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北师大版 /必修二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4.1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更新时间:2016-11-15 浏览次数:35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

    A . 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 .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 . 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D . 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 2. 1934年,鲁迅评论文坛“京海之争”时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围绕“京海之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B . 海派抨击了京派的崇洋意识和市侩心理 C . 京派的立场反映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 D . “京海之争”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 3. 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A . 服饰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B . 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C . 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D . 攀比之风盛行导致风气败坏
  • 4. 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B . 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 . 大公报专门提供法律帮助 D . 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
  • 5. 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有(  )

    时间

    产业女工人数

    占总产业工人比例

    行业

    1920年

    16.7万

    40.5%

    集中在缫丝、纺织、烟草、火柴等行业

    1930年

    37.4万

    31.7%

    1933年

    24.3万

    48.7%

    ①传统男耕女织经济模式开始瓦解,妇女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国民政府能重视经济发展,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③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推行,提升了妇女劳动能力

    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6.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社会习俗开始出现于(  )

    A . 明末清初 B . 清末民初 C . 新中国初期 D . “文革”时期
  • 7. 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你认为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  )

    A . 坚船利炮 B . 洋纱洋布 C . 自由平等观念 D . 欧洲风俗习惯
  • 8. 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的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 受西方服饰的影响 B . 审美观发生重大变化 C . 新潮女性日益增多 D . 裁剪和工艺突出女性的曲线
  • 9. 1912年6月27日《大公报》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时写到:“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不剪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梳在两边的,有梳在后头的,有几百个样式。”这反映(  )

    A . 当时中国女子服饰趋向简约 B . 妇女地位提高,获得解放 C . “以夷变夏”在人们的情感中逐渐淡化 D . 风气开化,国人普遍追求时尚
  • 10.

    下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  )

    A . 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 B . 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 C . 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 D . 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
  • 11. 中国近代奇女子张幼仪在三岁那年(1903年)被迫缠脚三天,但最终在二哥“现在再也没人觉得缠脚好看了”的劝说下得以幸免。张幼仪的这一经历反映了(  )

    A . 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深入人心 B . 中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觉醒 C . 男尊女卑的陋习被逐渐打破 D . 社会习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12. 孙中山于1912年3月5日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辫发之制,悉丛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  )

    A . 改变社会风气 B . 恢复汉族传统 C . 废除专制统治 D . 革除满清恶俗
  • 13.

    图3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

    ③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④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4. 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表明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与上述现象同时发生的还有(  )

    A . 男女平等的实现 B . 称呼上“先生”取代“老爷” C . 婚姻自由的普及 D . 绿军装的盛行
  • 15.

    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左侧材料中“牛排”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最早始于(  )

    A . 鸦片战争时期的被迫开放 B . 同光新政时期的仿洋 C . 清末新政时期的以洋为尚 D . 民国初政府提倡文明开化
  • 16. 1876 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 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 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这表明(  )

    A . 中国饮食文化在碰撞中渐变 B . 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 C . 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 D . 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
  • 17. 大连旅游业兴起于20世纪初。当时,康有为、梁启超、汪精卫、胡适等名流均曾流连于此,而国外游客亦络绎不绝,一度获称“俄国人的远东啤酒馆”。大连旅游业兴起的背景不包括(  )

    A . 贫富分化严重 B . 殖民者客观推动城市化发展 C . 西方观念冲击 D . 近代工商业与交通业的推动
  • 18. 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

    A . 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B . 青年男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C . 新旧思想冲突激烈 D . 辛亥革命解放思想,推动社会习俗变迁
  •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形成了“挥霍、时髦、风流”的消费性格,以高消费作为肯定自我价值的手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各报刊发表了很多反对奢侈与挥霍、提倡节俭、发展生产的文章,政府和市民均也从不同角度检讨自己的消费观。上海市民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 . 日本侵华不断扩大 B .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C . 革命根据地的兴起 D . 政府与媒体的倡导
  • 20. (2022高三下·瑞丽开学考)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述评论反映出(  )

