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硝酸钾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阴晴变化 |
风 |
人体舒适程度 |
30℃ |
18℃ |
午后有雷阵雨 |
东南风34级 |
多数人感觉不适 |
①分析图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如图2是小明绘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和“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图象。其中能够表示“金属块所受浮力与金属块的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的图象为(选填“a”或“b”)。
③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求出:煤油的密度为kg/m3。
①小柯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②小柯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N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浮=GB盆+10N > 10N。继续往B盆内加20N的水,B盆仍漂浮。此实验可得结论是。
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b.所有操作中,步骤是多余的(填序号),并指出其余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c.实验最后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若此实验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溶解含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所得的氯化钠晶体没有烘干,带有水分
E.过滤后滤纸是湿的,纸上含有溶液中的食盐
①称量时C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则接下来小华的操作是。
②以上步骤在实验过程中的正确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③小华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则小华配制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案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数F
C.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L。
思考并回答:
①指出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
②改正错误步骤后,用测得的正确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⑴依据信息①,可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
⑵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
②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地“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越大。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4% |
12% |
16% |
24% |
28% |
硫酸溶液的密度/(克/厘米3) |
1.02 |
1.08 |
1.11 |
1.17 |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