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6章 物质的构成 /5 固态物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5固态物质(第2课时)

更新时间:2020-10-12 浏览次数:9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夯实基础
  • 1. 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 . 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 . 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 . 可用作装饰材料的是大理石
  • 2. 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可用于制作切割工具 B .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 D . 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
  • 3.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原子层石墨,它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碳原子被紧密固定,没有空隙 B . 可做散热材料 C . 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 D .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 4.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 B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 . 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 . 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 5. 物理学家发现将C60加压到一定程度,可以制造出一种可使钻石凹陷的“超硬”的新型碳材料。关于这种新型的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构成该新型材料的微粒与构成C60的微粒相同 B . “超硬”是该材料的化学性质 C . 构成的微粒不再运动 D . 和C60的性质完全相同
  • 6.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石墨烯,也可以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材料中将石墨烯剥离出来。石墨烯具有许多“极端”的物理性质。石墨烯的强度比最好的钢铁强100倍,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B .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 . 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D . 石墨烯有许多“极端”的物理性质,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结构
  • 7.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来做润滑剂 B . 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 C . 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 . 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 8. 用下列所给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碳 ②石墨 ③金刚石 ④活性炭

    ⑤氢气 ⑥氖气

    1. (1) 可用于霓虹灯的是
    2. (2) 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
    3. (3) 可制碳酸饮料的是
    4. (4) 可作燃料的气体单质是
    5. (5) 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6. (6) 可用于冰箱除味的是
二、能力提升
  • 9. 经试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则这种物质(   )
    A . 一定是金刚石或石墨中的一种 B . 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种 C . 一定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 D . 可能是碳单质
  • 10. 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B . 金刚石属于化合物 C . 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D . 聚集日光可以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 11. 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它是由碳原子构成,且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构成:碳原子 B . 结构:微粒排列方式不同于石墨 C . 性质:可燃性 D . 用途:用作超轻隔热材料
  • 12. 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由许多团簇组成,每个团簇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碳纳米泡沫”是目前世上最轻的物质之一,密度为2mg/cm3 , 有铁磁性,是热电的不良导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碳纳米泡沫”由碳元素组成 B . “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C . “碳纳米泡沫”能被磁铁吸引,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 . “碳纳米泡沫”能浮在水面上
  • 13.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

    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眼镜片出现水雾

    眼镜温度低,分子运动减慢,水蒸气液化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刑侦人员牵着警犬寻找犯罪分子下落

    分子不断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日本工业新闻》报道了一条用炸药和碳粉炸出金刚石的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认为这种方法很新鲜。用爆炸方法生产金刚石是日本工业技术院化学研究所发明的。因为在爆炸的瞬间,可以产生40万个大气压的超高压和5000℃的超高温。按以往用石墨在2000℃加2万个大气压就能“压”出金刚石的情况,爆炸时产生的超高压和高温条件应该说完全可以“压”出金刚石。科研人员把装有炸药和碳粉的银制敞口容器,沉入到一个直径8m、深约5m的混凝土制成的水槽内。这样在爆炸时,其中的碳粉就基本上处于缺氧的条件下(深水中当然也有少量的氧,但微不足道),不会使碳燃烧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操作员一按电钮,只听水槽内轰的一声闷响,爆炸就算完成了。然

    后,将容器里的水取出来静置,让炸出的金刚石自然沉淀。请同学们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下列叙述不属于金刚石用途的是(   )
      A . 用来裁玻璃 B . 琢磨成璀璨夺目的钻石 C . 润滑剂 D . 用作钻探机钻头
    2. (2) 日本科研人员用来制金刚石用到的是(选填“碳粉”或“石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 (3) 我们知道单质碳在高温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CO2或CO,不可能制出金刚石,请根据上述资料说说科研人员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