    A . 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B . 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C . 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 . 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 21. 1905年《时报》报道了一对青年婚礼的流程:一、来宾入场。二、新人入场。三、新人行结婚礼,相对三揖。四、唱歌奏乐。五、证人曹君宣读证书。六、来宾祝词。七、来宾演说。八、唱歌散会。”其反映当时一些地区婚礼(  )

    A . 保留了较多传统 B . 奢靡之风兴起 C . 向近代文明转变 D . 仪式较为繁琐
  • 22. 衣着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军装和干部服盛行的是在(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全面建设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 23. 2008年底,由国内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  )

    A . 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 B . 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 C . 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 D . 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
  • 24. 有人说,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有的人看时间,先向外伸胳膊露出手表,然后翻手腕,最后才是看手表指针,形成经典的看表三部曲;现在看时间,只须低头看一下手表即可,再没了经典三部曲。这反映出新时期(  )

    A . 人们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B . 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 C . 人们的虚荣心较以前减少 D . 手表功能发生了根本变化
  • 25. “在昔闺中韵事,日焚香读书,曰燃脂写韵,今则以吸烟代之。吾人如涉足梨园及游戏场所,可见粉白黛绿者流,十之七必以纸烟实其樱唇,恣吸若狂,而昔人之所谓口脂香者,悉变为烟臭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这说明当时部分女性(  )

    A . 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B . 思想获得彻底解放 C . 经济收入大幅增加 D . 价值追求严重畸形
  • 26. 清末上海竹枝词写道“衣衫华美习为常,抱布贸丝作大商。几句西人言语识,肩舆日日到洋行。”下列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概括准确的是(  )

    A . 民营企业的发展 B . 思想观念的变化 C . 消费水平的提高 D . 工业文明的冲击
  • 27. 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在南昌创设“自由婚姻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至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上述材料反映出(  )

    A . 民国初年婚礼仪式日趋简化 B . 男女婚姻自由的行为得到保护 C . 人们婚俗观念已受西方影响 D . 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男女平等
  • 28. “诸君诸君,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此言论(  )

    A . 认识到风俗变迁与社会发展间存在联系 B . 为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所提出 C . 科学地指出了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 D . 表明当时国人已充分认识到蓄辫的危害
  • 29. 有中国近代竹枝词云:“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意即:寿宴上最忌讳使用西餐刀叉,影响寿宴喜庆的氛围。从文明史观看,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 . 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B . 远代中国人对西方饮食的抵制 C . 西餐已经普遍盛行 D . 近代中国饮食受传统思想影响
  • 30. “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的“文明”标准是(  )

    ①西式建筑林立 ②近代交通工具穿梭   ③机器工厂众多 ④互联网普及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31.

    下图为近代“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的产品商标。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 鸦片战争时期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B .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尚的变革 C . 洋务运动期间留长辫不利于机器操作 D .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的法令
  • 32. 20世纪30年代郁慕侠《上海鳞爪》记述:“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可惜头发不金黄,鼻子不高大,眼睛不深陷,和真正道地的外国摩登女子相形之下,还差一些,也是她们的遗憾。”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  )

    A . 女性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B . 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 C . 西方的生活方式都到普遍认同 D . 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 33.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外来新词语如政治、新闻纸、铁路、火轮机等在东南沿海官民中逐渐流传开来。这表明(  )

    A . 殖民侵略推动西方文明的传播 B . “体用”观的分歧已初露端倪 C . 东南沿海的文明开化程度最高 D .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3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一些乡镇、街道名称纷纷改为红旗、红星、东方红等,以至于邮电、交通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改名之风又起,如徽州改为黄山市、思茅市改为普洱市、大庸市改为张家界市等。材料主要反映(  )

    A . 经济观念改变历史传统 B . 政治变革制约城市命名 C . 时代变迁影响地名变更 D . “左”倾思潮死灰复燃
  • 35.

    右图照片是1920年燕京大学学生俱乐部成员合影。

    该图能够反映(  )

    A . 学生服饰已经完全西化 B . 英美控制中国高等教育 C . 平等观念在教育上实践 D . 中国教育的平民化倾向
  • 36.

