿怀疑:“能行吗?”

        ㉓美溪悄声告诉她:“老小孩嘛,除了孝顺她,还得让她多接触新鲜事物。孝顺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不是吗?”

        ㉔没多久,美溪又发愁了。姥姥做得太投入,每天低头做鞋,劝都功不住。姥姥一边缝,一边跟美溪唠叨:“我知道你们现在工作忙,花钱的地方多,得节省着点儿。我活了这么久,不能拖累你们,别看姥姥年纪大了,可还有点儿用。多做几双,卖了钱,给妞妞买花裙子,给你妈买点儿好吃的。她呀,小时候就爱吃油炸糕,两毛钱一块,咱买不起呀……”

        ㉕唠叨声中,美溪起身去了洗手间,关上门,让泪水安静地流淌下来。

        ㉖晚上,美溪帮姥姥洗好脚,铺好床,回到自己房间,便看见妞妞费力地端着一盆洗脚水过来:“妈妈,轮到我给你洗了。”

        ㉗美溪愣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㉘妈妈悄声问美溪:“还要把姥姥送走吗?”

        ㉙美溪笑了:“我怎么舍得把老太太送走呢?还有,若有一天,你变得跟姥姥一样,我也要把你当成宝贝。”

        ㉚妞妞看着妈妈和姥姥:“你们怎么哭了?妈妈,等你变成姥姥,我也宝贝你。”

        ㉛美溪一把搂过女儿,心里除了幸福,还是幸福。

    (有删改)

    1. (1) 结合文章,说说美溪给姥姥派了什么活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所派的活儿

      结果

      不出两个月,家里的小阳台上一片郁郁葱葱

      让姥姥做虎头鞋卖

    2. (2) 文中的姥姥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 (3) 第㉖段写妞妞端水给美溪洗脚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4. (4) 本文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请简要作答。
四、默写
  • 12. 补全下列句子。           
    1. (1) 日中不至,;对子骂父,
    2. (2)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3. (3) 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4) 《观沧海》中特写大海之景,突出惊涛拍岸景象的句子是:
    5. (5)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五、诗歌鉴赏
  • 13. 阅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 (1) 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2. (2) 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六、综合题
  • 14. 某校九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 (1) 【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 (2) 【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①等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

      ②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

      ③等你结婚生子,妈妈就享福了。

      ④等我长大了,我让奶奶享福。

      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

    3. (3) 【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七、写作题
  • 15.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