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1-05-12 浏览次数:2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 干栏式房屋 B . 出土的稻谷 C . 司母戊鼎 D . 半地穴式房屋
  • 2. (2019·苏州)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 . 天然火的运用 B . 打制石器的使用 C . 群居生活出现 D . 原始农业的兴起
  • 3. (2019·黔南) 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担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   )
    A . 长江流域 B . 淮河流域 C . 黄河流域 D . 珠江流域
  • 4. 中国历史上“禅让时代”结束,“家天下”时代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
  • 5. (2019·衡阳)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
    A . 纳贡 B . 朝觐 C . 作战 D . 分封
  • 6.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   )
    A . 商朝 B . 春秋 C . 战国 D . 秦朝
  • 7. 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商朝时期一直被使用到今天 B . 直到近代才被人们发现和识别 C . 记载的内容只涉及祭祀与战争 D . 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
  • 8.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 . 孟子﹣﹣民贵君轻 B . 韩非子﹣﹣“兼爱”“非攻” C . 墨子﹣﹣无为而治 D . 庄子﹣﹣以“法”治国
  • 9. (2019七上·阜宁期中) 我国古代倫家主张“仁” “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 “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朋的思想 B .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 10. 成语“墨守成规”的“墨守”源自战国时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墨子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   )
    A . “非攻”“节俭” B . “仁政”“礼治” C . 集权专制 D . 无为而治
  • 11. (2019·泸州)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常见的历史纪年方法有很多。其中“甲午年”属于(    )
    A . 帝王纪年法 B . 干支纪年法 C . 年号纪年法 D . 公元纪年法
  • 12. 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 . 公元前3世纪初期 B . 公元前3世纪后期 C . 公元前2世纪初期 D . 公元前2世纪后期
  • 13. “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说明“新皇帝”实行(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14. 为了从思想上巩固“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
    A . “无为而治” B . “北击匈奴,开拓疆域” C . “焚书坑儒”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5. (2019·临沂) “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统治者”是向谁投降?(   )
    A . 陈胜 B . 吴广 C . 刘邦 D . 项羽
  • 16. (2019七上·宁津期中)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 . 行政事务 B . 军事管理 C . 监察事务 D . 财政管理
  • 17. 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 . 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B . 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 . 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8. (2019·连云港) “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    )
    A . 汉高祖时期 B . 汉文帝时期 C . 汉景帝时期 D . 汉武帝时期
  • 19. (2019·成都)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   )
    A . 发明了指南针 B . 改进了造纸术 C . 发明了火药 D . 改进了印刷术
  • 20. (2016·泰安)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 . 侧重史书记载 B . 注重史料考证 C . 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 . 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 21. (2020七上·高明期末) 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 .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 . 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 . 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 22. (2019·黔南) 我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 . 女真族 B . 鲜卑族 C . 党项族 D . 契丹族
  • 23. “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   )
    A . 华佗 B . 祖冲之 C . 张仲景 D . 贾思勰
  • 24. (2018·聊城) “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
    A . 刘备 B . 孙权 C . 诸葛亮 D . 曹操
  • 25.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该画卷最有可能临摹了(   )
    A .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 郦道元的《水经注》 C . 龙门石窟的《帝后礼佛图》 D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二、在横线上补充所学知识。
三、综合题
  • 3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主父偃之计”是指什么?并分析其对汉朝统治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货币”是指什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何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A处是。西汉王朝设置的是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结合材料分析丝绸之路开通的价值。
  • 3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步六狐

    拔拔

    长孙

    贺兰

    达冥

    独孤

    乙鹏

    叔孙

    勿忸于

    丘穆棱

    尉迟

    1. (1) 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法的历史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把鲜卑姓改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3. (3) 你认为一名改革家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 3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二  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的“天府”是指哪一区域?材料一反映的状况与哪一工程修建有关?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初统治者为了改变这种社会状况,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 (3) 材料三为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人口迁徙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