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史与社会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模拟...

更新时间:2020-09-22 浏览次数:1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对于一战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 . 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B . 所有参战国都是非正义的 C .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 . 战后召开了具有分赃性质的巴黎和会
  • 2. “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这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
    A . 凡尔登战役 B . 索姆河战役 C . 日德兰海战 D . 马恩河战役
  • 3. 小明和爷爷一起在看关于一战的影片《西线无战事》,爷爷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小明说“不一定”,下列关于两人观点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 爷爷的观点是站在战争全局上来说 B . 小明是站在塞尔维亚人为民族独立而战的角度 C . 一战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是一样的 D . 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决定了一战是正义战争
  •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这么说的依据是(    )
    A . 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 B . 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C . 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D . 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 5. (2019九上·杭州模拟) 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漂橹、尸横遍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替。”该观点的主旨是(    )
    A .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B . 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 C . 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 D . 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 6. (2019九上·瑞安月考)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
    A .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 .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D . 建立民主共和国
  • 7. (2019九上·瑞安月考) 民国初年,全国报社有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挑夫、脚夫),亦受其宣传”。这充分说明辛亥革命( )
    A . 一举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思想 B . 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农村 C .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D .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 8. 近代风俗的变迁与社会政治革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A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 B . 剪发兴,辫子灭 C . “先生”兴,“大人”灭 D . 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 9. (2018九上·兴海月考) 如图是清末河北邢台火车站人们乘坐蒸汽火车的场景,当时的报纸写到:“乘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

    A . 图中的交通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人们的出行方式 B . 人们对新的交通下具火车有敌视态度 C . 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 . 工业文明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 10.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列宁进行的调整是( )

    A .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B .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 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 . 实行农业集体化
  • 11.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人民群众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 .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巩固苏维埃政权
  • 12.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 . 清除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影响 B . 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C . 让工人在革命后得到安全保障 D .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 13. “圣雄”甘地提出了“不合作”一词,作为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补充和完善。这种“不合作”的矛头主要指向(    )
    A . 宗教冲突 B . 印度政府 C . 英国殖民统治 D . 印度国大党
  • 14. (2019九上·杭州模拟)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②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④宣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国民革命运动
  • 16.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他所说的前一个“天安门”是指(    )
    A . 五四爱国运动 B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 . 开国大典
  • 17. 武汉,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中心,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①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  ②共产党打响了创建人民军队第一枪

    ③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④八七会议号召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8. 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八七会议 C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遵义会议
  • 19. (2019九上·杭州模拟)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

    ②吴起镇会师

    ③飞夺泸定桥

    ④甘肃会宁会师

    ⑤爬雪山,过草地

    A . ①⑤③②④ B . ①③⑤②④ C . ①⑤③④② D . ①③⑤④②
  • 20.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近代化的探索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 21. (2019九上·诸暨月考) 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适合的是( )

    A . 侵略与反抗 B . 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22. 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
    A . 上海 B . 广州 C . 南京 D . 北京
  • 23. 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发展的道路,对中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错误在于(    )
    A . 邮票的名称 B . 周年纪念的时间 C . 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发展的道路 D . 十月革命对中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24. 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
    A .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B . 英国、法国、俄国 C . 德国、俄国、意大利 D . 英国、奥匈帝国、法国
  • 25.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巨变”。这里的“巨变”指的是辛亥革命(    )
    A . 推翻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B .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 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D .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二、材料分析题
  • 26.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又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1. (1) 【图说历史】图中的三角形和外圆分别代表的集团名称是什么?

    2. (2) 【追根溯源】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请你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揭穿谎言】

      材料二:1916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请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4. (4) 【战争审判】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 27. (2019·普陀模拟) 我们的革命是在改造社会,但社会也在改造我们的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试图在中国建立与美国完全一样的制度,很快就在当时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材料二:由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蒋介石曾自命为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人,然而真正继承并完成了孙中山事业的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指出材料一从“过去”到“现代”的分界点及建立的制度。
    2. (2) 用史实证明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3. (3)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我们的革命是在改造社会,但社会也在改造我们的革命”的合理性。
  • 28.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中,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使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喊出“打倒沙皇”“土地、面包与和平”等口号

    材料二:劳合﹒乔治:“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1. (1)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一人民的愿望的?
    2. (2) 材料二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二“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可以看出,签署这份“和约”的这次会议的是实质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说明由这份“和约”为核心而建立的新秩序,是否能真正起到和平的效果?对此你有何看法?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思想革命开始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中国人不再沉默。发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的抗议。

    材料三:1949年,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60多年的历史长河,在扬帆远航中,有暗礁、有激流,也有踏上新大陆的唏嘘与欣喜。

    1. (1) 结合材料,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
    2. (2) 材料二中中国人的抗议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抗议中的哪一个口号最能体现出该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历史意义是什么?
    3. (3) 为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百折不挠的斗争,请列举中国共产党为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留下的两个脚印和取得的宝贵经验。
  • 30. (2019九上·瑞安月考) 100年前,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中国革命掀开了新的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在党的领导之下,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结合在一起。

    ——毛泽东论红军与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在思想理论和实践方面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取得革命胜利。请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终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