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10 阿长与《山海经》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同步...

更新时间:2021-01-30 浏览次数:10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急(huáng)    疤(chuāng)     去(lǚ) B . 恨(zèng)     说(xù)         惧(dàn) C . (zhuō)     然(sōng)       喜(gōng) D . 懒(shū)      惊(hài)        孤(shuāng)
  • 2. 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守寡      哀悼      和蔼      烦索之(极点) B . 渴慕      书藉      郑重      情有可(原谅) C . 疮疤      疏懒      精致      莫其妙(名字) D . 睡相      孤孀      顺流      深不可(测量)
  • 3. 下列语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作 B .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 , 而要吸取教训,提高技艺。 C .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一不巧夺天工 , 令人赞叹不已。
  • 4. 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B . 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C . 我的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    D . 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 5. 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 这位作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 , 诗情洋溢。 B . 文章有声有色地向读者讲述了两个故事,把两个大草包的丑恶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C . 由于缺乏相当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外国人翻译中国作品,有时会望文生义 D . 随着他位高权重,周围巴结奉承的人越来越多,开始人家送上烟酒他都不收,让人家拿回去。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不以为然了。
  • 6.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登山运动员不顾暴风雪的袭击,终于登上珠穆朗玛峰最高顶峰。修改:删去“最高”或删去“顶”。 B . 从这件小事中,说明了一个大问题。修改:删去“从”和“中”。 C . 一个“人人争三好”的热潮正在我校展开。修改:将“展开”改为“开展”。 D . 迎面吹来一股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噤。修改:将“不禁”放在“打”前面。
二、填空题
  • 7. 口语交际。

    在你十五岁生日之际,当你面对父母为你做的一桌饭菜和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一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时,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

  • 8. 文学常识填空。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 》《》等。

三、现代文阅读
  • 9. (2020七下·广饶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⑥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⑦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⑧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⑨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 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⑩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长与<山海经>》

    1. (1) 文中用①②段记叙和描写叔祖的用意是什么?
    2. (2) 第⑩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3) 从人物刻画及修辞等角度赏析⑥段划线句子。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 10. 阅读

    笑谈大先生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 , 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儿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               , 一则曰:                         

    【注】①“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1. (1) 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
    2. (2) 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3. (3) 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 (4) 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
    5. (5) 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 (6) 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二字词。
    7. (7) 积累链接:在鲁迅的《自嘲》中曾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和对朋友的不同人生态度。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
  • 11. 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母亲养蜗牛

    梁晓声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

    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崖”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的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喇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裸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有删改)

    1. (1) “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波澜顿起。

      ②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波澜又起。

    2. (2)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二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 (3) 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 (4)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四、综合题
  • 12. 综合性学习。

    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 (1) 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

      示例:聆听名人故事

    2. (2) 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打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3. (3) 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阿长与〈山海经〉》    《父亲的病》     《藤野先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