    下图内容摘编自1908年《图画新闻》。

    这反映了当时(  )

    A . 官府任意干涉社会生活 B . 社会舆论关注男女问题 C . 媒体报道比较客观公正 D . 传统观念影响司法判决
  • 37. 民国时期,一些国货广告也以洋货为其诉求方式,即便是国货也要取洋名。甚至许多人放弃很好的绸缎不穿,都去穿外来的洋布。这些穿着方式的出现说明(  )

    A . 人们的心理影响消费 B . 西方的商品质优价廉 C . 广告宣传效应影响大 D . 当时崇洋风尚开始形成
  • 38. 1956年1月1日,《中国青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姑娘们,穿起花衣服来吧》的文章指出:“在经济条件的许可下,适当地讲究一些穿着,这种建筑在劳动基础上的改善生活,与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只讲吃穿是不同的。”这反映出(  )

    A . 计划经济取得重大成就 B . 中国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 . 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D . 新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
  • 39. 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下令禁止缠足。这说明(  )

    A . 近代放足运动具有反封建政治意义 B . 传教士主张男女的社会地位平等 C . 维新人士反对缠足的态度最为坚决 D . 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
  • 40. 1958—1962年间,上海家庭妇女参与工业生产景象盛行一时,短时间里,大量妇女走出家门,成为新生的劳动力大军。这反映了当时(  )

    A . 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 B . 妇女冲破家庭参与社会劳动实现了男女平等 C . 妇女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 D . 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 41. 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利”。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 男女的婚恋观不同 B . 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 C . 男女地位基本平等 D . 婚恋传统受到西学冲击
  • 42. 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民为士,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旺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A . 服饰的西化开始风靡上海 B . 上海社会等级观念已消失 C . 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D . 政治变革消弭了贫富差距
  • 43.

    下图是某一时期江苏省发行的侨汇券(侨汇是海外侨胞给国内眷属的汇款、赡家费。侨汇券汇聚了粮票、布票、棉票、副食品购买券、工业品购买券等各种票证。),持券者可在专门商店或柜台购买到指定数量的商品。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

    A . 侨汇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 B . 我国的物资供应相对匮乏 C . 各种商品均需要凭票证购买 D . 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 44.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了(  )

    A . 近代学校广泛开展女权运动 B .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C .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 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 45. 创办于1863年的上海某新式学堂长期招生不满。但到了19世纪80年代,报名该校者众多,生源爆满。这种变化显示(  )

    A . 西学传播成为近代教育主流 B . 追求新知渐成社会时尚 C . 私塾教育陷入窘境 D . 科举制度得到改良
  • 46. 电视机以前体积大、质量重,大多都放在电视柜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电视机没了以往的“厚重”,以往的“厚重”机型几乎无人问津。这可以反映出(  )

    A . 新时期国人逐渐倾向于高消费 B . “厚重”机型已无其观看意义 C . 中国电视制造已走在世界前列 D . “时尚”成为国人的一种追求
  • 47.

    下图是一张侨汇券。即根据侨汇额核发一定比例的物资购销凭证给国内收汇人,侨汇券持有者可在专门商店或柜台购买紧俏商品或生产物资。据此可以推断(  )

    ①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②该侨汇券可在全国各地通用

    ③该时期我国物资供应短缺 ④侧面反映了国家对侨眷物质生活的关注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48. 1913年1月,《大公报》发文描述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 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 . 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 . 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 . 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 49. 1935年《妇女共鸣》中强调说:“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同年的《读书生活》则反驳说:“五四以后,‘他’‘她’和‘斗也’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上述争辩集中表明(  )

