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

更新时间:2020-12-25 浏览次数:150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二上·忻州开学考)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突变后都能传给子代 B .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 . 基因突变后,生物性状会发生改变 D .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 2. (2020高一下·天津期末)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A .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 . 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C . 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 D .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 3. (2019高二下·宁夏月考) 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A . 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替换 B . 基因中增添或缺少某个碱基对 C . 基因中增添一小段 D . 基因中缺失一小段
  • 4. 下列关于“21三体综合征”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者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 二者可通过观察染色体数目分辨 C . 二者都一定发生了基因结构的改变 D . 二者的红细胞细胞形态可用于区分
  • 5. (2024高一下·岳阳月考) 人和动物体的细胞中都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这些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B . 原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C .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D . 与癌变有关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即会导致细胞癌变
  • 6. 已知“血小板生长因子”是某种原癌基因的产物,有促进有丝分裂、伤口愈合等功能.这种原癌基因一旦突变,将直接导致细胞(    )
    A . 恶性生长增殖 B . 黏着性丧失 C . 逃避免疫监视 D . 细胞凋亡
  • 7. (2020·浦东模拟) Patau综合征系严重遗传病,90%的患儿早夭。患者13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则该变异的来源属于(    )

    A . 基因重组 B . 基因突变 C . 染色体畸变 D . 染色体复制
  • 8. (2020高二上·大庆开学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B . 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的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 . 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D .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 9. (2020高二上·吉林月考)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2n=16)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 . 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发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 . 在显微镜视野内可能观察到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的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的含有4个染色体组 C . 在高倍显微镜下不会观察到细胞染色体数加倍的动态过程 D . 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不同
  • 10. (2024高一下·乌鲁木齐期末)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可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B .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多倍体 C . 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通常不含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染色体 D .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 11. (2020高一下·盐城期末) 下图的四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
    A . B . C . D .
  • 12. (2020高二上·吉林月考) 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
    A . 红绿色盲 B . 21 三体综合征 C .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 猫叫综合征
  • 13. (2020高一下·保定期末)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卡诺氏液浸泡洋葱根尖以固定细胞形态 B . 解离主要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 .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 . 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着丝点无法分裂
  • 14. (2020高一下·绥化期末)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 . 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体积比1:1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然后立即染色 C . 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龙胆紫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 . 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经加倍
  • 15. (2024高二上·兴宁开学考) 同一玉米棒上存在多种颜色玉米粒的现象称为“斑驳”。科学家在研究“斑驳”的成因时,发现某些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体间跳跃。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     )
    A . 缺失 B . 重复 C . 倒位 D . 易位
  • 16. (2020高三上·中山模拟) 科研小组用某种昆虫的野生型雌性(XAXa)和雄性(XAY)个体杂交,子代中偶然出现一只雌性的突变型个体,若该突变个体的出现有三种可能性(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不同变异类型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是情况乙,则是母本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B . 若甲情况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基因突变发生于母本的减数分裂过程 C . 甲乙丙三种可能性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丙,是由于染色体片段重复引起的 D . 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随机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
  • 17. (2015高二上·武汉期末)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

    ①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变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④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8. (2018高三上·无锡期中) 爱德华氏综合征又称为18三体综合征,是仅次于21三体综合征的另一种常见的三体综合征,患者有智力障碍、发育延迟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18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B . 18三体综合征属于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无生育能力 C . 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18三体综合征在后代中的发病率 D . 可用羊膜腔穿刺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胎儿是否患18三体综合征
  • 19. (2020·大兴模拟) 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体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培养该病毒必须使用营养齐全的液体培养基 B . 该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和能量均来自宿主细胞 C . 该病毒遗传物质中嘧啶和嘌呤的含量相同 D . 该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 20. (2019高一下·仙桃期末) 人的 21 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 21 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 21 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 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据此所作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患儿致病基因来自父亲 B . 卵细胞 21 号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 C . 精子 21 号染色体有 2 条而产生了该患儿 D . 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 21 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为 50%
二、综合题
  • 21. (2020高一下·内蒙古期末)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2. (2) (四)过程所做的处理是
    3. (3) 方法Ⅱ一般从F1经(五)过程后开始选种, (五)过程产生了矮秆抗锈病植株。若要在其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4. (4) 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5. (5) 除上述方法外,也可将高秆抗锈病纯种小麦用γ射线等照射获得矮抗品种是由于发生了
  • 22. (2020·西城模拟)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机体对抗肿瘤细胞的过程中,DC 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树突状细胞)和 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针对这两类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
    1. (1)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绝大多数的巨噬细胞仅具有较强的吞噬、处理抗原的能力。在受到抗原或特定信号刺激时,部分巨噬细胞可为 DC 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
    2. (2) 正常机体中的NK 细胞能够杀伤肿瘤细胞,使其破裂,释放其内部抗原物质。这种杀伤作用是天然的,无需特定抗原预先加以致敏。因此,NK 细胞的功能属于免疫系统的第道防线。
    3. (3) 为研究 DC 细胞与 NK 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过程中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DC 细胞、NK 细胞、多种肿瘤细胞等进行相关实验。

      ①研究者先用 51Cr标记肿瘤细胞,然后与不同处理下的NK 细胞共培养,通过检测(选择填写“上清液”或“沉淀”)中的放射性强弱来确定 NK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裂解能力。

      ②下图所示实验结果说明

    4. (4) 肿瘤组织中会有大量 NK 细胞、DC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聚集,若清除实验动物体内的NK 细胞可导致肿瘤组织中 DC 细胞数量和效应 T 细胞数量大幅下降。请综合(1)~(3)信息对此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 23. (2020高二上·石家庄月考)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家系中有甲病(基因为A、a)和乙病(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如下,Ⅱ5无乙病致病基因。

    1. (1)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2. (2) Ⅲ5的基因型
    3. (3) Ⅲ3与Ⅲ8近亲结婚,生育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若Ⅲ3与Ⅲ8生了一个无甲病但患乙病的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则出现的原因是
  • 24. (2018·浦东模拟) 人类遗传病

    林奇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此病患者高医生对某患病家族部分成员进行了遗传分析,发现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图是该家族某一家庭调查的结果。

    1. (1) 林奇综合征患病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 (2) 据题意分析可知,该病是由(显性/隐性)基因控制的,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
    3. (3) 、Ⅱ-1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能不含有患病基因的细胞有            。(多选)
      A . 卵原细胞 B . 初级卵母细胞 C . 次级卵母细胞 D . 卵细胞
    4. (4) 另一家庭夫妻二人均为林奇综合征患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他们的女儿健康,儿子是林奇综合征患者,则儿子的基因型是;若儿子与图中的Ⅱ-1个体结婚,则他们的后代患病的概率为。Ⅱ-1怀孕后,需要采用的产前诊断的手段是

      A.性别鉴定    B.基因检测    C.染色体形态检查    D.染色体数目检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