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1-01-10 浏览次数:1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字词书写
  • 1. 请依据语境和拼音填上准确的词语。

    世间万物,皆有诗意。随着一阵轻柔的风,让呼吸与自然合流,看流云慢慢地红晕,听燕儿在梁间ní nán,品新鲜初放芽的绿。感受生命的静流,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yáo yè。让yōu qī逝去,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二、情景默写
  • 2. 请在下面文段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古今诗文名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所学的古今诗文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自强不息在毛泽东笔下是信心:俱往矣,。在艾青笔下是热爱:假如我是一只鸟,。在李白笔下是奋进:,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刘禹锡笔下是坚韧:沉舟侧畔千帆过,。在韩愈笔下是担当:欲为圣明除弊事,。在范仲淹笔下是心怀天下:。在苏轼笔下则变为理性豁达:,此事古难全。

三、综合性学习
  • 3. 学习和生活从来不是彼此孤立的,我们与世界紧密相连。请浏览下方两则新闻的导语,完成任务。

    (越牛新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入正式登记阶段。

    (绍兴晚报):2020年10月16日,2020“越马”奖牌正式亮相!

    1. (1) (国事我参与)普查小组办公室为提升社会各界对人口普查的知晓度和配合度,特公开征集宣传标语。以下是投稿的三则标语,请你选出一则最佳宣传标语,并说明入选理由。

      标语: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

      A.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B.人口普查开始啦,欢迎普查员来我家。

      C.摸清国家人口,惠及万家生活。

    2. (2) (家乡我宣传)请你根据图片所示,仿照示例,向前来参赛的“跑友”们介绍奖牌中所体现的一处“绍兴元素”。

      示例:奖牌正面印有绍兴名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展现了绍兴名仕之乡的底蕴。

四、名著阅读
  • 4. 班级新成立了“艾青诗歌研究小组”“水浒英雄研究小组”,邀请你参与。

    (艾青诗歌研究小组)任务单——跟着教材读艾青。艾青诗歌研究小组计划依据教材介绍,对《艾青诗选》中的部分诗歌进行分类研究。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镜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能从中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1. (1) 组员们在讨论研究之后,得到了以下收获,请你帮助他们把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阅读收获卡

      创作时期

      代表作品诗歌特色

      第一个创作时期代表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个创作时期代表作品:《镜子》

      形式

      诗句比较整齐

      手法

      多用手法

      手法灵活多样

      语言

      语言较为凝练

      情理

      情感浓烈而深沉

    2. (2) 请你根据以下诗歌,概括英雄事迹,补全右侧鲁达上梁山的英雄帖。

      鲁智深聂绀弩肉雨屠门奋老拳,五台削发恨参禅。姻缘说断桃花雨,儿戏蹴翻杨柳烟。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独撑一杖行天下,孰是文殊孰普贤。

      英雄:鲁达

      英雄事迹

      ,救金家父女。

      ,救兄弟林冲。

    3. (3) 清代名家金圣叹批曰:“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两位英雄的事迹,谈谈你的看法。
五、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十万葵花开

    刘梅花

    ①那个村庄,在沙漠里。向日葵呢,都种在沙滩上。我们村的人,都叫它葵花,还不知道它有个名字叫向日葵。

    ②葵花长到和我一样高的时候,就快要开花了。爹说,浇一遍水吧,不然花开不肥。浇水就要追肥,这是一定的。爹拎着铁锹,在每株葵花根底下剜一个小坑,我跟在后头,往小坑里填一把化肥。弟弟扫尾,一脚踢进去土,把土踩实,埋好化肥。明亮的、青灰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化肥,在地里撒了一层,像落了霜。让水随便冲好啦,怎么冲,肥水都还在自家的田里。

    ③水渠里的大水已经哗哗地奔涌来了,像没套上笼头的野马,横冲直撞。水冲进葵花田里,我听见十万葵花“咕咚咕咚”地喝水,喝得直打嗝儿。

    ④浇过水之后,那些化肥就暗暗催着葵花生长,狗撵着一样。才两三天,葵花就全部开了。

    ⑤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村庄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领了。上学的路上,路两旁都是葵花拥挤的笑脸。

    ⑥太阳在哪儿,花朵就朝着哪儿。多么神奇的花呀!