    A . 近代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 B . 近代中国思想派系众多 C . 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 D . 近代中国重男轻女严重
  • 50. 民国初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受到了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挑战……自由恋爱之风,已为新时代的新人物所接受……婚姻制度的变革取得了较大成果,新的婚姻观念为更多的人所崇尚和接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婚姻自由成为共识 B . 旧婚姻制度彻底废除 C . 婚姻观念发生变化 D . 西式婚礼被普遍接受
  • 51. 辛亥革命后,帽子销量突增,“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 社会习俗变迁 B . 生活水平提高 C . 思想解放有限 D . 民众追赶潮流
二、非选择题
  • 52. 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功能、地位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金融贸易区,上海外滩建筑大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20—30年代建造的银行办公大楼,多以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折中主义风格相融合,建筑的造型、体量和轮廓线与建材的质感、色彩等呈现高度的和谐,代表了上海独特……建筑文化背景,尤其是外滩沿线风格多样、鳞次栉比的各式建筑沿江林立,久享“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浙江科技学院施得法教授《中外建筑史》课程调研报告

    请回答:

    指出近代上海城市建筑体现出的特点,并指出“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 53. 教育·生活·社会变迁

    材料  民国一成立,在废弃清朝的等级服制的同时,民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开始酝酿制定新的礼服标准。大多数人倾向于以西服作为民国男女礼服的定式。这引起有关人士和丝绸行业的忧虑与不满。有人指出:“我国衣服向用丝绸,倘易改西服,衣帽用呢,靴鞋用革,则中国不及外国呢革,势必购进外货,利源外溢,国用愈困矣”,并将导致“农失其利,商耗其本,工休其业”,认为“不如暂仍旧制”。这种观点立刻遭到无情抨击。

    随后,有一些人认为:“我国同胞欲国之富也,则宜用国货。用国货则改易西服宜尽以国货为之,不必用西人之呢羽。”“装可改,服可易,外国货不可用,国货不可废也。”不久,又有人提出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同为礼服并行不悖的建议,立即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意见基本统一:“(礼服)议定为中西两式。自大总统以致平民其式样一律。于彼于此听人自择”。1912 年10 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男女礼服规定。

    ——摘编自王东霞编著《百年中国社会图谱——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

    某同学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提炼出民国初年“礼服之争”的三种观点(见下表)。请结合下料依据所学帮助他完成表盒的其它内容。

    观点

    支持观点的理由

    观点一:采用西服为礼服


    观点二:反对用西服为礼服


    观点三:西服和长袍马褂并行


  • 5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1925~1949)

    省份

    数量

    省份

    数量

    广东

    57

    云南

    7

    广西

    27

    河北

    3

    福建

    28

    山东

    4

    浙江

    22

    河南

    2

    湖北

    14

    山西

    2

    湖南

    13

    陕西

    2

    江西

    13

    辽宁

    1

    ——据民国时期各市县方志,转引自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

    上表能够反映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变迁的诸多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项信息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提示:信息提炼+结合史实分析材料+结论)

  • 5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字内涵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请根据图一或者图二,确立一个为主题,并进行评析。(要求主题明确,评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5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梁漱溟看来,近代中国乡村之所以被破坏甚至崩溃,“完全是受外国影响的,”“还有中国人自己的因素。”中国近百年史“是一部乡村破坏史”。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述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的观点。

  • 57.

    有学者认为: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

    ——李招娣《析近代以来服饰的政治元素》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认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认识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

    时间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

    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

    1949年到1978年以前

    12人36次,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毛泽东、吴国桢、周恩来、刘少奇、蒋介石、罗瑞卿、陈毅、李富春、达赖、林彪、邓小平、江青

    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台海纷争、达赖叛逃、“大跃进”、中越战争、文化大革命、尼克松访华等

    1978年以后

    40余人近百次,政要仍占据封面人物的主流,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邓小平,总计8次。1996年,女艺人巩俐登上《时代》封面,随后王菲、成龙、周润发、杨紫琼、李连杰、章子怡、李宇春、甄子丹、韩庚等也先后问鼎,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第二军团。此外,伏明霞、刘翔、姚明、杨振宁、李泽锴、吴仁宝、刘雯等各界精英纷纷上榜

    改革开放、政坛换届、邓小平逝世、台独活动、台湾地震、贫困落后、环境污染、港澳回归、移居国外、SARS、北京奥运会、人民币国际化等

    上表能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的变化,选取其中一个变化,并说明原因。

  • 59. 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概括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60.

