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商朝→②→春秋→战国
①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动荡 ④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国家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东方大国
④兼并战争是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的铁器使用始于春秋初年。……铁器应用于农业,出现了铁犁牛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可能开辟更多的“私田”。……诸侯、贵族和周天子争夺“公田”。……从贵族奴隶主中分化出来的一批地主,……采用征收实物地租的办法剥削农民。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命蜀守李冰壅(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河渠书》
材料四: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一:
材料二: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
——易中天《百家讲坛》
材料三: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五: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摘自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四:汉武帝统治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还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五:“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