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10常识及名篇名著

更新时间:2020-10-19 浏览次数:245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下·内江开学考) 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知否,知否》这题目我喜欢,但拙笔一时难就。你在一旁奋笔疾书,令人好不羡慕。我忍不住屈尊窥探。你却停下笔,把大作移至我面前,笑嘻嘻地说:“才子,请斧正。”

    A . 拙笔 B . 屈尊 C . 大作 D . 斧正
  • 2. (2020八上·长顺期末) 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 B .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真实、客观。 C . 古代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称男子为“须眉”;“巾帼”本为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用来代称妇女。 D .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春节、雨水、春分、清明、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几个。
  • 3. (2019八上·秀洲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在写作时不应掺杂个人的感情和态度。 B . 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C .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 “鲁迅”是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 4. (2020八上·郓城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中作者及相关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陶弘景——思想家——《答谢中书书》 B . 鲁迅——文学家——《藤野先生》 C . 郦道元——地理学家——《三峡》 D . 吴均——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
  • 5. (2019八上·萧山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 . 《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 C .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传记,作者用他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 . 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赅。如《野望》中运用商末孤竹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
  • 6. (2019八上·吴兴期中)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与朱元思书》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 B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C .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D . 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 7. (2019八上·江山期中)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一名新闻记者的经典纪实作品。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 . 《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 C . 作者先在百家坪见到毛泽东,之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作者在苏区临时首都保安(今陕西省志丹县)采访到了周恩来并搜集到相关资料。 D . 书中对毛泽东的描述最为详尽。文中写道,他在生活上是一个很随意、很幽默的人。他甚至当着作者的面抓虱子,让人实在为他的不拘小节而感到惊叹!
  • 8. (2019八上·江山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峡》——郦道元——《水经注》——写景时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 .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文学家——将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 C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D .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知音共享美景的得意之感
  • 9. (2019八上·鄞州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讲求时效性和真实客观性,其正文的结构通常遵循“金字塔结构”。 B .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过关于他的文章。 C . 《答谢中书书》中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叫“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D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三苏”中除父亲外,兄弟二人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 10. (2019八上·绿园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B .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诗文集》。一方面表现出苏轼被贬谪后的抑郁的悲凉;另一方面也体现苏轼豁达的胸襟。 C .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这位日本老师的还念。 D .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正》,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写。
  • 11. (2019八上·齐齐哈尔月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B .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通讯,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强烈愿望。 C . 《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表达了作者的一腔爱国之情。 D . 《回忆我的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母亲去世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 12. (2019八上·长春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B .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C .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 D .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唐代李白的《送友人》《蜀道难》。
  • 13. (2019八上·长春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属于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文学虚构,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B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消息。“消息”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C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新闻,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D . 《一着惊海天》的副标题“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这篇通讯的主要内容。
  • 14. (2019八上·南宁月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习惯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B .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意大利文学家埃德加·斯诺。 C . 《昆虫记》的作者是俄罗斯作家法布尔。 D . 《野望》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安石。
  • 15. (2019八上·南宁月考) 下列有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B .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C .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D .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
  • 16. (2019八上·扬州月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韩愈、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惠州期间。 B .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评论,报道了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精彩瞬间。 C . 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言简意赅,以事实说话。因此,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简明性的特点。通常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新闻不可少的三部分,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新闻中的典范作品。 D .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即相识、相处、离别、怀念)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 17. (2019八上·江都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游记名著。 B . 《答谢中书书》作者是陶弘景,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 C .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被贬黄州期间。 D .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 18. (2019八上·建湖月考)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 . 消息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和真实客观。消息是不可以体现作者的主观倾向的。 C .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D . 《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语言简洁、幽默,富于感情色彩,耐人寻味。
  • 19. (2019八上·平遥月考)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 .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 . 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 . 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 20. (2019八上·凤城月考) 选出下列诗句所描述的传统节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B .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C . 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D . 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 21.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 . 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C . 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 . 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 22. 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 .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精神风貌。 C .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纪实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D .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 23. (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 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标题、主体和背景。 B .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3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新德里亚运会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C .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兼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多用散句,间用整齐句式,富于变化,节奏舒缓。 D .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 24. (2019八上·新昌月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与以下哪个节日最接近(    )
    A . 春节 B . 清明节 C . 端午节 D . 中秋节
二、填空题
三、名著导读
  • 33. 根据名著内容写出以下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哪几位领袖人物。

    ①二十六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

    ②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他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他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

    ③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

  • 34. (2019·兰州) 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 35. (2019·温州)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目录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造反者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的由来

    在长沙的日子

    苏维埃运动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同红色农民谈话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真正的”红军

    彭德怀印象

    为什么当红军

    游击战术

    红军战士的生活

    (有删节)

    1. (1) 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领袖”故事会。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显人物特点?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参考目录,简要说明。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

    2. (2) 向斯诺学习写故事,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目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
  • 3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①中国民间流传A有各种各样神奇的本领:四面八方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诸如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

        ②A身旁的人这样描述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象铁打的一样。

        ③A的妻子谈及丈夫的性格时说道:“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在这三则材料中共同提到的A,指的是红军的重要领导人(人名)。1936年,斯诺来到陕北采访时,从毛泽东打满补丁的衣服、A用马尾毛做的、彭德怀用做的背心、用绳子缠着一条腿的眼镜中,看到了一种独特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作“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①②③任选一空作答)

  • 37. (2018八上·宁波期中) 《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很多红军领导人和他们感人的故事,下列故事中的“他”是谁?

    ①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有力。他很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喜欢的马被敌人俘虏了,他又去打仗夺回来了。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②他是“行伍”出身,他小时候被继母赶出家门,做过各种工作,童年遭受了各种苦难。他十八岁当上了排长,参加了推翻当时一个姓胡的督军的密谋。

    ③他貌不惊人,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在长征途中,他把马给走累的同志骑,自己大部分步行。每次作战不管大小,事前总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

  • 38. (2018八上·温州月考)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出版时,为了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后又改回《红星照耀中国》。以《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书名有何好处?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 39. (2018八上·金华月考)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1. (1) 801班举行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交流会,请你帮助完成下面的题目。

      人物:①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  、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②——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2. (2)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好?请说说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