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北师大版 /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5课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1.5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更新时间:2016-11-15 浏览次数:95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

    A . 强调重农意识 B . 关心百姓疾苦 C . 申饬官员无能 D . 关注地方稳定
  • 2. 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明代“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 )

    A . 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 B . 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 C . 各朝贡国贡期一致 D . 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 3.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 .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 .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 .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 .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 4.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 . 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 . 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 . 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 . 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 5.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 . 商品经济繁荣 B . 长途贩运发达 C . 区域经济发展 D . 抑商政策改变
  • 6. (2023·高州三模)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

    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 . 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 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 . 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 .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 7.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 . 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 . 增加赋税收入 C . 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 . 保护小农经济
  • 8.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经济地位优越 B . 政治地位低下 C . 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 . 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 9.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A .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 . 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 . 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 . 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 10. (2022高一上·丰城月考) 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A . 不事生产 B . 不尊儒术 C . 不敬宗族 D . 不纳租税
  • 11.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 .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 .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 . 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 .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 12.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 . 防止官商勾结 B . 维持社会等级   C . 重义轻利 D . 重农抑商
  • 13.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

    A .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 .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 .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 .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 14. 子曰:“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恒公( )

    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了“初税亩”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 .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 . 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 .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 16.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

    A .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 .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 . 百姓皆重商轻农 D .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 17.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 . 农业仅赖百工 B . 百工亦为本业     C . 农工比重适当 D . 农工任其消长
  • 18. (2023高三上·钦南月考)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

    A . 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 . 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 . 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 . 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 19.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 20.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 .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 . 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 .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 .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 21.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22.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市民文学兴盛    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3. 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 . 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 . 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 . 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            D . 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 2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 B . 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 . 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 D . 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 25.

    下侧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

    A . 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 . 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 . 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 . 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二、非选择题
  • 26.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1. (1) 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2. (2) 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3. (3) 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 28.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图1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5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 2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抖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 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 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 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 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 清实录》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 30.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

    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 31.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

    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 32. 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3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 36. 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 (2) 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3. (3) 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