    ⑦我爹坐在田埂上抽烟,一口一口,吐出淡蓝色的烟雾。他看着一地碎金子一样的花,满眼的舒畅,回头说:“丫头,这葵花开得美咧!”

    ⑧我汗流满面地打枝杈。叶腋下偷偷伸出来好多细枝,顶着拳头大的花盘,也企图开个花。这些都要摘掉,不能要。

    ⑨打下来的叶子、花盘,都是灰毛驴鲜嫩的口粮。它幸福地嚼着,嘴角淌着绿色的汁液,浑身闪着油亮的光芒,“咴咴”地叫两声,身上的皮毛颤颤地抖动着。

    ⑩清晨,阳光倾洒在沙漠里,倾洒在葵花上,那种金黄,简直让人束手无策。[甲]十万朵花,面朝东方,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

    ⑪一场盛大的花事席卷而过。花盛开后,就收获了。葵花子开始变得饱满,一天天鼓胀起来。

    ⑫葵花子饱满之后,花盘都要被割下。家家户户都割走花盘,把枝秆留下。留在地里的葵花枝秆,像一地拐杖挺立着。拐杖不绿了,慢慢变得枯黄、黑瘦。

    ⑬前半生荣华,后半生寒碜——你以为这是真的吗?

    ⑭不是,那没有花盘的光秆秆,脖子朝前伸着,还是向着东方,一丝不乱。十万拐杖,脖勾都朝前伸着,向着太阳,暗含着一股强大的气势,仍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⑮一个初冬的清晨,我上学迟了。出了村子,突然被一种浩大的气势震撼了:[乙]大漠里浩浩荡荡的十万葵花秆,仿佛从天空射下来的密密麻麻的箭镞,令人惊诧。枝杆上落了明亮的霜,在阳光下闪着光。葵花脖子勾着,都朝着东方,黑炯炯的,像人的眼神。一根都不曾乱,肃穆,庄严,苍茫。

    ⑯我倏然泪下,因为感动。天哪!这些光秆秆的心里是怎样的情分啊!苍茫大地,草木才是主人!这其中藏着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生命秘密,就算枯萎,失去花盘,内心的坚持还是一样的,还是纹丝不乱。

    ⑰万物生,万物荣;万物肃穆,万物萧瑟,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含意。

    (选自《创新阅读》2020年第6期)

    1. (1) 葵花生命的每一阶段各有不同的状态,却都让人心生敬意。请阅读全文,填写下表。

      生命阶段

      快要开花

      开花时

      花盘被割下

      状态

      葵花子饱满

    2. (2) 文中[甲][乙]两句话,或形象生动,或意蕴丰富,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甲]十万朵花,面朝东方,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

      [乙]大漠里浩浩荡荡的十万葵花秆,仿佛从天空射下来的密密麻麻的箭镞,令人惊诧。

    3. (3) 有同学认为第⑼段在文中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要说理由哦。
    4. (4) 阅读全文,请结合文章和你的生活阅读经验谈谈你对⒄段的理解。

      万物生,万物荣;万物肃穆,万物萧瑟,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含意。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全球饥饿人数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联合国的研究报告发出预警,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材料一)数据分析

    (2020年8月3日《央视财经》)



    (中国产业信息网:《2020-2025年中国粮食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材料二)新闻现场

    学生是粮食浪费的重灾区

    此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探访天津某高校食堂时发现,尽管食堂张贴着节约粮食的标语,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做到光盘,一碗米饭几乎原封不动直接倒掉,整碗面条没吃几口也进了回收桶。中午十一点半左右,食堂的剩菜剩饭就积攒了满满一桶,足足有一百多斤。一天下来,一个食堂要倒掉的饭菜有三四百斤。面对学生们浪费粮食的现象,食堂阿姨也只能无奈地表示“孩子们不吃(我们)也没办法”。

    试想,仅一个高校食堂一天就要浪费粮食三百斤,每所高校往往包含多个食堂,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2019年数据),每年高校粮食浪费总量简直触目惊心。

    但这些还没有包括全国中小学生的浪费情况。《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在食物浪费上,中小学生群体明显高于城市餐饮浪费的平均水平,学生盒饭有1/3会被扔掉。“饭太多了”“菜不好吃”……学生们因为各种理由把饭菜丢掉。与此同时,全世界还有8.2亿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吃不饱饭。

