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2020年-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12-27 浏览次数:2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上·天津期中) 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音调相同,响度不同 B . 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C . 音调相同,音色相同 D . 响度相同,音调相同
  • 2. (2021八下·灌阳期中) 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车内的座椅 B . 路边的树木 C . 窗外的楼房 D . 远处的高山
  • 3. (2020八上·白云期中) 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镜面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4. (2020八上·南宁期中)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开空,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会导致发射架的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地中,这是利用了水(   )
    A . 液化放热 B . 凝固放热 C . 汽化吸热 D . 熔化吸热
  • 5. (2020八上·额尔古纳期末) 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


    A .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B . 阻断噪声传播 C . 防止声源产生噪声 D . 以上方式都有
  • 6. (2023八下·滨海月考) 密封在氧气瓶中的氧气密度为6 kg/m3 , 当用去2/3后,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变为( )
    A . 6kg/m3 B . 4 kg/m3 C . 3 kg/m3 D . 2kg/m3
  • 7. (2019八上·翠屏期中) 如图所示,在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中,“碘锤”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主要原因是(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7℃、沸点是184.4℃)(   )

    A . 使“碘锤”中的碘受热均匀 B . 使实验中产生的碘蒸气更多 C . 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确保碘不会熔化 D . 水的沸点低于碘的沸点,确保碘不会汽化
  • 8. (2023八上·南县期末) 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则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

    A . 8m B . 16m C . 24m D . 32m
  • 9. (2020八上·晋城月考) 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日晷是一种测量工具,它是测量(   )

    A . 时间 B . 长度 C . 体积 D . 声音的响度
  • 10. (2020八上·江苏月考) 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人耳区别两次声音的间隔时间最短为0.1s,为了简化计算,取空气中的声速300m/s,水中的声速为1500m/s,铁中的声速为5000m/s。)(   )
    A . 1次 B . 2次 C . 3次 D . 4次
  • 11. (2020·绵阳) 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可以避免行车时驾驶员视线受到干扰。轿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  )

    A . 与后方同行的车辆重合 B . 与前方同行的车辆重合 C . 在后方同行车辆的上方 D . 在前方同行车辆的上方
  • 12. (2020八上·高新期中) 苏州街头有一个会说话的交通警示产品,名为路口智能语音警示柱”。它在行人绿灯亮起的时候开启语音提示“绿灯亮起请通行”;在红灯状态下,开启检测模式,当检测到行人闯红灯行为时,语音播报提示“红灯亮起请勿通行”,检测模式下检测器检测到的是(   )

    A . 红外线 B . 紫外线 C . 超声波 D . 激光
  • 13. (2021八上·百色期中) 随着社会对住宅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门窗玻璃由普通的单层玻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如图所示,这种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隔音降噪,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了(   )

    A . 空气能传声 B . 玻璃能传声 C . 声波能被反射 D . 真空不能传声
  • 14. (2020八下·北镇期末) 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 C . 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 D . 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
  • 15.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

    A . 28.33m/s B . 13.60m/s C . 14.78m/s D . 14.17m/s
二、填空题
  • 16. (2023·南海模拟)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常用浓度75%的酒精来消毒,如图1所示是酒精喷雾消毒器,当酒精喷洒在手上后,一会儿手就变干了,且感觉有一阵阵凉意,这个过程酒精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感觉有一阵阵凉意原因是。图2所示医生戴的护目镜上有很多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 17. (2020八上·武进期中) 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请举出这一现象在生活中应用的一个实例
  • 18.

    如图所示中 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 19.

    如图所示,玻璃幕墙会造成光污染,主要是由于光发生了 (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 20. (2019八上·麻城期中)   2019年10月18日晚,武汉军运会开幕式上呈现的高科技元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众能欣赏到精彩的节目表演,是因为有(填“光”或“光线”)射入人的眼睛。在军运会开幕式3D立体舞台,水成为最令人惊叹的部分。如图甲所示,演员们在水边散步,岸上拉着长长的影子,这是光的形成的;水中依稀可见竹筏、小桥的倒影,这是光的形成的。图乙是开幕式《丝绸之路》节目中“飞天女”空中表演的场景,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表演,是因为光射到“飞天女”身上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

三、解答题
四、作图题
五、实验探究题
  • 25. (2020八上·包河月考) 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李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图甲,把正在发生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1. (1) 图甲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实验说明声现象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2. (2) 图乙是在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
    3. (3) 图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频率的关系,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越(填选“高”或“低”)。
  • 26. (2020·江苏模拟) 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1)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先确定(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2. (2) 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该物质第40min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min的内能。
六、计算题
  • 27. (2020八上·朔州月考) 一列火车以速度v向一座山开去,离山700m时鸣笛,经过了4s列车员听到了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1. (1) 列车员听到回声时,鸣笛声传播的距离;
    2. (2) 列车员听到回声时,火车行驶的距离;
    3. (3) 火车的行驶速度。
  • 28. (2020八下·丹徒期中) 3D打印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ABS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图甲所示。

    1. (1) 已知体积为30cm3ABS塑料的质量为31.5g,求这种材料的密度ρ;
    2. (2) 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作品(如图乙所示)的质量是21g,求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