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05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更新时间:2020-12-28 浏览次数:17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上·湛江月考) 如下图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 .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 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 . 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 2. (2019八上·伊通期末) 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此暴行发生在(    )
    A .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 B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 . 鸦片战争期间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3. (2020八上·驿城期末) 如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你认为该书最有可能的书名是(   )

    一  东亚的火药桶:朝鲜

    二  西方势力在东亚

    三  洋务与维新

    四  沉没的“高升”

    五  黄海悲歌:不沉的“致远”

    六  中国陆军的惨败

    七  旅顺屠杀真相

    A . 《海国图志》 B . 《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 C .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D . 《瓦德西庚子回忆录》
  • 4. (2020八上·苏州期末) 1894年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为80家,到1900年则增加到了933家。导致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A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 増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 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 5. (2020八上·苏州期末) (见下图)两米长的淡黄色亚麻纸已褶皱卷边,图纸上“Cruisers.Nos493&4”(“巡洋舰编号493和494”)字迹工整、墨迹清晰……尘封百年,甲午海战中抗击日舰“吉野号”后沉没的清北洋海军某舰部分原厂设计图纸在其建造地——英国纽卡斯尔市的一家档案馆首次被发现。此舰可能是(    )

    A . 来远舰 B . 经远舰 C . 致远舰 D . 靖远舰
  • 6. (2021九下·沭阳月考) 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 .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 .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 . 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 7. (2019八上·遂宁期末) 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 . 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B . 増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 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 8. (2019八上·肥城期末)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交付海军。从曾经的“黄海之殇”到今天的“航母梦圆”,见证了中国不平凡的探索历程。右图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与日本联合舰队激战的场景。当时,与200余名将士一起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

    A . 丁汝昌 B . 邓世昌 C . 吉鸿昌 D . 李鸿章
  • 9. (2019八上·洛阳期末)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
    A . 赔偿白银4.5亿两 B .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C . 拆毁北京至大洁的炮台 D . 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 10. (2020八上·湛江月考) 2018年9月15日,考古队员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的一艘沉船上发现距海床面以下5米处的舰舷外壁悬挂着木质髹(xiū)金“經遠”舰名字牌(如图所示),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经远舰”下列与“甲午海战”有关的是( )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致远舰     ④黄海海战

    A . ①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1. (2020八上·西安期末) 顺口溜是帮助我们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之一。下图所示是小辉同学学习卡片上记的顺口溜,其内容反映的是《XX条约》“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埠” ……(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2. (2020八上·西安期末)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这是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的话,旅顺屠城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甲午战争期间 C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 . 九一八事变时
  • 13. (2020八上·揭阳期末) 2018年7月至9月,我国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水下12米处的海床上,发现有一艘沉船。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經遠”舰牌子。由此确定这艘沉船就是与致远舰一样,在某场战役中沉没的“经远”号装甲巡洋舰。这场战役指的是(   )
    A . 英法炮轰广州 B . 火烧圆明园 C . 黄海海战 D . 威海卫战役
  • 14. (2020八上·揭阳期末) 如下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 15. (2020八上·来宾期末) 如图为著名的时政漫画《时局图》。导致这一“时局”形成的条约(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6. (2020八上·来宾期末) 造成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 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 . 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 17. (2020八上·深圳期末)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7月,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由此可见,日本(   )
    A . 企图速亡朝鲜 B . 蓄意挑起战争 C . 意图瓜分中国 D . 实行海禁政策
  • 18. (2020八上·惠城期末) 下侧图片来自《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图片反映的这场战役(    )

    A . 致使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B . 刺激中国开展洋务运动 C . 成为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D . 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19. (2020八上·南海期末) 1946年5月18日,来远舰炮手谷玉霖口述:“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口述者讲述的战役是(    )
    A . 平壤战役 B . 黄海海战 C . 辽东战役 D . 威海卫战役
  • 20. (2020八上·禅城期末) “李鸿章再次致电丁汝昌称:‘速带六船来(大)沽,面商往旅(顺)拼战、渡兵运粮接济;成败利纯,姑不暇计,尽力为之而已。即刻起碇,勿迟误。’”材料表明李鸿章对此战的态度是(    )
    A . 备战迎敌 B . 妥协求和 C . 退让保船 D . 消极避战
  • 21. (2020八上·湛江月考) 如图是1894年英国讽刺漫画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一个小矮子日本武士挑战全身披挂凶神恶煞的中国巨人,而西方人则站在木板后。下列对此漫画的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