    为此,各地大中小学校各出奇招改善粮食浪费现象。如湖南怀化一中学老师想出了“剩一粒米多做一道题”的惩罚措施;江西理工大学开展光盘换水果活动;西安市教育局要求学校开展节粮教育活动和劳动体验活动,并将学校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将学生节粮行为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材料三)热点追踪

    大胃王吃播被批并不意外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方式的影响下,吃播秀风靡一时。不少主播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从介绍美食文化、探店等形式转向了大胃王吃播。每期吃播,主播们都要在镜头前吃掉大量食物,以此树立起“大胃王”人设,快速涨粉变现。

    事实上,很多大胃王主播并没有那么大的食量。他们通过视频剪辑营造大胃王的假象,大量的食物只是拍摄的道具。有些大胃王还会通过假吃和催吐的方式,维持人设。这样的行为不仅严重浪费粮食,也有损自身健康。

    大胃王吃播秀是一个低门槛、高回报的直播形态。但这种形态非常让人担忧,也与国家树立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减少食物浪费的号召背道而驰。央视新闻对某些大胃王吃播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指出“大胃王吃播秀误导消费、浪费严重”。

    面对央视的批评,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的大胃王主播迅速修改了自己“大胃王”的标签,或者删除了作品。抖音、斗鱼及快手等平台也纷纷表态,针对各种以浪费粮食为方式博取眼球的内容,平台将进行严肃处理,给予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罚。

    (以上材料二、三摘自“搜狐网”)

    1. (1) 以下说法与上述材料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 新冠肺炎疫情是导致2020年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最主要的原因。 B . 据统计,2019年,因我国稻谷播种面积减少,全国粮食产量也有所下降。 C . 相比于中小学校,各高校并未采取有关措施应对学生粮食浪费现象。 D . 大胃王吃播秀不仅与减少食物浪费的号召背道而驰,而且也有损主播的自身健康。
    2. (2) 同学小越特别爱看大胃王吃播秀。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从拒绝粮食浪费的角度,劝说小越少看或者不看这种吃播秀。可以分条陈述理由。
    3. (3) 小越读了材料二,认为有一所学校的措施不够合理。请你猜猜是哪个措施,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怎样修改比较妥当?
六、对比阅读
  •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醉翁亭记

    宋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释)①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②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③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④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

      ②杂然而前

      颓然乎其间者

      ④太守之其乐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 (3) 请赏析诗句“山月随人”中“归”字的意蕴。
    4. (4) (甲)文“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也”与(乙)诗“我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中均提到了“醉”。让他俩“醉”的原因除了酒,还有哪些?请结合诗文分析。
七、课外阅读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炉峰

    明 张岱

    丁卯四月,余读书天瓦庵,午后同二三友人登绝顶,看落照。一友曰:“少需之,俟月出去。胜期难再得,纵遇虎,亦命也。有虎亦有道,夜则下山觅豚犬食耳,渠上山亦看月耶?”语亦有道。四人踞坐金简石上。是日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月白路明,相与策杖而下。行未数武 , 半山嘄呼,乃余苍头同山僧七八人,持火燎、靿刀、木棍,疑余辈遇虎失路,缘山叫喊耳。余接声应,奔而上,扶掖下之。次日,山背有人言:“昨晚更定,有火燎数十把,大盗百余人,过张公岭,不知出何地?”吾辈匿笑不之语。谢灵运开山临澥 , 从者数百人,太守王琇惊骇,谓是山贼,及知为灵运,乃安。吾辈是夜不以山贼缚献太守,亦幸矣。

    (《陶庵梦忆》卷五)

    (注释)①炉峰:江西九江的庐山香炉峰。②渠:它。此处指虎。③武:半步。④嘄(jiāo):叫喊。⑤苍头:奴仆。⑥澥:海。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月出去

      期难再得

      山叫喊耳

      ④及知为灵运,

    2.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是日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辈匿笑不之语。

    4. (4) 文末提到谢灵运的故事,有何作用?
八、语言表达
  • 9. 升入初三以后,很多同学觉得跟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困难,说不上几句话就要吵起来。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就父母与子女间代沟产生的原因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主要责任在于父母,也有的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子女。你怎么看?写一段话阐明你的看法,不超过150字。
九、作文
  • 10.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从不行动,也就等于他从不存在。

    ——伏尔泰

    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

    ——罗曼·罗兰

    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王守仁(明)

    读了上面三段文字,你有哪些感受和联想?请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