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课 中国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社九上3.2.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11 浏览次数:13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七七事变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九一八事变
  • 2. 下列是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其中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
    A . 八一三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一二八事变
  • 3. (2018九上·温州期末) 苏联中学历史教科书认为,中日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日本打着编造的借口对中华民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侵略开始。下列史实中心与此观点相悖的是(    )
    A . 南京大屠杀 B . 卢沟桥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 D . 潘家峪惨案
  • 4. (2019九上·苍南期中) 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有( )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中国迄今还没有“国耻日”,因此有人建议把9月18日作为中国的国耻日,你觉得以下理由最为贴切的是(    )
    A . 这是东三省沦陷,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的开始 B . 这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C . 这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D . 这是中国惨败于日本的开始
  • 6.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有人评论说:“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这里的“主要因素”是指(    )
    A . 西安事变削弱了日本的侵华力量 B . 蒋介石政府开始联共抗日 C . 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政策 D . 中国内战不断,四分五裂
  • 7. (2019九上·青田期中) 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根据歌词内容和右图分析日本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的原因,下列选项中符合题意的是(   )

    ①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东北三省在地理上离日本较近

    ②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

    ③蒋介石政府忙于南方剿共,无暇顾及东北

    ④东北三省自然资源丰富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8.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应该是(    )
    A . 甲午战争爆发 B . 中华民国建立 C . 抗日战争爆发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9. (2019九上·诸暨月考)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从其内容推测这是哪一地区的民谣?(    )
    A . 华北 B . 陕北 C . 苏北 D . 东北
  • 10. (2019九上·诸暨月考) 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到与国民党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这一政策转变的根本依据是(    )
    A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 “一二•九”运动爆发
  • 11. (2019九上·金华月考)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
    A . 新世纪的曙光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12. 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两千年来,中国施之于日本者甚厚,有造于日本者甚大,百年来日本报之于中国者极酷,为祸于中国者独深。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与的最多最巨。”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的最直接的一项是(    )
    A . 明治维新后,随着日本国力的增强,日本制定了侵略中国的计划 B . 在近代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 C . 由于日本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D .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了严重冲击,延误了中国的工业化和民主化
  • 13. (2018九上·瑞安模拟) 某老师为了反映某一时期东亚地区的形势,画了一幅示意图,图中将日本领域分别以黑色及灰色标示。由图推测下列年份很有可能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 1871年 B . 1905年 C . 1935年 D . 1946年
  • 14. (2018九上·湖州月考) 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    )

    A .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 .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15. (2018九上·鄞州月考) 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 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七七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 16. (2021九上·浙江月考) 它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之大幸的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不再被做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领导了中国统一战线抵抗外来侵略。”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北伐战争 B . 卢沟桥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抗日战争
  • 17. (2019九上·金华月考) 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重庆谈判
  • 18. (2019九上·台州期中)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 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 .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形成合作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19.

    下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该石碑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了(  )

    A . 局部抗战阶段 B . 全面抗战阶段 C . 局部反攻阶段 D . 大反攻阶段
  • 20.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历史的转折点,其理由在于(    )
    A . 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 B . 张学良、杨虎城停止了“剿共”军事行动 C . 英美迫使蒋介石接受抗日 D . 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惨遭外国列强欺侮,山河破碎、主权沦丧、百姓蒙难的血泪史,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努力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1)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是哪个侵略者?造成了我国哪一地区的沦陷?

    (2)材料二的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22. (2018九上·上虞期末)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同胞们.起来啊!

    ——罗家伦1919年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佟麟阁1937年

    材料二: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黄大年,在国家最需要的日子里,抛弃了国外的一切,毅然回到祖国;始终坚守教师本分,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竭尽全力为国家培养科研人才;从2009年到2017年,他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填补了我国“巡天探地潜海”领域的技术空白。

    1. (1) 请指出材料一中罗家伦、佟麟阁两位历史人物的言行所对应的历史事件。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说黄大年是如何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的。
    3. (3) 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