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8 古诗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10-19 浏览次数:157 类型:复习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 1. 课外阅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1) 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
      A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B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 . 何不/试之以足 D . 私拟作/群鹤舞空
    2. (2) 下列划线的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 楚人有涉江/郑人有欲买履 B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昂首观 C . 又留蚊素帐中/土墙凹凸处 D . 遽契舟/常蹲
    3. (3) 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楚人有江者       ②契其舟

    4.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 (5) 寓言故事一般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人和事的认识,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 2.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 (1) 理解词语意思。

                 溺

                 故

    2. (2) 本文选自《》,炎帝是,精卫是
    3.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 3. 课外阅读。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 (1) 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与日        ②渭不足

      饮大泽        ④弃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②未至,道渴而死

      ③弃其杖,化为邓林

    3. (3) 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4. (4) 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5. (5) 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 4.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1. (1) “嫦娥奔月”中的“奔”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音是,意思是。【A.紧赶,赶忙或赶急事;B.奔走,急跑。】这个读音还能组成词语。它另一个读音是,可以组成词语
    2. (2) 给下列下划线的字注音。

      羿请不死之药        蟾蜍

    3. (3) 嫦娥是怎样飞上月亮的?(请引用原文回答。)
    4. (4) 故事为什么说嫦娥飞上月亮变成了丑陋的蟾蜍?
    5. (5) 远古人借助神话寄托自己的幻想,在《嫦娥奔月》中,人们的幻想是什么?实现了吗?请举例说明。
    6. (6) 你还积累了哪些带“月”字的成语,请写在下面。(至少2个)
  • 5. 阅读理解。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 , 共工与颛顼(xū)为帝,怒而不周之山,天柱 , 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 (1) 解释文中下划线的词。

      昔者:     争:

      触:      折:

    2. (2)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3. (3) 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
    4. (4) 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 6. 课外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于其国,此树下。有鸟类鹗(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1.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

      识:      至:

      息:      感:

    2. (2)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3. (3) 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肩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
    4. (4) 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5. (5) 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肩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
二、诗歌鉴赏
  • 7.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把诗句补充完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其中“重”是多音字,诗中读音是,另一个读音是,组词

    2. (2) 这首诗描写的是(谁)在(时候)(做什么)的景象。
    3. (3) “足”的意思是,可以看出
    4. (4) 诗中的“山西村”在__________。
      A . 今山西省山西村 B . 今浙江绍兴 C . 今浙江杭州
    5. (5) 诗中写景寓哲理的诗句是,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
  • 8.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 (1) 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指极短的时间。

      江海汇合之处。

    2. (2) “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 是从(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 9. 古诗赏析。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 (1) 解释词语。

      日暮:              十分春:

    2. (2) 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 (3) 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
      A . 梅和雪 B . 梅和诗 C . 雪和诗 D . 梅、雪、诗
    4. (4) 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 10. 将《嫦娥》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的作者是代诗人,他与并成为“小李杜”。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 11. 课内阅读。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 (1) 解释词语:可怜:        真珠:
    2. (2) 诗中作者把比作,把比作,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3. (3) 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
  • 12. 课外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 (1) 作者苏轼和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 (2) 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动态的景物有
    3. (3)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歌的第1-3句主要写,第4句则写
    4. (4) 从物候角度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列举两例)
  • 13. 课外阅读。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 (1) “鉴”的意思是;“徘徊”的意思是
    2. (2) 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问它(方塘)怎么会这样的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地流来。

    3. (3) 你对诗句中的“活水”是怎样理解的?
  • 14. 课外阅读。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1) 这是一首哲理诗,其主要特点是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或借用别人的诗句来解读诗中蕴含的哲理。
    2. (2) “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3. (3) 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4. (4) 写出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诗句(或格言、成语)。
  • 15. 重点段落品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 (1) 比喻句是:
    2. (2)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
    3. (3) 本诗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一幅是
  • 1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 (1) 本首诗共有小节。
    2.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      一瞬——

    3. (3) 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
    4. (4)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5. (5) 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 17. 阅读现代诗,回答问题。

    云之歌

    我是云

    我轻轻地飘

    我爱漫游

    忽而东去

    忽而西来

    早晨

    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

    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

    黄昏

    我穿着灿烂的金衣

    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

    1. (1) 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       西——       落——

      迎接——     灿烂——     早晨——

    2. (2) 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
    3. (3) “伫立”的意思是:。用“伫立”一词造句:
    4. (4)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下天上的白云像什么?
  • 1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 (1) 解释下列词语。

      ①使:      ②浥:    ③客舍:

    2. (2) 这首古诗的点睛之笔是:
    3. (3)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 (1) 给生字注音

         巧   霄   渡

    2. (2)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乞:碧霄:

    3. (3) 《乞巧》这首诗表现人们过节时心情和的心愿。
    4. (4) 你认为人间女子除了会乞求心灵手以外,还会乞求些什么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