    A . 表达出了对日本以弱胜强的赞扬 B . 准确反映了中日两国的真实状况 C . 承认了西方对于战争的默许态度 D . 讽刺了西方各国政府的中立政策
  • 22. (2020八上·石碣镇期末) “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3. (2020八上·高明期末) “各国因享有最惠国待遇,也拥有了这项权利。这使得帝国主义可以在中国从事生产,因而避免了关税,并降低了运输费用。”材料所述影响是因哪一内容造成的( )
    A . 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B . 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C .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的权利 D . 2亿两白银的赔款
  • 24. (2020八下·顺义期末) 习近平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下列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是(   )

    ①邓世昌②赵登禹③张自忠④左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2019八上·通榆期末)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19八上·吉林期末)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1. (1) 外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说出使中国社会性质逐步发生变化的四个侵华战争。
    2. (2) 请说出具有反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封建腐朽统治的农民运动一例。
    3. (3) 为探索救国之路,地主阶级掀起中国历史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请指出该事件。
    4. (4) 请说出中国近代史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名称。
    5. (5) 回顾中国近代史,谈谈你的感悟。
  • 27. (2019八上·吉林期末)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材料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日本将福建省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材料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材料四: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 (1) 阅读材料一,说出这一内容出自哪一条约?
    2. (2) 在瓜分中国狂潮中,美国提出哪一政策得到包括日本在内的六国的同意?
    3. (3) 阅读材料三说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被谁接受?他为什么要接受此条款?
    4. (4) 阅读材料四,列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籍为国捐躯的抗日将领一位。
    5. (5) 中国人要牢记历史。为避免被侵略的悲剧重新上演,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
  • 28. (2019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文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以及中国内地沾及寄存栈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割除,亦莫不相问。

    ——《马关条约》

    材料三:“这中国,那,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1. (1) 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2) 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该条约与以往不平等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 (3) 材料三所描写的现象和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
    4. (4) 从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中,我们可得到哪些历史教训?
  • 29. (2020八上·驿城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已经积蓄了十年动力的运动的到来,自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失败后,有限现代化的弱点已很明显,1894年的那场大败更“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基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进步人士倡导体制重组;激进人士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在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材料二:从1840到1949年······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何实现现代化,或者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反抗外敌入侵,而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节选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 (1) 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成中国之巨祸”的历史事件。并说出该事件中国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
    2. (2)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激进人士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是哪个事件?
    3. (3)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史实说明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材料二中的“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做出的努力。
  • 30. (2020八上·苏州期末)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漫画《时局图》(原图为1898年谢缵泰所绘)

    材料三:“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禁城’中的朝廷之上。”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1. (1) 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打开“大帝国”国门的战争是什么?这场战争后“大帝国”被割占了哪一块领土?
    2. (2) 材料二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出现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局?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个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的条款。这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 31. (2019八上·绵阳期末) 我国首都北京见证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耻辱与荣耀,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屈辱·北京】

    材料一:

    【抗争·北京】

    材料二: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五四”运动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一二•九”运动口号:“打倒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摘编于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解放·北京】

    材料三:“三大战役示意图”

    材料四: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1. (1) 根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依次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略或占领过我国北京的战争。
    2. (2) 材料二中的《马关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五四”运动与“一二•九”运动是近代北京爆发的两次伟大的学生运动,根据材料二中的口号,指出二者在民族意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战役中,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和平解放,此次战役的胜利,使全境基本解放。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32. (2019八上·肥城期末)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辈辈仁人志士,砥砺奋进,潜心筑梦,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抗争探索】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過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追梦历程

    【浴血荣光】

    材料三: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一路走来,走过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走过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1. (1) 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任意说出一处“改道后的中国”被迫割让给列强的国家领土。
    2. (2) A处孙中山建立的政党是什么?B处发生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什么?C处代表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该成果指的是什么(写出任意一个即可)?
    3. (3) “南昌起义的枪声”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南昌到湘赣边界,再到井冈山”的探索革命,有何重要意义?
    4. (4) “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5. (5)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新时代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在历史的传承中做些什么呢?
  • 33. (2020八上·揭阳期末)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1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四: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1. (1) 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3. (3) 材料三“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
    4. (4) 材料四中“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
    5. (5) 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6. (6)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习了近代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后我们应牢记哪些历史教训?
  • 34. (2020八上·高明期末) 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总算起来,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大约有30个左右。……正是这批事业,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的史地国情,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个天地。这是一种真正的智力开发,它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并哺育出戊戌维新的成批志士……,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汲取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在这个过程中虽没有激昂的呐喊呼叫,但新的观念却借助于具体的事务和实例改变着人们世代沿袭的成见和信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晚清维新变法运动中,急剧的社会动荡,外来列强的种种欺凌,战败割地赔款,增开商埠,中国陷入民族危难中,显然它是晚清救亡图存的产物。在酝酿筹办期间,广采他国,特别是日本的教育制度,勾勒出近代中国的国家教育蓝图,并以政权力量推行各项教育措施。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开启了中国近代大学之门,其开风气之先,树立了全国学堂之表率。

