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 |
A |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 |
B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人到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
C | 鉴别盐酸和硫酸 | 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
D | 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 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
作物 |
①水稻 |
②小麦 |
③玉米 |
④油菜 |
⑤马铃薯 |
pH |
6∼7 |
6.3∼7.5 |
6∼7 |
6∼7 |
4.8∼5.5 |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合小金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如图装置气密性检查相关操作的问题: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猜想一:Ca(OH)2溶液与CO2不反应,是CO2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变小而变瘪。
猜想二:Ca(OH)2溶液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
实验 |
步骤与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果 |
结论 |
一 |
1.取2个相同的软塑料瓶,分别集满CO2气体,编号为A、B。 |
两瓶内气体无色透明,瓶子形状正常 |
Ca(OH)2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
分别向A、B两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Ca(OH)2溶液和 ? ,立即拧紧瓶盖并振荡。 |
两瓶内液体未出现浑浊,两瓶均变瘪,A瓶变瘪程度更大。 |
||
二 |
测出反应前Ca(OH)2溶液的pH。 |
大于7。 |
|
测出反应后A瓶内液体的pH。 |
小于7。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Ⅰ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
有气泡产生 |
仅除去铝 |
Ⅱ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
证明含有铁 |
Ⅲ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多次洗涤剩余固体 |
剩余固体呈紫红色 |
证明含有铜 |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人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
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