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9 枣儿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枣儿》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21-02-26 浏览次数:1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iǎn)      然(mù)        雕(sù) B . (jiáo)      (dǎn)土       (diē)倒 C . (lùn)       钢(kuī)       踌(chú) D . (qiáo)首      (níng)视      (jǔ)丧
  •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馋鬼  蹲坑  竹杆  钢盔 B . 羡慕  情愿  呼唤  嫩白 C . 童谣  骗人  沉默  光滑 D . 凝视  温和  灰尘  塞进
  • 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B . 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 C . 金钩钩,银钩钩,骗人是小狗。 D . 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 4. 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 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B . 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C . 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生活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D . 剧本中,老人和小孩子代表了新旧两个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 5.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在北京到处都能听到人们津津有味的谈论。 B . 中国到底要造多少艘航母?真正答案让广大军迷喜出望外 C . 读书跟吃东西一样要细嚼慢咽,慢慢品味,不能囫囵吞枣 D . 缺乏自信的人说话总是吞吞吐吐,做事也是蹑手蹑脚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 . 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 . 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 . 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二、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人: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孩: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人:怎么了?

    男孩:爹不会回来了。

    老人:嗯?

    男孩: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孩: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人: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人:(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儿吃。

    男孩:(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人:(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孩: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人:那,咱们喊喊?

    男孩:喊喊!(爬到土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1. (1) 品味小男孩的语言,说说其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特点。
    2. (2) “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作什么?它们是不是可有可无的?
    3. (3)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
    4. (4)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联系全剧,说说这样结尾的表达效果。
  • 8. 阅读话剧《讨渔税》(节选),完成小题。

    讨渔税(节选)

    【作品简介】京剧《讨渔税》,又名《打渔杀家》《庆顶珠》,是戏曲传统剧目之一。京剧、汉剧等许多剧种都有这个剧目。剧情梗概:梁山好汉阮小七在起义失败后化名萧恩,重操旧业,与女儿桂英以打鱼为生,他本想平安度日,却因恶霸丁员外勾结贪官吕子秋一再勒索渔税、欺压渔民而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杀死丁员外。演出全本时,尚有官兵捉拿萧恩父女,萧恩自尽,桂英投水遇救,最后桂英与梁山好汉花荣之子花逢春成亲。

    (丁郎上)

    丁郎:离了家下,来到河下。哪只是萧恩的船哪?——萧恩哪,萧恩!

    李俊:啊,萧兄,岸上有人唤你。

    萧恩:哦,有人唤我。(一望,下船)哦,原来是丁郎哥.到此何事?

    丁郎:催讨渔税银子来啦!

    萧恩:嗳,这几日天旱水浅,鱼不上网。改日有钱,送上府去就是。

    丁郎:话倒是两句好话。可是,有了钱可想着给我们送去,别让我们一趟一趟地白跑,跑坏了鞋还得自个儿掏钱买。

    萧恩:难为你了。

    (萧恩上船)

    李俊:做什么的?

    萧恩:催讨渔税的。

    李俊:待我来问他几句。

    萧恩:不要与他置气。

    李俊:晓得了。——呔!回来!

    丁郎:喝,出来挡横儿的啦。——回来啦,你有什么话说的?

    李俊:我来问你,你前来做甚?

    丁郎:奉了我家员外爷之命,前来催讨渔税银子。

    李俊:我来问你,这渔税银子,可有圣上旨意?

    丁郎:没有。

    李俊:户部公文?

    丁郎:也没有。

    李俊:凭着何来?

    丁郎:乃是本县的太爷当堂所断。

    李俊:敢是那吕子秋?

    丁郎:要你叫“太爷”!

    李俊:你回去对他们言讲,从今以后,渔税银子免了便罢……

    丁郎:要是不免呢?

    李俊:如若不免,在大街之上,撞着于俺,有些个不便哪!

    丁郎:喝,口气不小哇!你这么横,你叫什么名字?

    李俊:混江龙李俊。

    丁郎:混江龙李俊就是你呀!好,你等着我的。

    李俊:不错!你要怎样?

    萧恩:(劝阻)不要与他置气呀。

    丁郎:你接着我的吧!

    李俊:哼!

    1. (1) 请你分析剧中人物形象。

      萧恩:

      丁郎:

      李俊:

    2. (2) 剧中所表现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3. (3) 从李俊的质问中,你发现这渔税银子有什么问题?
    4. (4) 这个片段的精彩之处在于人物的对自,试加以分析。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面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儿,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中国年度小小说》,略有删改)

    1. (1) 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 (2) 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②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3. (3) 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说话。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
    4. (4)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 (5) 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
三、综合题
  • 10.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黔东南州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 (1) 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觉得哪一个更贴切?简要说明理由。

      ①让世界充满爱    ②明天更美好    ③手拉手,心连心

    2. (2)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教育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抑郁频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7.9%

      52.9%

      35.5%

      3.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6%

      35.5%

      5.9%

      35%

    3. (3) 为了开展好本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