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平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7 浏览次数:1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7七上·钦州港月考)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秦朝 D . 西汉
  • 2.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主张包括(    )

    ①兼爱非攻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有教无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 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我国古代某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图片,这条路开通于(    )

    A . 西周 B . 秦朝 C . 西汉 D . 东汉
  • 4.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赤壁之战发生于208年,这一时间还可表述为(    )
    A . 2世纪初期 B . 2世纪末期 C . 3世纪初期 D . 3世纪末期
  • 5.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 . 受到其他民族的袭扰 B . 孝文帝仰慕洛阳的繁华 C .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D . 为了扩大鲜卑族统治区和影响
  • 6. 绘制时间轴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下图中“?”处对应的史实是(    )

    A . 开凿大运河 B . 隋朝统一全国 C . 唐朝的建立 D . 贞观之治
  • 7. (2019·大庆)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被誉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8.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下图为西安著名古迹大雁塔,唐代进士会在雁塔的碑石上题名,史称“雁塔题名”。“进士”这一名称源于(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八股取士 D . 科举制
  • 9. “舍己为人传道去,唐风洋溢奈良城”称赞的是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    )
    A . 张骞 B . 班超 C . 鉴真 D . 玄奘
  • 10. (2019七下·宜昌期中) 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年一公元770年)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诗人所经历的“世乱”指的是(   )
    A . 黄巾起义 B . 八王之乱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 11. 从下侧的连环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A . 隋文帝登基 B . 唐高祖建唐 C . 宋太祖称帝 D . 李自成起义
  • 12.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13.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 . 等级森严 B . 商业繁荣 C . 重农抑商 D . 重文轻武
  • 14. 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
    A . 北宋与西夏 B . 北宋与辽 C . 南宋与金 D . 南宋与西夏
  • 15. 南宋时期,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如下图所示的哪一地区(    )

    A . B . C . D .
  • 16.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 . 集市 B . 夜市 C . 勾栏 D . 瓦子
  • 17.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 赞美杭州的繁华热闹 B .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野蛮残暴 C . 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 D .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 18. (2020七下·北京月考) 南宋时期,取得过郾城大捷的抗金将领是(    )
    A . 司马光 B . 岳飞 C . 辛弃疾 D . 文天祥
  • 19. 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元旦,这天人们要燃放鞭炮、拜年等,据此判断元旦是今天的(    )
    A . 端午节 B . 春节 C . 中秋节 D . 元宵节
  • 20. 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
    A . 御史台 B . 枢密院 C . 宣政院 D . 中书省
  • 21. 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
    A . 宣政院 B . 澎湖巡检司 C . 中书省 D . 北庭都元帅府
  • 22. (2018九下·夏津开学考)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控制军队 B . 强化皇权 C . 钳制思想 D . 改革科举
  • 23. 下图描绘的是南亚某国使臣向明朝政府进贡的奇珍异兽,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结合所学推测此事可能发生在(    )

    A . 马可·波罗来中国时 B . 清军入关之时 C . 明朝迁都北京之前 D . 郑和下西洋之后
  • 24. 明末,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首民谣反映的是(    )
    A . 君王昏乱,奸臣当道 B . 宦官专权,打击忠臣 C . 明朝刑法严酷 D .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
  • 25. 下列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情况,按其设置时间正确排序的是(    )

    A . 图1、图2、图3、图4 B . 图2、图4、图3、图1 C . 图3 、图2、 图1、图4 D . 图2、图1、 图3、图4
  • 26. 下面示意图直接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

    A . 由分裂到统一 B . 由封闭到开放 C . 由落后到先进 D . 由隔绝到联系
  • 27. (2020七下·湘潭月考) 欣欣同学在进行复习时,制作了主题式学习卡片。下面卡片的“主题”处最适宜填入(    )

    A . 民族团结 B . 和平交往 C . 社会变革 D . 反抗侵略
  • 28. (2020七下·蓬莱期末) 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措施判断被管辖的地区是(   )

    A . 台湾 B . 西藏 C . 新疆 D . 东北
  • 29. 把握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30. 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横线上应该填写的文字是(    )

    A . 闽南地区 B . 珠江流域 C . 海南岛 D . 南海诸岛
二、综合题
  • 31.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古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我们可以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看到石器手镐上留下的加工痕迹;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们眼前可以浮现出古人翻地用力过猛折断了骨耜的耕作场景;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我们不仅能领略甲骨文的奥妙,还能看到制作精良的长青铜器铲,感叹其工艺的高超;在浙江湖州市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到铁犁铧昔日的锋利和翻耕土壤的高效作用。

    材料二:

    材料三:《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世,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材料四:康雍乾三朝,随着经济的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后形成,封建社会的相对稳定,国内商品市场越来越扩大。城市拥有的商业行业和店铺数量日益增多,例如明代山东临清有店铺五六百家,清代拥有大小店铺达千余家。由于长途贩运的发展,长江沿岸出现了一批新的商业城市,如汉口等。全国还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出现了当时所谓的“四大聚”,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1. (1) 依据材料一,按出现时间先后将上述四个古代生产工具进行排序:。(填序号即可)
    2. (2) 从材料二中的图片选择一个生产工具进行介绍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出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表现。
    4. (4) 依据材料四,说出清朝前期城市发展的表现。分析城市发展的原因。
  • 32.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达,走在了世界前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论》第一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1. (1) 依据材料一,说出培根的评述唐宋时期的三种发明。请你选择一个发明并说出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2. (2) 请写出材料二中以上三幅图片反映的文学形式。
    3. (3) 依据图四和图五,说出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两个剧种是什么?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别说出张仲景和李时珍的医学著作。 依据材料,概括中医药发展的特点。
    5. (5) 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上图出自明清时期的哪一著作?该著作地位如何?
    6. (6) 材料四、材料五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清朝后期却逐渐落伍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 33.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它利用黄河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不同水系之间的水陆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材料二: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外城包着内城,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包着宫城。宫城又叫紫禁城。皇帝居住的紫禁城是全城的中心。整个规划出自于《周礼》“王者必踞于中”,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沿轴线布置了牌坊、华表、桥梁等,辅以两边的殿堂,更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显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

    ——摘编自《中西建筑艺术比较》

    材料三: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只能抄写皇帝旨意,而不能夹杂自己的意见)

    材料四: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北方游牧部族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位于北京延庆区。1991年,八达岭长城作为中国长城的代表,接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证书”。

    1. (1) 在材料一中,读图说出大运河的中心点在哪?依据材料说出大运河的特点?
    2. (2) 在材料二中,读图说出北京城的核心建筑是什么?依据材二,说出明代北京城市布局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3. (3) 设置军机处是清朝哪位皇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请运用材料三中的“相关资料”和所学知识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
    4. (4) 观察《明长城示意图》指出明长城东起西至(地点),依据材料概括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