    ——陈滔娜、沈洁《京师大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大学之路探寻》

    材料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推广状况

    材料四:国民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教育法令:

    1917年5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教的提案……学校的教学开始加强科学教育,重视实验作业,增加了实用和职业的教学内容。

    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的议案,要求增设女子高等小学、女子中学等。

    教育部于1920年明令公布,小学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中学各科教科书,随之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采用了语体文。

    ————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文化事业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使“中国陷入民族危难”的史实。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成功的主要原冈。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上海新式教育的发展状况。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学堂发展的原因。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三个教育法令的主张。这些教育改革措施与近代哪一事件有关?
    5. (5)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 35. (2020八上·禅城期末) 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在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历程中,逐渐认识到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委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泽东)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共产党领导入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全球通史》

    材料四: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共产党提出的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的政策,是真正的革命三民主义的政策。在土地关系上,我们一方面实行减租减息,使农民有饭吃:另一方面又实行部分的交租交息,使地主也能过活。这样的政策我们叫做新民主主义的政策,这是真正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政策。

    ——摘编自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年11月)

    1. (1) 据材料一并缩合所学,指出19世纪60年代把“欧美的物质文明”“搬进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及其结局。
    2. (2) 材料二认为孙中山学说有何特点?为什么说他是“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3. (3) 据材料三,作者认为毛泽东“自行其是”的行为有哪些?
    4.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中共为了“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所采取的措施。你如何理解这样的政策“是真正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政策”?
  • 36. (2020八上·恩平期末)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日关系急剧恶化,裕安中学八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近代中日关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牢记历史)

    材料一: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近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尝试。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摘自《中国崛起策》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一次次的被打断,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一次次战胜艰难险阻,重新整装出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自《光明日报》

     

    (把握现在)

    材料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的矛盾不断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正视对方的发展机遇,视对方为发展伙伴,但是就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中日仍然争锋相对。

    ——摘自《中国崛起策》

    1. (1) 日本第一次打断了中国近代化尝试的“挑衅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为打断中国第二次近代化进程,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
    2. (2) 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请写出下列民族英雄的名字。
    3. (3) 根据材料,指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4)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 37. (2020八上·石碣镇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摘自《纽约时报》

    材料二: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摘自《中国崛起策》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摘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的矛盾不断浮出水面。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正视对方的发展机遇,视对方为发展伙伴,但是就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中日仍然针锋相对。

    ——摘自《中国崛起策》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日本人是怎样“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2. (2) 根据材料二,面对日本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中国奋起抵抗,请列举2个著名战役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 (5)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如何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三、综合题
  • 38. (2019八上·吉林期末)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 (1)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 (2)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3. (3) 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
    4. (4)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
    5. (5) 致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
  • 39. (2019八上·洛阳期末) 阅读下列年代尺,回答问题:

    年代尺一

    年代尺二

    1. (1) 请写出年代尺一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历史事件。
    2. (2) 请写出年代尺二中ABCD所表示的历史时期。
  • 40. (2020八上·惠城期末)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庆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北京再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惠州市某校八年级(1)班学生围绕“我的祖国,我的北京”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 (1) 任务一(时代舞台 各自角色)
      北京作为中国的古都,自明清以来就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不同时代的人物都力图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请根据思维导图提示写出序号代表的相关人物。

      1895年春,康有为、①等发起了“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912年,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②窃取。1917年③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不久也迁往北京。

    2. (2) 任务二 (千年古都沦于陷敌手)

      近代百年,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致使中国国都三次沦陷。
      请说出两次导致近代中国国都北京沦陷的侵华战争及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重大的影响。
    3. (3) 任务三(革命运动风云变幻)
      依据图一,结合所学知 识,请说出迫使清帝退位的主 要原因有哪些?请说出图二中五四运动的性质?

    4. (4) 任务四(日出东方,走向胜利)

      材料一:1918 年,李大钊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这一年11月份的《新青年》上,李大钊撰文庆祝“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1920年3月,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1920年初,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华,分别和李大钊、陈独秀商谈组党事项。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 28 年。其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 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星火燎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指什么?
    5. (5)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请用一句话说出自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的感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