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

更新时间:2017-10-20 浏览次数:9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b >选择题</b>
  • 1. 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
    A . 公元前356年 B . 公元前230年 C . 公元前221年 D . 公元前202年
  • 2. 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  )
    A . 河南安阳 B . 河南洛阳 C . 陕西咸阳 D . 河南登封
  • 3. 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  )
    A . 周武王 B . 嬴政 C . 大禹 D . 商汤
  • 4.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 5. 2016年11月,中央开展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秦王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总督 D . 御史大夫
  • 6.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封文件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 . 政治上四分五裂 B . 用泥制陶的事实 C . 推行郡县制 D . 强化监察制
  • 7. 下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识,这种字体在秦朝时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这种字体是(  )

    A . 甲骨文 B . 小篆 C . 草书 D . 楷书
  • 8. 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
    A . 铲形币 B . 刀形币 C . 圆形方孔半两钱 D . 蚁鼻钱
  • 9. 秦朝时开凿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它沟通了(  )
    A . 长江和珠江 B . 长江和黄河 C . 湘江和漓江 D . 漓江和淮河
  • 10. 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
    A . 辽东、临洮 B . 鸭绿江、嘉峪关 C . 山海关、嘉峪关 D . 山海关、临洮
  • 11.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 皇权至高无上 C . 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 . 书同文,车同轨
  • 12.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邪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
    A . 统一度量衡 B . 统一思想 C . 统一文字 D . 统一六国
  • 13. “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史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他”是指(  )
    A . 周武王 B . 秦始皇 C . 汉武帝 D . 隋文帝
  •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郡国并行制 D . 行省制
  • 15. (2017·苏州模拟)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b >填表题</b>
  • 16. 背景:各诸侯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生活;秦国经过,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统一六国的战争,先后攻灭、赵、、楚、燕、。公元前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

    意义:结束了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17. 目的:为加强对的统治。

    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史称“”。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统领,分别掌管,最后的决断权由掌控。

    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税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18. 统一文字: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这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车同轨:统一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派人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

    秦朝的疆域:东至,西到,北至一带,南达,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三、<b >综合题</b>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秦朝疆域图

    1. (1) 材料一中李白这首《古风》诗中的“秦王”是谁?该诗歌主要赞颂了他哪方面的功绩?
    2. (2) 材料二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项措施?当时秦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什么类似的措施?
    3. (3) 根据上图写出秦朝的疆域范围。
    4. (4) 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 20.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 (1) 请写出促进秦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和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2. (2) 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怎样的统治措施?这套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 (3) 在文化、交通方面,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统治措施?
    4. (4) 为了巩固北部边疆地区,秦始皇又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