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

更新时间:2021-04-29 浏览次数:95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1~2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1~2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对而不全得1分,共55分)
  • 1.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丰富度和有机物总量均不断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与北极苔原相比,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A . 心猿意马 B . 飞蛾扑火 C . 花香引蝶 D . 老马识途
  • 3.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处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 . 一定能固定CO2 C . 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 . 一定是植物
  • 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及其生态学原理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 B . 分解者可以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C . 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可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D . 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
  • 5.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代表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图甲可知,载畜量超过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B . 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 从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 . 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 6.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循环 B . 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 C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到绿色植物上的光能 D . 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中能量的25倍
  • 7. 下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中用于桑树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C B . 图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是指蚕粪便中的能量 C . 能量传递效率可以用(E+F+G+H)/A表示 D . 桑树的总光合速率可以用B+C表示
  • 8.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 9.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 B . 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 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 . 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 10. 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 . 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 . 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 . 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 11.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类型和去向示意图

    A . 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 B .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100% C . 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D . 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 12.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若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

    A . 1.875倍 B . 1.375倍 C . 1.273倍 D . 0.575倍
  • 13. 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发生变化 B . 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 C . 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 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 14. 图甲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乙是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 B . 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 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竞争最激烈 D . 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
  • 1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大气中 C . 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 . 在生物群落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主要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 16. 下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高低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至d表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 ②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至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③若M表示种群密度,a至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b的种内竞争最激烈 ④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至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种群,则a是最高营养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 . 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 C . 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 D . 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 18. 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A . 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 . 蓝细菌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 . 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 . 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 19. 下表中的诗文与所蕴含的生命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古代诗文

    对应的生命科学知识

    A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生物的遗传现象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生物的种间竞争关系

    D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生物的种内互相关系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经雨淋进入到土壤中去,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他草本植物便趁机生长繁盛,直到此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 B . 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C . 灌木与它抑制的草本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D . 火灾后的山坡发生了初生演替
  • 21. 下图为某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 . 该鱼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是112×103 kJ/(m2·a) C .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 D . 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 22. 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甲、乙、丙、丁之和来表示 B . 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 C . 由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 D . 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的形式进行传递
  • 23. 草原上的老猎人说:“我也打狼,可不能多打,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这蕴含了食物链关系及生态平衡的规则。下面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羊、草的数量变化体现出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正反馈调节 B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 C . 捕食者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消极意义 D . 调查草原上的黄羊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 24. 生命系统是由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而生命系统的各组分之间存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信息交流。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可进行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的传递 B . 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不能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 C . 在免疫调节中,细胞之间只进行间接的信息交流 D . 在生物圈中信息传递决定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5分)
  • 25. 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 (1) 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优势主要是
    2. (2) 秸秆利用后产生的废渣可以还田,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产生的可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3) 若蛇的食物有1/5来自蛙,4/5来自鼠,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 k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稻kg;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4. (4) 若要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利用的方法是;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填“K”或“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
  • 26.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

    1. (1) 丙代表,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过[]的 作用完成的。
    2. (2) 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网:
    3. (3) A与B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除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外,还有等方式。
    4. (4) 调节是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5. (5) 碳在甲、乙、丙之间主要是以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 2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以下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和碳循环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蛇与鹰的关系是。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 g,最多需要草 g。
    2. (2) 甲图中,由于除草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蛙的数量急剧减少,请写出在一段时间内蝗虫数量的变化趋势:
    3. (3) 乙图中,5过程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4. (4) 乙图中,物质循环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那么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5. (5) 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外,还有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有
  • 28. 图甲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2. (2) 请根据图甲中的生态系统,写出图乙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①;②;③
    3. (3) 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图丙。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
    4. (4) 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食草虫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图甲的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 (5) 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容易受到破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