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7: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更新时间:2020-10-31 浏览次数:225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天津) 火箭呼啸而去、飞船摇曳而归。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空间站时代。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众多科技领域的进步,使航天成果广泛应用。由此可见(    )
    A . 航天技术是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 B . 制定正确 战略是航天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C . 开启空间站时代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质的飞跃 D . 航天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必然联系
  • 2. (2020高三上·云南月考) 2020年4月27日,武汉在院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清零,标志着武汉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的全面胜利。全国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与武汉--起抗疫,治愈1例、2例、3例....直至最终清零,医务工作者付出.了汗水和生命,成为这个春天“最美的逆行者"。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强大的外部力量成为武汉抗疫成功的坚实基础

    ②武汉的胜利佐证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是武汉成功清零的关键

    ④抗击疫情全面胜利的前提是治愈病例不断累加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 (2020高三上·泸县开学考) 2018年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稳投资不是要走过度依赖投资的老路,但也不能不要投资。要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投资,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   )

    ①要否定以往经验.避免重蹈以往过度依赖投资的覆辙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通过适度规模投资保持经济发展活力

    ③要抓住主要矛盾,以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投资重点

    ④要把握自在联系,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20高二上·安徽月考) 日化行业竞争激烈,“易漂洗”技术成为各大企业角逐的焦点。面对挑战,某公司科技人员主动请缨,带领研发团队“驻扎”在实验室合力攻关,历经21次试验,最终开发出了“易漂洗”洗衣粉。由于该产品技术配方先进,既能减少漂洗次数又省水,因此一上市便供不应求,形成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环保效益。由此可见(   )

    ①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遵循系统优化方法可提升事物整体性能

    ③没有挫折就没有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5. (2020高二上·江苏开学考)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精妙的典故信手拈来,广博的引用贯穿古今,意境深远,引人入胜,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一大特色。下列所用的典故中表达的哲学寓意与材料相一致的是(   )

    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②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汉•王符《潜夫论•释难》)

    ③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战国•荀子《荀子》)

    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卡细。(春秋•老子《道德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6. (2020高三上·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重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中国第一次火星探测计划将于2020年实施,这是中国在空间技术发展方面的首创。此项技术难度非常大,但正因为如此,才能带来技术的进步。上述材料表明(   )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②人们根据自己需要创造事物联系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中国在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上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主要说明(    )

    ①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③事物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前进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0高二下·大荔期末)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上述讲话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艰巨,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信心决定成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树立必胜信念

    ③事物发展必须通过质变实现,要促成脱贫攻坚质的飞跃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脱贫攻坚任务的实现需要长期的量的积累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2019·茂名模拟) 下列语句所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

    ①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③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

    ④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0·南充模拟) 2020年3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进一步为科技战“疫“指明了方向。他指出:“当前,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 阻击战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这启示我们(   )

    ①艰苦努力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②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

    ③要战胜疫情仍然需要全国人民努力“答题"    ④经历艰辛和曲折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0·德阳模拟) “一唱雄鸡天下白”,时代赋予了新中国70年饱满的记忆。 中国人民以70年滚石上山、不舍昼夜的奋斗,成就了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伟大飞跃。新中国70年的峥嵘岁月表明( )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任何事物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④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特性和存在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0·天津模拟) 《汉书·枚乘传》中有“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便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的说法,意思是,泰山的滴水能滴穿岩石,细细的井绳可以磨断井上的栏杆。水并不是给石头打眼的钻子,井绳也不是用来拉开木料的锯子,是日久天长不停地摩擦才使它们这样的,这段话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是(    )
    A . 成就任何事业,攻克任何艰难险阻都需要聚焦目标、持之以恒 B . 人生难免有挫折,要善于在失败中寻找解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C . 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是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前提 D . 对别人、对社会要心存感激,人与人之间才能充满关爱与同情
  • 14. (2020·深圳模拟) 下列古诗词与漫画“退路与出路”(图7,薛飞作)蕴含相近哲理的是( )

    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②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北宋程颢、程颐认为:“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这告诉我们(    )
    A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 . 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 . 必须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 . 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 16. 被智能手机包围的“现代化办公”,不仅没有想象的便利,反倒徒增烦恼和负担:智慧综治APP、统计员APP、纪检干部APP……还有那些永远看不过来的微信工作群。这表明(    )

    ①新事物要战胜旧事物是不可能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7. (2020高二下·福州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著作中,经常会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在他引用的诗词中,与“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所蕴涵的哲理相近的是(   )
    A .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B . 善除害者查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C .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 .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 18. 某校高三教室内张贴这样一幅激励语:“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前途都是光明的,只要不放弃,发挥意识能动性就能在高考中取得成功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勇于面对挫折,对高考充满信心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努力学习,注重量的积累,促成质变,取胜高考

