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于当地生物优胜劣汰
②外来物种的入侵,丰富了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③影响当地部分物种的生存,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④造成当地部分物种的灭绝,危及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②有害生物的天敌数量会大量减少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材料一: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存在,如今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地质年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天绝1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动物;从1850年到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一种。
材料二: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类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助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原因 |
偷猎 |
栖息地丧失 |
外来物种的影响 |
其他原因 |
鸟类 |
20% |
60% |
12% |
8% |
哺乳类 |
31% |
32% |
17% |
20% |
材料三:月前我国各地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掩埋法,生活垃圾在埋入土中后很快就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但如果我们用塑料袋把垃圾包起来,不仅延缓了垃圾消失时间,而且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这是“垃圾袋装化”的最大弊病。
类群 |
我国已知种类 |
世界已知种类 |
百分比/% |
哺乳动物 |
581 |
4342 |
13.38 |
鸟类 |
1244 |
8730 |
14.24 |
鱼类 |
3862 |
19056 |
20.3 |
绿孔雀,今夕何栖
绿孔雀是中国原生物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与蓝孔雀头顶扇形羽冠不同,绿孔雀头顶耸立簇状羽冠。雄性体羽为翠蓝绿色,颈部鳞片状,尾上覆羽形成华丽的尾屏。雌性不及雄性艳丽,无尾屏。在繁殖季节,几只雄鸟围绕1只雌鸟,展开尾屏炫耀,有时甚至发生格斗。雌鸟每窝产卵5~6枚,雏鸟孵出后即可跟随雌鸟觅食,感觉有危险时躲于雌鸟翅下。繁殖期间,野生绿孔雀用于搜寻食物、取食和警戒行为占去多数时间,而笼养绿孔雀的主要行为是休息行为,其次是取食、警戒等行为。
绿孔雀曾在中国南部很多省区有分布,包括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及云南等,但20世纪初,其他省区和云南东北部已绝迹,仅在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距离水源近,没有人类干扰或隐蔽条件好的地区发现野生绿孔雀,数量不足300只。
野生绿孔雀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类不断开发破坏其栖息地,并在周边定居,建造农场、养殖场等,甚至阻断了绿孔雀到达水源的路径。绿孔雀的羽毛是珍贵的野生动物产品,乱捕滥猎情况非常严重。绿孔雀会误食喷洒了农药或老鼠药的庄稼而死亡,农户饲养动物的流行病也会传染给绿孔雀。此外,绿孔雀性成熟时间长,繁殖率低,产卵量少,保护区内栖息地碎片化导致近亲繁殖情况严重,使得遗传多样性下降。
近年来,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野生绿孔雀得到了大力保护,野外栖息地被破坏的趋势已被有效遏制。绿孔雀正在唤起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关心才会行动,行动才有希望。你,愿意成为绿孔雀的守护使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