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五四学制)物理6...

更新时间:2017-10-27 浏览次数:13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2017·深圳模拟) 关于声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 . 敲鼓时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C . 学业考试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 . 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 2. 下列图象自左向右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匀速直线运动 B . 非晶体的凝固 C . 晶体的熔化 D .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 3. (2017·泰兴模拟) 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叉到鱼道理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

    A . 动力F1的力臂 B . 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 C . 平面镜成像 D . 磁体的磁场
  • 5.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 . 同时沸腾 B . 稍后也沸腾了 C .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 .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 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待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的过程中(   )

    A .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B . 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C .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 D .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
  • 7. 如图所示,用弹簧挂一条形磁铁放在螺线管的正上方,闭合开关,待弹簧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缓慢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也变大 B .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也变小 C . 螺线管上端是S极,弹簧缩短 D . 螺线管上端是N极,弹簧伸长
  • 8.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若用η、η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W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 η , W=W B . η>η , W>W C . η<η , W<W D . η>η , W<W
  • 9. 图甲中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定值电阻R0阻值为 10Ω B . 电源电压为4V C . 当滑片在a端时, R0的功率为2.4W D . 当滑片在中点时,R0的功率为0.9W
二、<b >双选题</b>
  • 10. 关于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B . 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飞机前进时,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使飞机上升 D .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三、<b >实验题</b>
  • 11. 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 .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 .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 .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 .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 12. 如图所示,将手机置于玻璃罩内,拨打该手机号码并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抽气过程中所听到的铃声,但手机屏幕上始终有来电显示,这说明

  • 13.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梭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 14. 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 (1)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 ℃~120 ℃)、酒精温度计(-80 ℃~~60 ℃)、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
    2. (2) 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3. (3) 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 15.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和他的同伴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实验数据在图中已列出.

    1. (1) 图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因素的关系.
    2. (2) 分析①②④⑥四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浮力与无关.
    3. (3) 为探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应选几次实验分析比较.
    4. (4) 根据有关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盐水的密度是g/cm3
  • 16. 如图所示,小亮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阻值不同的电阻及导线等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亮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导线不能交叉;
    2. (2) 小亮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V,实验所用导线完好无损,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
    3. (3)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另外,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通过移动滑片P来改变;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移动滑片P来控制
    4. (4) 小亮将电阻R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为此,需要对原电路进行两处改动:一是,二是
四、<b >填空题</b>
  • 17. 威海属于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有许多由风力发电机组成的“风车田”.发电机发电的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 (选填“转移”或“转化“)成电能的过程,风能安全清洁,作为 (选 “可再生” “不可再生” )能源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
  • 18. 观察如图所示的情景和文字,认为云向西运动,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为参照物.

  • 19.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轮胎上刻有花纹,是通过来增大摩擦的:滚动轴承的内外圈之间装有钢球或钢柱,是通过来减小摩擦的.
  • 20. 如图所示实验中,我们看到塞子从试管口跳出,这是由于水蒸气的能转化成塞子的能.

  • 21.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8×10ˉ2m2 ,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10-2m2 , 重为20N的圆柱形物块,物块的密度为0.8× 103kg/m3 , 则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a.向容器中缓慢注水使物块刚好离开容器底,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是m.(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 2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甲、乙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是I:I=2:5,则当开关S1、S2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U=,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P1:P2=

五、<b >作图题</b>
六、<b >综合题</b>
  • 25. 在水平台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圆筒形容器,容器内水深20cm,将一个长方体用细线拴好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从水面开始逐渐浸入直至浸没到水面下某处停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g=10N/kg,容器厚度、细线重均不计,容器内的水未溢出).求:

    1. (1) 长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 (2) 长方体浸没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 26. 图甲为自动调温电熨斗,图乙为其简化的电路图,图丙为温控开关,温控开关是由长和宽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紧紧地铆在一起做成的,受热时,由于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曲,温度越高弯曲得越明显.双金属片触点A与弹性钢片上的触点B原来是相通的,通电后,指示灯L亮(R为限流电阻),发热板发热,使金属底板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时,A、B触点分离,电路断开,底板的温度不在升高,随着温度的降低,双金属片逐渐恢复原状,A、B触点又重新接触,电路再次接通,底板的温度又开始升高,从而实现自动控温的目的.

    1. (1) 该电熨斗的温控开关是依据物理知识制成的.
    2. (2) 若指示灯L采用“3V 0.03W”的小灯泡,那么限流电阻R多大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工作?
    3. (3) 发热板的额定功率为1000W,则发热板的电阻多大?若要使金属底板的温度由20℃升高到220℃至少需要多长时间?(金属底板的质量为1kg,比热容为0.4×103J/(kg℃),不计热量损失)
  • 27. 小文的体重为600 N,当他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0.01m3的重物A时(重物始终未出水面),他对地面的压强为8.75×103 Pa.已知小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 .当他用此滑轮组在空气中匀速提升重物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已知重物A重物B所受重力之比GA︰GB=5︰1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

    1. (1) 提升重物A时小文对地面的压力.
    2. (2) 物体A的密度.
    3. (3) 在水中提升重物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 (4) 重物A完全出水面后,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小文拉绳的功率P.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