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统治者提倡节俭 ②政府轻徭薄赋 ③减轻刑罚 ④推行儒学教育
① 曹魏 ② 孙吴 ③ 前秦 ④ 北魏
①《论语》 ②《齐民要术》 ③《史记》 ④《伤寒杂病论》
材料一: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无不为”
——《道德经》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材料四:“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代表了当时人智慧的结晶,总结了上古以来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一:
材料二: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
材料三:“张骞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请回答:
材料四: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这条路,中国将丝绸、瓷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葡萄、石榴。……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第一幕 问策)
汉武帝:始皇,请看《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
秦始皇:武帝,看来遇到了封国问题,这可不利于你对地方的管理啊!我曾开创①(制度名称),能够很好地控制地方权利。若解此难题,你家大臣主父偃之策②(策略名称),可以一试。
请将上述对话补充完整(第二幕 共识)
秦始皇:建立和治理一个国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在建国之初,就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你看我这钱币图,我就被这小小钱币困扰很久,后来,我下令铸造半两钱,统一使用,效果不错。
汉武帝:始皇英明。我也曾效仿始皇,统一钱币,效果也很好。
汉武帝效仿秦始皇统一货币,他们两人铸币名称分别是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秦始皇和汉武帝都说统一货币“效果不错”呢?汉武帝:始皇,你我相谈甚欢。近日,我得一贤臣,采纳了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秦始皇:这怎么可以!那些儒生甚为讨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汉武帝提出的“贤臣”指的是谁?秦始皇对“儒生”采取了哪些手段?材料一:商鞅的改革两手抓,一手是抓军事,能打仗、打胜仗;另一手是抓种粮,发展农业生产。“利出于地”、“名出于战”,把一切社会资源都驱使到促进农耕和有利于战争方面去。这个体制坚持了130多年,一直到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取得统一全国的胜利。
——张国刚《商鞅变法及其与西方的比较》
材料二: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地全部接受。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材料三: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译自《史记》
材料四: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辛苦劳作,一年的丰收可以解决很多地方的粮食问题。……江南生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译自《宋书》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