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一...

更新时间:2020-10-26 浏览次数:25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 1. (2020九上·温州月考) “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这场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
    A . 马恩河战役 B . 莫斯科保卫战 C . 凡尔登战役 D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2. (2020九上·温州期中)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里的“第二次”革命指的是(    )
    A . 辛亥革命 B . 北伐战争 C . 南昌起义 D . 新中国成立
  • 3. (2020九上·温州月考) 中山装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寓意深厚,其袖口的三个纽扣分别表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 民权主义 B . 民生主义 C . 民族主义 D . 民主主义
  • 4. (2020九上·温州月考) 孙中山作为革命者的主要贡献包括(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领导武装起义    ③创办《新青年》    ④建立黄埔军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0九上·温州月考)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1924年孙文《国民党改组问题》

    上文中孙中山所说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不断 B .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 .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D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 6. (2020九上·温州月考)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北伐战争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 7. (2020九上·温州月考)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
    A . 辛亥革命兴起 B . 五四运动兴起 C . 新文化运动兴起 D . 国民革命兴起
  • 8. (2020九上·温州月考) 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章……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白话”等观点的是(    )
    A . 陈独秀 B . 李大钊 C . 胡适 D . 鲁迅
  • 9. (2020九上·温州月考) 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上海风潮始由北京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等三人位要求条件。”这表明(    )

    ①“五四”运动已扩展到上海       ②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④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0九上·温州月考) 当代学者提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对“第二次历史巨变起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 五四运动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开始 C . 五四运动是中国建立民主国家的开始 D .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 11. (2020九上·温州月考) 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是(    )
    A . 陈独秀 B . 李大钊 C . 胡适 D . 鲁迅
  • 12. (2020九上·温州月考)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迎来曙光”是因为中共诞生(    )
    A .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 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 13. (2020九上·温州月考) 下图是某位将军的生平大事记,请问他是(    )

    A . 周恩来 B . 朱德 C . 刘伯承 D . 叶挺
  • 14. (2020九上·温州月考) 下图中1927-1928年间共产党员人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 B . 工人运动被北洋政府镇压 C . 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围剿 D . 日军对根据地“大扫荡”
  • 15. (2020九上·温州月考) 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该诗说明红军长征(    )

    ①冲破了国民党的围堵                    ②体现了打倒北洋军阀的决心和意志

    ③战胜了险恶的自然环境                  ④体现了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2020九上·温州月考) 2017年7月30日,一场重大的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你认为与这场阅兵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 .   北伐战争 B . 红军长征 C . 南昌起义 D . 黄花岗起义
  • 17. (2020九上·温州月考)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是北伐时期的口号,下列关于北伐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北伐开始 B . 随着北伐顺利进军,广州国民政府迁到北京 C . 孙中山任总司令,发生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D . 北伐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 18. (2020九上·温州月考) 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了“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会宁、井冈山、遵义四地进行实地考察。下列主题最符合遵义考察团的是(    )
    A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 长征会师,伟大胜利 C .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 . 革命圣地,抗战核心
  • 19. (2021九上·诸暨月考) 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②③①
  • 20. (2020九上·温州期中) 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了(    )
    A . 平等观念 B . 科学观念 C . 自由观念 D . 等级观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60分)
  • 21. (2020九上·温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十年来,人们一直没有忘记湖北黄鹤楼畔响起的炮声,以及他所引发的中华大地的变化。

    ——杨天石《从帝制走向共和》

    材料二:“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剪辫、放脚、穿中山装,进城、恋爱、上学校……尽管从“臣民”到“国民”的路程走得十分艰辛,但无可否认的是辛亥革命令国人对这一新的身份逐渐产生了一种普遍的接纳。

    ——丰杰《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小程度上左下人们特别是先进分子的思想和行动。闸门一经打开,思想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材料四: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六版)》

    1. (1) 材料一中“湖北黄鹤楼畔响起的炮声”具体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从帝制走向共和”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三,概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3) 结合材料四,概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4. (4)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是什么?
  • 22. (2020九上·温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史。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从我们所说的‘中国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的视角看,那项由北京学生所发动而为全国人民一致支持的‘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运动。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为一个政治运动。”

    ——胡适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2. (2) 材料二中,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
    3. (3) 请问材料二中的运动与五四运动有何联系?
  • 23. (2020九上·温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 24. (2020九上·温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党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经无数坎坷和艰难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 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材料二:毛泽东根据1927-1930年的革命实践,先后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征途漫长的撤退……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日出东方”“第一枪”代表的历史事件?
    2. (2)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依据当时社会实际做出正确抉择,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这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又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行军”指的是什么?“行军”的原因是什么?
    4. (4) 简述在“行军”中“力挽狂澜”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