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9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二、选择填充题
三、填空题
  • 16. (2017九上·惠山月考) 根据问题填空:
    1. (1) 如图是某品牌牙膏标签的部分内容,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磷元素的符号

      ②二氧化硅的化学式

      ③硝酸根离子

      ④2个氧原子

    2. (2) 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③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反应完毕,瓶中剩余的气体为

  • 17. (2017九上·惠山月考)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装置为(填字母),验满的方法为。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结果未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4. (4) 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然后将其灼烧(2Cu+O2=2CuO)。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F所示(己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填字母)。

      A.收集到更多的O2         B.加快反应速率         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B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5. (5)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填“K”、“L”或“M”)。

      ③装置H的作用是

  • 18. (2017九上·惠山月考) 保护空气,提倡“低碳”,减少温室效应,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1. (1)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 . 利用降温、加压将二氧化碳分离是化学变化 C .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 . 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产生
    2. (2)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产生的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H2SO4)的缘故。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
      A . 甲醇(CH4O) B . 甲醛(CH2O) C . 乙醇(C2H6O) D . 乙醛(C2H4O)
    4. (4) 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这样做有利于
四、探究题
  • 19. (2017九上·惠山月考)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1. (1)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①CO;②CO2;③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M1

      M2

      m1即(M1- M2

      烧杯+澄清石灰水

      M3

      M4

      m2即(M3- M4

    2. (2)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①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成立.

      ②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的关系是:△m1△m2(填“>”、“<”或“=”).

    3. (3)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成立.

      同学们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反应方程式为

      ②原因二: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O;反应方程式为

    4. (4)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5. (5) 【定量分析】6克碳与一定质量的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完全被足量的石灰水吸收,可得到沉淀多少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