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1-03-10 浏览次数:1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 11. (2020七上·陇县期末) 完成填空:
    1. (1)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时代;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卿大夫、士。
    2. (2)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一书;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3. (3)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定都;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4. (4) 汉武帝建立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5. (5)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体通史;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 14. (2020七上·陇县期末) 一朝的统治思想影响着王朝的兴衰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1. (1) 被秦始皇“应用到全中国”的法家学说源自谁的主张?列举一项秦始皇“应用”法家学说的具体措施。
    2. (2) 汉武帝为“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采取了怎样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还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统治者确定统治思想时会考虑的主要因素。
  • 15. (2020七上·陇县期末)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历史上的变法和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②规定官员必须在朝廷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③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改姓汉姓

    ⑤设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官吏治理

    ⑥以汉服装代替鲜卑服

    材料二: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者们有各种看法。

    观点一: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观点二: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某同学搜集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见上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表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区别开来,将上表内措施的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

      A.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序号

      B.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序号

    2. (2) 请选择上表中关于商鞅变法内容的两项措施,谈谈改革措施的具体作用。
    3. (3) 依据材料二说明关于魏孝文帝改革的两个观点有什么不同?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