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8 浏览次数:51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九上·新昌月考) 查询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信息,下列文件中最适合的是(      )
    A .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共同纲领》 D . 《双十协定》
  • 2. (2020九上·柯桥开学考)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是(   )
    A . 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B . 广大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奋战 C . 人们群众的大力支持 D . 毛泽东等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 3. 在电视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占领叫失败,有一种退却叫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有一种退却叫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
    A . 重庆谈判 B .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 4. 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应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邀毛泽东赴渝谈判以掩盖内战目的 B . 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全面内战序幕 C . 先重点进攻后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区 D . 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 5.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走了两步最关键又最精彩的棋:一是首先歼灭黄伯韬兵团,争取了战役主动权;二是截断徐蚌线,对整个战役的发展起了加速作用。”材料中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渡江战役 D . 准海战役
  • 6. 从19484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发动的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是(    )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 7. 以下史实处于解放战争的某一阶段。这一阶段是(    )

    时间

    主要参战部队

    战役结果

    1948.9~1948.11

    东北野战军

    解放东北全境

    1948.11〜1949.1

    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1948.11〜1949.1

    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A . 战略防御 B . 战略反攻 C . 战略决战 D . 最终胜利
  • 8. 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    )
    A . 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B .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C . 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D . 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 9. 解放战争中,如图所示的战役胜利的意义在于(    )

    A .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B . 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 C . 标志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 D .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 10. (2020九上·浙江月考)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下列与这一过程对应历史事件的分别是(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0九上·新昌月考) 【图说历史,归纳主题】老师出示了下面一组图片,仿佛把同学们带到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请你依据图片归纳一个主题(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B . 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历程 C . 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D . 抗日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
  • 12.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来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针对《毛泽东先生来了!》,下列评述最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是(    )
    A . 蒋介石真心实意盼望毛泽东前来共商和平大计 B . 毛泽东置身犯险亲赴重庆与国民党和平谈判 C . 签订《停战协定》,对和平建国方针达成高度一致 D . 签订“双十协定”,蒋介石的目的全部实现了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 .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 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 .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14. 如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被誉为“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 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C . 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D . 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 15.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此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6. 《秦风日报》刊载:“毛泽东山志抵渝,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突然放出一道光明,不禁使人手舞足蹈……自日本投降后,这是最让人兴奋的消息。”社评,据此推测,其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 . 抗日战争 B . 重庆谈判 C . 红军长征 D . 开国大典
  • 17. “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田契换上耕田证,土地还家喜连连。”这首山歌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 . 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B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 . 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D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8. 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的一份重要文件中规定:“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以下对这一文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B . 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 . 推动了国民革命蓬勃发展 D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 (2020九上·柯桥月考) 中共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不包括(    )
    A . 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 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C . 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D . 革命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 20. (2020九上·柯桥月考) 1919年6月《新国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等三人为要求条件。”上述新闻中透露该风潮的信息有(    )

    ①运动已扩展到上海        ②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③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1. (2020九上·柯桥月考) 下列对新文化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学术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②运动中胡适系统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写作

    ③鲁迅在此期间发表的《狂人日记》大力鞭笞封建礼数

    ④这场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2020九上·柯桥月考)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是(    )
    A . 八七会议 B . 国民党一大 C . 中共一大 D . 遵义会议
  • 23. (2020九上·诸暨月考)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关于这两次运动说法最为正确的是(    )
    A . 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 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C . 运动的主力军始终是青年学生 D . 都是反帝爱国运动
  • 24. (2020九上·诸暨月考)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民主、科学”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 . ①④②③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②③① D . ③②①④
  • 25. (2020九上·诸暨月考)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旧由军阀掌握政权”。观察下图,你认为占据图中所示区域的军阀是(    )

    A . 孙传芳 B . 吴佩孚 C . 张作霖 D . 蒋介石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20九上·新昌月考) 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大陆,对他的评价则经历着从“漫画”到“写实”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秋,陪都重庆的民众、国军、盟军士兵等高举国旗和蒋介石画像开展庆祝活动。蒋介石发表演讲后退场,民众对他报以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当时有评论说:“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1945年,中共也公开表示,“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

    材料二:下边漫画《磨好刀再杀》的背景: 1946年夏,国内的形势正发生新的变化,在“和平方案”的背后,蒋介石的行径激怒了有良知的中国人。1947年初,这幅漫画发表后,在报纸上,在街头,甚至在路边的电线杆上,人们都能看到它。

    1. (1) 联系蒋介石在抗战中的行为分析材料一中“民众对他报以热烈掌声和欢呼声”的原因。
    2. (2) 与1945年相比,人们对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 (3) 时至今日,人们对蒋介石的评价褒贬不一。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 27. “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6年8月10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发布《北伐向农民宣传大纲》,解释北伐与农民利益的关系。9月7日,广州国民政府发表《对农民运动第三次宣言》,承诺“当竭力保护农民,改良其经济状况,当遵先总理之遗嘱,设法解决土地问题”。

    ——摘编自成汉昌《中国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20世纪前半期》

    材料二: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的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摘编自刘勉玉等《土地革命战争史》

    材料三:1978年—1984年中国农业产量变化表(单位:吨)

    年份

    农业生产项目

    粮食

    棉花

    油料

    1978年

    3亿

    217万

    522万

    1984年

    4亿

    626万

    1191万

    ——摘编自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

    1. (1) 指出先总理“遗嘱”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的哪一内容。
    2. (2) 联系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80年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并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4. (4) 综合三则材料,谈谈土地制度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三大战役示意图》,将图中A、B、C所示的战役名称填入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材料二:1948年冬,陈毅赋诗《记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材料三:毛泽东曾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失人存地,人地皆失。”正因如此,战争的形势逐步向着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向发展。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历经艰难的一年,又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1947年,人心向背正急剧变化,这是解放军由被动逐步转为主动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共产党人夺取政权的最根本原因。

    1. (1) 将材料一中A、B、C所示的战役名称填入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A.   B.   C.
    2. (2) 材料二描述是哪场战役?说说这场战役有什么特点。
    3. (3) 材料三中所说的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请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举例说明。
  • 29. 霍奇斯说: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而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威力,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必须同本国社会和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变成改造现实的伟大力量。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经由新民主主义而达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十世纪中国史》

    1. (1) 20世纪,中国人民虽历经磨难,也迎来了一次次的“黎明”。请将材料一中A、B处的信息补充完整。
    2. (2) 根据材料一,同学们就“最能说明中国人民迎来了黎明的事件”展开了观点交锋。甲同学认为是事件A,乙同学认为是事件B,你赞同谁的观点?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 (3)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同“从黑暗走向黎明”的历史经验。
  • 30. (2020九上·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朱德《辛亥革命杂咏》

    材料二: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星空,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1. (1) 请从国民思想状况角度说说材料一中“清朝余孽”为什么仍能“继当权”?为此,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采取什么行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从中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
    3. (3) 综合上述资料,谈谈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