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唐代时期,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凡涉及军国大事的重要事宜都需要经过三省的审批,走三省的流程,即由中书省进行诏书的起草,门下省负责批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在贞观年间,唐太宗给予一些资历比较浅的官员“参知政事”的名号,给予一些資格较老的官员“平章事”或“同三品”的名号,以参与宰相事务。
——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材料二:由于中枢缺乏协调,大量事务须由皇帝亲裁,导致政事拖延、决策失误。有鉴于此,朱元璋先后设立了四辅官、殿阁大学士辅佐决策。然终洪武一朝,设官参与决策始终是末流,并非常态。永乐时,明成祖朱棣以解缙等入值大内,预机务,作为近侍,于内廷参与决策。这一做法在仁、宣两朝逐渐成为惯例。亲近重臣加大学士街于大内当值,负责奏章的初步处理,为日后内阁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正统初年,外廷委任三杨,内廷宠信王振,开始了内阁类宰相化的特殊决策模式。
——摘编自刘瑞华《明洪武至正统中枢决策制度演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经济地位提高的最有力表现就在子“妇女受田”制度的出现。按照这一制度,妇女依法享有独立的土地所有权,并向国家交纳租调,这意味着魏晋时期的妇女在经济领城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各割据政权均发布诏令,劝课农桑,鼓励民间纺织。有些妇女由于生活窘迫而将货卖作为重要的生存手段,以养家糊口。还有专门从事某种商业贸易以牟利的行商坐贾的妇女。
材料二 宋代妇女的经济地位相比唐朝及以前之朝代有所下降,但也具备一定的权利主体资格,享有一定的独立财产权。到了明代,不仅妇女的辛勤劳作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劳动价值不能得以体现,甚至连原本属于妇女嫁妆的财产也属于丈夫所有,无怪乎段塔丽教授在其《唐代妇女地位研究》一书中指出:“到了明清时期,女性婚姻自由几乎丧失殆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到达了中国妇女史的最低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云凤《中国古代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及思考》
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彻底,要想确立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优势,必须以强大的生产力作为基础。于是,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又兴起了一场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此后,科技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引起了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变革。
材料二:在工业生产方面,1850~1870年的20年间,世界工业生产只增长了一倍多,而1870~1900年的30年间却增长了将近两倍,20世纪初的13年间又增长了60%。在1870~1914年年间,美国工业增长8.1倍,俄国增长7.7倍,德国增长4.6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87%以上。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闫丽娟《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研究》
材料 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延续至今,不仅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信奉者们不断为它添砖加瓦,拾柴加火,同时也是因为它作为民族文化,蕴含了那个历史时期人们所具有也是人们所能够接受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关于人的修身立命之说,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及有关“仁义礼智信”等说法,都是做人之本,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财富。但也必须看到,儒家文化在本质上是维护和强化封建统治的御用文化和官场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家文化的保守思想,抑制了中国人民创新思维的本来灵性。
——摘编自卢希悦《文化力量与国运兴衰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前兴后衰的历史之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文化力量与国运兴衰”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