    服饰和娱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近现代中国服饰和娱乐也在发生着改变。

    材料一 1906年,天津《大公报》进行了有关“剪发易服”的征文活动,下面是其中一些观点:

    “近据生理学家考求,毛发原为血垢之发表,不剪除以净刷,即于生理攸关。”“今苟断然行之,则全国之精神必为之一振,而皆知我国实行新政之迫切,则军业、学业、工商农诸业,各一(以)竞争之心以图前进。”

    材料二

    1. (1) 依据材料,概括提倡“剪发易服”的理由。

    2. (2) 材料二反映出社会文化生活的哪些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 61. 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功能、地位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大约在距今4000~5000年间,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即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这些城市都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地形成了大批城市,这些城市的出现都是中国统治者为了建立政治中心、军事据点而建立起来的。

    ——周执前《古代城市发展道路的规律及其社会学意义》

    材料二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材料三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金融贸易区,上海外滩建筑大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20—30年代建造的银行办公大楼,多以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折中主义风格相融合,建筑的造型、体量和轮廓线与建材的质感、色彩等呈现高度的和谐,代表了上海独特……建筑文化背景,尤其是外滩沿线风格多样、鳞次栉比的各式建筑沿江林立,久享“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浙江科技学院施得法教授《中外建筑史》课程调研报告

    材料四 上海对外开放大事记:

    1984年

    上海成为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

    1985年

    长江三角洲被开辟为经济开发区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13年

    上海自贸区成立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城市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江南市镇在功能上有何变化?

    3. (3) 指出近代上海城市建筑体现出的特点,并指出“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4. (4) 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上海城市发展的特点。

  • 62. 教育·生活·社会变迁

    材料一 在宗教改革期间,天主教会备受攻击的弊端之一,就是听任愚昧无知的教师充斥教会,误导信徒。新教人士认为,神职人员都应当接受一定程度的正规教育,每个教区都要有至少一名“有教养”的神甫。随着民族国家的巩固,各国政府机构及其职能不断增强,这对官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迅速增多的商业团体和日益扩大的贸易活动,需要大量见识广、头脑灵活又能学会算的经营人才。频繁发生的各种法律纠纷,使公证人和律师分需求量与日俱增。所有这些社会需求,都要在教育获得极大发展的前提之下才能满足。于是在16、17 世纪,西欧进入教育发展的高潮时期。

    ——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民国一成立,在废弃清朝的等级服制的同时,民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开始酝酿制定新的礼服标准。大多数人倾向于以西服作为民国男女礼服的定式。这引起有关人士和丝绸行业的忧虑与不满。有人指出:“我国衣服向用丝绸,倘易改西服,衣帽用呢,靴鞋用革,则中国不及外国呢革,势必购进外货,利源外溢,国用愈困矣”,并将导致“农失其利,商耗其本,工休其业”,认为“不如暂仍旧制”。这种观点立刻遭到无情抨击。

    随后,有一些人认为:“我国同胞欲国之富也,则宜用国货。用国货则改易西服宜尽以国货为之,不必用西人之呢羽。”“装可改,服可易,外国货不可用,国货不可废也。”不久,又有人提出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同为礼服并行不悖的建议,立即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意见基本统一:“(礼服)议定为中西两式。自大总统以致平民其式样一律。于彼于此听人自择”。1912 年10 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男女礼服规定。

    ——摘编自王东霞编著《百年中国社会图谱——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7 世纪欧洲教育发展的背景。

    2. (2) 某同学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提炼出民国初年“礼服之争”的三种观点(见下表)。请结合下料依据所学帮助他完成表盒的其它内容。

      观点

      支持观点的理由

      观点一:采用西服为礼服


      观点二:反对用西服为礼服


      观点三:西服和长袍马褂并行


  • 6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1925~1949)

    省份

    数量

    省份

    数量

    广东

    57

    云南

    7

    广西

    27

    河北

    3

    福建

    28

    山东

    4

    浙江

    22

    河南

    2

    湖北

    14

    山西

    2

    湖南

    13

    陕西

    2

    江西

    13

    辽宁

    1

    ——据民国时期各市县方志,转引自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

    上表能够反映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变迁的诸多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项信息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提示:信息提炼+结合史实分析材料+结论)

