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单...

更新时间:2017-10-27 浏览次数:524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七上·阳江月考) 央视新舞台,献给最美乡村教师!用真挚的情感真实记录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这种品格正是教师职业的诠释。可见,教师(  )

    ①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③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       ④都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 他开通博客——“叶老的窝”,用1 600多篇朴实有爱的博文记录学生们的成长;他设计了200多个特色课题,用创意打造“明星班级”;他牺牲周末,和学生们一起体验生活,一起听讲座、看电影、野营、旅行……他是荣获“2015年最美教师”称号的叶德元老师。据此,你从中感悟到老师(  )

    ①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②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③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与学生之间永无矛盾和隔阂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3.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要(  )

    ①尊重老师                                               ②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③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④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4. (2018七上·阳江月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都是对老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精神的讴歌与赞美,老师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敬。我们热爱尊敬老师,就应该(  )

    ①刻苦学习,尊重老师的劳动             ②真诚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和批评

    ③经常给老师送些礼品,慰问老师     ④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5. (2017七上·中山期末) 如图是某学校开展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这不仅提醒教师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也警示同学们(  )

    ①表扬是加油站,要再接再厉

    ②批评是检修站,要有错即改

    ③批评是镇静剂,良药会苦口

    ④表扬是催化剂,成绩总上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当遇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时,作为学生,应该(   )

    ①有意疏远老师,避免再次发生误会 

    ②选择恰当的机会,主动解释清楚 

    ③铭记在心,借机批驳老师  

    ④学会从老师的角度想一想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④
  • 7. (2024六下·新泰月考) “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家是我们熟悉的地方。”那么你对家的理解是(  )

    ①家就是一所房子,没有温暖和亲情

    ②家对我们而言,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

    ③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④家是躲避的港湾,是逃离世俗纷争的地方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8. 以下四幅漫画中,不能体现出良好家风的是 (  )
    A . B . C . D .
  • 9. (2020·百色模拟) 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子女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的要求一切顺从 B . 孝敬父母就是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C . 子女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父母 D .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的,不需要回报和孝敬
  • 10.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成为法律。 这告诉我们(  )

    ①孝敬父母是已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     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

    ③不“回家看看”是违法行为                      ④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1. 进入青春期后,同学们的心理处于一个过渡的阶段,好多同学都急切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经常听不进父母的教诲,甚至和父母顶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

    ①孩子与父母在年龄上有差距                     ②父母与子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差异

    ③父母与孩子在人生经历上存在差异         ④父母与子女的身体素质不相同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2. 在家庭生活中,能够正确听懂父母的语言也是与父母有效沟通的一种艺术。下列对父母语言理解正确的是(  )
    A . 我不爱弹琴,妈妈说:“现在不认真学点特长,将来怎么会有出息。”——妈妈说我将来没有出息 B . 半夜从网吧偷偷溜回来,爸爸说:“你还回来干什么?你把网吧当家算了!”——爸爸想把我赶出家门 C . 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洗。”——妈妈乐意我的帮忙,但更看重我的学业 D . 爸爸送我去学校,临别时说:“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有什么事情就及时跟爸妈说。”——在学校遇到任何事情爸妈都会帮我搞定
  • 13. 小刚是个调皮鬼。经常做错事,惹得父母生气,可是他与父母的关系却很融洽。当别人问他有什么诀窍时,他说:“我有错会认,挨批评会听,会帮父母做事,还会赞赏父母,父母能不喜欢我吗?”这告诉我们(  )
    A . 父母不是真心批评小刚 B . 只要帮父母做事,就能与他们融洽相处 C . 小事做错没关系 D . 与父母交往要讲艺术,为和谐家庭出力
  • 14. 七年级学生小伟最近总是闷闷不乐,平时父母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叮嘱几句,他就觉得啰嗦,经常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作为他的朋友,你认为他应该(  )

    ①理解和尊重父母

    ②敞开心扉,增进彼此的了解

    ③换位思考,求同存异

    ④认真聆听父母的意见,共同消除隔阂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
二、探究题
  • 15. 材料一:30年前,高中毕业的王学胜当上了民办教师,一直留在家乡的山区小学任教,用无悔的付出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如今,他扎根岳西县菖蒲镇菖蒲村东冲教学点,成为这里唯一的教师,努力培育着村里的11朵小花。“哪怕只剩一个学生,我也会坚持教下去。”坚守山区30年,他用爱与奉献为山里的孩子点亮了希望的明灯!

    材料二:李元芳,是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张巷小学的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和别的老师不同的是,她总是拄着一个棍杖,走路一瘸一拐。每次走进教室,除了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老师好”以外,还有一个常年陪伴她的“老朋友”——一条比她还要普通的长板凳。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她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小儿麻痹症、脊柱侧弯严重变形,都让她饱受折磨。上课期间疼得实在受不了时,她就跪在板凳上坚持讲课,而这一跪,就是整整8年。

    1. (1) 结合王学胜和李元芳老师的事迹,谈谈我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2. (2) 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形象。
  • 16. 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 (1) 家和房子有什么区别?
    2.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家的认识。
  • 17. 2017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3个教师节。为了庆祝第33个教师节,某校举行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我的感受】在师生恳谈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气氛融洽。老师们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着同学们给老师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时而微笑,时而沉思。最后,老师们也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期望与要求。

    【我的困惑】小强同学的外语成绩很好,老师也很喜欢他。可是因为一次误会老师错怪了他,使小强对老师产生了既怕又怨的情绪。小强很困惑,不知如何是好。

    【我的建言】同学们都希望和老师成为朋友,促进我们更好地成长。

    1. (1) 恳谈会上师生们畅所欲言的融洽气氛,让你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2. (2) 请你帮助小强,告诉他应该怎么办?
    3. (3) 要实现更好的师生交往,请你给同学们提一些好的建议。
  • 18. 【智慧生活 快乐你我】生活是大海,有海涛的呼唤,也有海波的微笑。你听,朵朵浪花在倾情地诉说……

        萌萌准备参加班长竞选,妈妈认为这会伤了同学友谊,也影响学习,坚决反对,两人激烈争吵。为此,萌萌很苦恼。

        在萌萌的努力下,妈妈终于同意她参加竞选。矛盾化解,母女俩开心地拥抱在一起。

    生活中,当你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你的解决方法是什么?请写出来。

  • 19. [我们与老师、父母心连心]

    材料一:2014年12月15日,一名不明身份的男子翻墙闯入浙江省新昌县上梅镇北渡小学行凶,该校校长杨建一为保护学生安全,与歹徒殊死搏斗,不幸以身殉职。许多网友亲切地称他为“最美校长”。在杨校长的办公室里有两个记事本,一本记录贫困 生情况,一本记录留守儿童家庭状况。“教育是我事业的全部,学生是我生命的全部。为了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 ,为了孩子的成 长,我在所不惜。”这是杨建一工作日记中的一段话。

    材料二:漫画《上行下效》

    1. (1) 请结合材料一,谈谈“最美校长”杨建一何以“最美”?
    2. (2) “美丽的老师”就在你的身边。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如何加强与老师的情感交流?
    3. (3)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告诉漫画中的母子应如何孝敬好自己的父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