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综合探究一 从“驱逐鞑虏”...

更新时间:2017-10-12 浏览次数:98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 侵略与屈辱 B . 救亡与探索 C . 反抗与斗争 D . 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 2.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性质 D . 作用
  • 3. 为如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东北抗日

    历史人物

    洪秀全

    李鸿章

    康有为

    杨靖宇

    A . 虎门销烟 B . 洋务运动 C . 武昌起义 D . 北伐战争
  • 4. 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亊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
    A .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5. (2022八上·丽水月考)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 . 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 . 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 .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6.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
    A . 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B . 推翻君主制度 C .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 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 7. 在2017年5月1 日举行的“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开幕式上,有领导指出,在中华文明的版图上,长沙担当着站位中心、引领潮流的历史使命,凝聚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下列各顶中,最能鲜明地揭示这种文化基因的是(    )
    A . 炎帝和蚩尤的传说 B . 四羊方尊 C . 马王堆汉墓 D . 谭嗣同成为“变法流血第一人”
  • 8. 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
    A . 武昌起义 B . 南昌起义 C . 五四运动 D . 虎门销烟
  • 9.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 . 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 .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 . 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 . 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 10. 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错误有几处?(    )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礼

    ⑤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A . 两处 B . 三处 C . 四处 D . 五处
  • 11. 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
    A . 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 .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 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 12. 徐中约曾说: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 13. 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    )
    A . 康有为 B . 李鸿章 C . 孙中山 D . 毛泽东
  • 14.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 . 救亡图存 B . 巩固清朝统治 C . 向西方学习 D . 发展资本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
  • 16.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共和之路】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 (1) 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 (2) 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 (3) 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4. (4) 【思想风暴】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5. (5) 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 17.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一一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1. (1) 材料一反映的措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严复维新救亡的理论来源于西方的什么思想?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 18.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历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如今我们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已经走上了一条国富民强的道路。
    1. (1)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什么?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2)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3. (3) 洋务运动中前期的口号是什么?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4)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5. (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请写出抗日战争中,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战役的领导人是谁?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晟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6. (6) 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其中辽沈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7.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哪个地方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走上了富裕之路?
    8. (8) 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位于福建省的是哪一座城市?
    9. (9)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什么的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64年哪一科技成就的取得,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10. (10) 依据“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今年回归祖国20周年的是哪一城市?
    11. (11) 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伟大巨变有何感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