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19-2020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0-11-17 浏览次数:23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zhú jiàn

    líng qiǎo

    hén jì

    mào shèng

    jì yú

    tí shì

    gān hàn

    fēi fán

  •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ǒu)    雨(zòu)    花(huì)    杆(ɡànɡ) B . (pǔ)    猾(jiǎo)   菜(qín)    可(nínɡ) C . 占(bà)    荧(pínɡ)   花(xīn)    鞋带(jì) D . (fēn)   笑(hōnɡ)   名(jiànɡ)  乐部(jù)
  • 3. 他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挥舞着手中的奖杯,激动地说:“我的祖国名叫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这是(    )的表现。
    A . 着急 B . 快乐 C . 自豪 D . 害怕
  • 4. 下列词语中“系”字的读音,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    )
    A . 关系 B . 联系 C . 系列 D . 系鞋带
  • 5. 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提示填写词语,填序号。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志存   ②无声    ③

      驾雾    ⑤大笑    ⑥ 老态

    2. (2) 这个小姑娘长得
    3. (3) 周恩来,听闻和目睹了“中华不振”后,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 (4) 上课了,虽然老师还未走进教室,但教室里已是
  • 6. 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项是(    )
    A . 坚强赞叹 B . 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C . 卑鄙蛮横 D .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 7.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1) 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缩句)
    2. (2) 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3. (3) 昆明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4. (4) 夜深了,小山村也安静下来了。(改为拟人句)
  • 8. 积累运用
    1. (1) 好问则裕,
    2. (2) ,失不再来。
    3. (3) 有时候,大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或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如旁观的人清楚,正如宋代诗人苏轼在《》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4. (4) “梅须逊雪”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俗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 阅读与理解(30分)
  • 9.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希望  盼望  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  谴责  批评)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 (1) 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 (2) 给语段中画“”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3. (3) “这个不幸的女人”的“不幸”遭遇是(    )
      A . 在外国人的地盘里,她的亲人因病而死。 B . 在中国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她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4. (4) 理解语段,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A.为虎作伥    B.怒不敢言    C.哭诉无助    D.得意扬扬

      周恩来亲眼见到:妇女的,洋人的,警察的,群众的,让人真切感受到“中华不振”。

    5. (5)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中的“中华不振”指的是(    )
      A . 中华人民不凶狠。 B . 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欺凌。 C . 中国不强势,没有话语权。 D . 中华民族萎靡不振,没有生气。
  • 10.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第一次真好

        路过人家的墙边,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的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和电视里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口味?有多少“第一次”使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个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而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妻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此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自己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喷气式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却新鲜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愿你珍重第一次。

    1. (1) 作者写自己的一些“第一次”经历,详细叙写的是哪两次?请各用一个短语加以概括。
    2. (2) 第1自然段中,作者既然说柚子树“不见得很美”,又说“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其中包含作者什么样的感受?
    3. (3) 第3自然段画线的两个反问句,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4. (4) 作者哪次具体经历照应了“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一句子?
    5. (5) 文中哪句话对“第一次真好”作具体的阐释?
三、 习作与表达(30分)
  • 11.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在作家的笔下,一个个小动物都栩栩如生,你喜欢什么动物呢?请写一写吧,可以写它的外形、性格,也可以写它怎样进食、怎样休息、怎样嬉戏。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从字顺;③书写工整、美观;④3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