  • 6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陕西省韩城县党家村反映了中国古代基层公共事务治理的特点。党家村的宗祠规定男人60岁就成为“老人”,可以参与宗族议事并具备参与竞选族长的资格。在宗族祭祖时,“老人”要进入主祭位置,领受双份祭品。村里一般由党、贾两姓宗族推选出八位广受尊崇的“老人”组成一个类似委员会的机构,从中再选择六位担任“公直”。 “盗窃,拨弄是非惹村人不和,以及让村人不能容忍的各种劣迹,都可能受到公直老人的处分。”村中还规定“在牧牛羊之所,早种杂粮等物,当其盛长之时,须要紧围,若遇践食,点照赔还。未值时届禁关牛羊,践食者,不可藉端罚赔”;“禁地方至春忙栽种之际,各户不许放牛、羊、鸡、鸭踩食田禾,如有遗失等情,各将田蔸赔苗,如有不遵,任凭送究”;“遇旱年,各田水渠,各依从前旧章,取水灌溉,不许改换取新,强塞隐夺,以致滋生讼端。天下事,利己者谁其甘之”等,以此约束村民行为。在党家村,家家门楹或刻以“诗书第、诗书传家”,或刻以“孝、悌、慈”等内容,每家门楼前刻有诸如:居之安、和为贵、庆有余、慎和谦、耕读第等大字。

    ——《中国古代乡村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在梁漱溟看来,近代中国乡村之所以被破坏甚至崩溃,“完全是受外国影响的,”“还有中国人自己的因素。”中国近百年史“是一部乡村破坏史”。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述略》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党家村公共事务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的观点。

  • 65.

    有学者认为: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

    ——李招娣《析近代以来服饰的政治元素》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认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认识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

    时间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

    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

    1949年到1978年以前

    12人36次,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毛泽东、吴国桢、周恩来、刘少奇、蒋介石、罗瑞卿、陈毅、李富春、达赖、林彪、邓小平、江青

    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台海纷争、达赖叛逃、“大跃进”、中越战争、文化大革命、尼克松访华等

    1978年以后

    40余人近百次,政要仍占据封面人物的主流,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邓小平,总计8次。1996年,女艺人巩俐登上《时代》封面,随后王菲、成龙、周润发、杨紫琼、李连杰、章子怡、李宇春、甄子丹、韩庚等也先后问鼎,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第二军团。此外,伏明霞、刘翔、姚明、杨振宁、李泽锴、吴仁宝、刘雯等各界精英纷纷上榜

    改革开放、政坛换届、邓小平逝世、台独活动、台湾地震、贫困落后、环境污染、港澳回归、移居国外、SARS、北京奥运会、人民币国际化等

  • 67. 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3年至1860年,传教士在广州共出版中文书籍、刊物42种,其中29种为宗教宣传品,占总数的69%。另外,13种为天文地理、历史、医学等科学读物,占总数的30%。设在十三行的博济医院,即新豆栏医局,门庭若市,成为传教士扩大西方文化影响的重要场所。1848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合信(Benjamin Hobson)来到这里,在金利埠创办惠爱医院,一批先前已经入教、粗通医学的人,如梁发、梁柱臣、卢挺善、周勤堂等人供职其中。同年,来自美国的传教士也办起学校和医所。1850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AndrewPatton Happer)在广州开办男子日校,三年后又开女子日校、寄宿学墅各一所。这是广州新式教育之始。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材料三 近代中国留学俄(苏)情况统计

    时间

    在俄(苏)人数

    学习内容

    1896年

    4

    俄语

    1899~1911年

    28

    俄语、矿业、商业

    1921~1927年

    约1400

    马列主义基础、俄国革命理论与实践、联共(布)党史、国际工运史、武器性能、战略战术

    1927~1930年

    约1100

    联共(布)党史、政治经济学、西方革命史、唯物史观

    ——根据张泽宇《留学与革命》整理

    1. (1) 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途径。

    2. (2) 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7年后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