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领导武装起义 ③创办《新青年》 ④建立黄埔军校
①“五四”运动已扩展到上海 ②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④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①冲破了国民党的围堵 ②体现了打倒北洋军阀的决心和意志
③战胜了险恶的自然环境 ④体现了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
材料一:九十年来,人们一直没有忘记湖北黄鹤楼畔响起的炮声,以及他所引发的中华大地的变化。
——杨天石《从帝制走向共和》
材料二:“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剪辫、放脚、穿中山装,进城、恋爱、上学校……尽管从“臣民”到“国民”的路程走得十分艰辛,但无可否认的是辛亥革命令国人对这一新的身份逐渐产生了一种普遍的接纳。
——丰杰《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小程度上左下人们特别是先进分子的思想和行动。闸门一经打开,思想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材料四: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六版)》
材料一: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史。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从我们所说的‘中国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的视角看,那项由北京学生所发动而为全国人民一致支持的‘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运动。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为一个政治运动。”
——胡适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在党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经无数坎坷和艰难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 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材料二:毛泽东根据1927-1930年的革命实践,先后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征途漫长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