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① | ② | ③ |
装置 |
|
|
|
现象 | 小灯泡微弱发光,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 | 两极均产生气泡,溶液无明显变化 | 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负极反应式为;
正极反应式为。
电压/V |
实验现象 |
2.0 |
阳极缓慢产生少量气泡,阴极没有气泡 |
3.0 |
阳极产生较多气泡,阴极产生少量气泡 |
>5.0 |
两极均快速产生大量气泡,阴极产生气泡的速率约为阳极的2倍 |
阳极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序号 |
Ⅰ |
Ⅱ |
Ⅲ |
电极材料 |
阴极:石墨 阳极:石墨 |
阴极:石墨 阳极:石墨 |
阴极:石墨 阳极:铁 |
加入的物质 |
1 mL浓硫酸 |
1 mL浓硫酸、 少量硫酸铁 |
1 mL浓硫酸 |
电极表面是否产生气泡 |
两极均产生气泡 |
两极均产生气泡 |
阴极:产生气泡 阳极:无明显气泡产生 |
Cr2O72−还原率/% |
12.7 |
20.8 |
57.3 |
阴极变化 |
实验结束后取出电极,仅Ⅰ中阴极上附着银白色固体,经检验为金属Cr |
对比Ⅰ、Ⅱ可知,阴极表面是否析出金属Cr,以及Ⅱ中Cr2O72−的还原率提高均与填离子符号)有关。
①阳极区:阳极反应:,进而使Cr2O72−被还原。
②阴极区:由于,进而促进了Cr2O72−在阴极区被还原,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H2S(g)=H2(g)+S(s) ΔH1
已知:i.2H2S(g)+SO2(g)=3S(s)+2H2O(l) ΔH2
ii.S(s)+O2(g)=SO2(g) ΔH3
①利用ΔH2和ΔH3计算ΔH1时,还需要利用反应的ΔH。
②直接加热分解H2S转化率低,科学家发现MoS2可以催化H2S分解制取氢气和硫磺,多孔陶瓷膜可以使氢气选择性分离。科学家使用沉积有MoS2的多孔陶瓷膜装置进行反应的原因有。
为避免硫磺沉积在阳极,将氧化吸收和电解制氢过程分开进行,装置如图所示。氧化吸收器中为Fe2(SO4)3溶液,电解反应器中,以石墨为阳极,以Pt为阴极,中间用质子交换膜隔开。
①氧化吸收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电解反应器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电解反应器的作用是(写出2点)。
已知:①Ce 常见的化合价为+3、+4 价;②CeF4 很稳定,1000℃ 时仍不分解。
试剂 |
pH |
||
初始 |
通入0.01 mol HCl气体 |
加入0.01 mol NaOH固体 |
|
i.1 L H2O |
7 |
a |
12 |
ii.0.10 mol CH3COOH+0.10 mol CH3COONa配制成1 L的溶液 |
4.76 |
4.67 |
4.85 |
①a=(忽略通入HCl气体前后体系的体积变化)。
②结合化学用语解释试剂ii显酸性的原因:。
③试剂ii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有(填序号)。
a. c(CH3COOH)>c(Na+)>c(CH3COO-)
b. 2c(H+)=c(CH3COO-)-c(CH3COOH)+2c(OH-)
c. c(CH3COOH)+c(CH3COO-)=0.2 mol/L
④由表中数据可知,试剂ii的pH受一定量的酸和碱的影响不大。溶液的这种能对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下列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是(填序号)。
a. HCl—NaCl b. Na2CO3—NaHCO3 c. NH3·H2O-NH4Cl d. KOH—KCl
Zn+2VOSO4+2H2SO4 ZnSO4+V2(SO4)3+2H2O
已知:VOSO4和V2(SO4)3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VOSO4=VO2++SO42-;V2(SO4)3=2V3++3SO42-;
①放电时,B室中c(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结合化学用语说明理由:。
②充电时,A室中的c(H+)变化缓慢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