    ④没有量变就没有发展,量变比质变更重要,所以面对高考要注重量的积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9. (2020·江门模拟) 三七主要的活性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降血压,降血糖等药理活性。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三七总皂苷积累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的分子机理不清楚。2016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历经三年持续艰苦攻关,初步揭示了三年生三七总皂苷较高含量分子机理,为今后高产三七总皂苷的生物工程合成奠定了基础。这说明(   )

    ①探索世界本质的科学实验活动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精神活动

    ②三七总皂苷的研究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三七总皂苷的研究成功离不开认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

    ④坚持不懈地探索和研究是三七总皂苷研究取得成效的必要前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2020·武威模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哲学角度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表明 (   )

    ①事物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②事物的质变必然带来事物的发展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发生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1. (2020·龙岩模拟) 习近平在第二届进博会上用大江大河的奔流来形容经济全球化潮流。他指出,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由此可见(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奔腾向前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②事物的运动具有绝对性,运动是事物的唯一特性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要善于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2. (2020·天津模拟) 《汉书•牧乘传》中有“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的说法。意思是,泰山的滴水能滴穿岩石,细细的井绳可以磨断井上的栏杆,水并不是给石头打眼的钻子,井绳也不是用来拉开木料的锯子,是日久天长不停地摩擦才使它们这样的。这段话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是(   )
    A . 成就任何事业,攻克任何艰难险阻都需要聚焦目标,持之以恒 B . 人生难免有挫折,要善于在失败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C . 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是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前提 D . 对别人、对社会要心存感激,人与人之间才能充满关爱与同情
  • 23. (2020高二下·大名月考) 人工智能自1956年正式确立以来,从产生到成为研究热点一直饱受质疑,期间经历两次发展低谷,而学科自身所迸发的生命力不断推动其走出低谷,成为引领技术革命的热点。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产业之一。人工智能正在促进人类社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将比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几乎大3000倍。这表明(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曲折迂回的

    ③事物的发展只有经历曲折之后才有光明前途

    ④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 24. (2020高二下·内蒙古月考)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雨。”这首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发展要实现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曲折与迁回的

    ④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2020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阶段。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历经“2G跟随、3G突破”,实“4G同步、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2019年11月3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召开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这表明(   )

    ①事物总处于持续的渐进变化发展中    ②持续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辩证的否定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要抓住有利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20高二下·绥化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垃圾分类,是每个人身边的小事,也是关乎社会文明的大事,更是影响中国绿色发展的实事。

    随着上海等地通过地方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正在从日常生活中的“选答题”变为“必答题”。如今在中国,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也是“攻坚战”。一场化垃圾分类为全民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正在中国各地展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文明新时尚。

  • 27. (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始终坚守爱国心、心怀报国志,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我和我的祖国”血肉相联。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谈谈你对“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认识。

  • 28. (2019高二下·深圳月考)  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年,同时也是“十三五”深入开展之年,更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之年。国企改革任务艰巨,中国人民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要牢固树立改革全局观,顶层设计要立足全局,基层探索要观照全局;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

    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29. (2020高二下·江西期中) 开放型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习主席的2020年新年贺词成为新年伊始最靓丽的风景线,既温暖又振奋人心。习大大成为最受人们爱戴的网红,“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成为了13亿中华儿女的新年宣言。带着这股信念,带着这份激情,我们迎接崭新的2020年,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新的一年。国是最小家,家是最小国。我们的总书记用他饱满的精神状态,向世界展示出中国人民强大的拼搏力量。作为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更应勇挑重担,各司其职,用奋斗精神点燃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某班举办以“梦想点燃激情,奋斗书写人生”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围绕主题从思想方法角度提出三条建议。

  • 30. (2021高二上·渑池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一座大桥,连接三座城市:香港、澳门、珠海。

    三座城市有着不同故事和发展境界,同样有着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如何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发展,三座城市面临着不同的问题,珠三角整体发展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难题。在这个背景下,需要港珠澳大桥来打通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充分考虑了台风、航运、海事安全、环保、景观、航运管制等诸多难题。港珠澳大桥是科技工程,也是人心工程,大桥每一个节点的进展、每一次攻关、每一次创新,都蕴含着可经受历史考验的中国工匠精神。

    材料二:从早期设想到最终落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正是中国国力不断向上攀升的过程。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技术标准高、环保要求高,这座桥梁从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一路都面临着种种超乎想象的困难与挑战。历经9年建设,汇众智,聚众力,数以万计建设者日积月累,埋头苦干,用心血和汗水浇筑成了横跨三地的“海上长城”。

    1. (1) 结合材料一,谈谈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体现了哪些唯物论道理?
    2. (2) 结合材料二,谈谈港珠澳大桥从早期设想到正式通车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