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26. (2020七下·建平期末)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1. (1) 诗中的“千里长河”“此河”都指哪条河?是谁下令开凿的?
    2. (2) 两位作者中谁的观点更否符合史实?为什么?
    3. (3) 你认为“此河”的开通有哪些意义?
  • 27. (2020七下·建平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生存百姓,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武则天为自己树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 (1) 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唐太宗吸取了什么历史教训?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有哪两位?
    2. (2) 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了什么制度?
    3. (3) 材料三杜甫诗中描述的景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 (4) 唐朝前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哪两种生产工具?
  • 28. (2020七下·建平期末) 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

    (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在并立中共存)

    材料二: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在碰撞中交融)

    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1. (1) 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2) 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3. (3) 材料二中,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

      A.;B.;C.

      a.;b.;c.

    4. (4) 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 29. (2020七下·建平期末) 两宋时期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科技发达,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与进步。

    材料一:两宋时期,水稻栽培由粗放的直播法逐渐转变为移植法,改变了过去那种直接把稻种撒播在田里的做法。朱熹在《劝农文》中就曾提到:“拣选肥好田段,多用粪壤拌和种子,种出秧苗”;陆游也曾写下“浸种(育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的诗句。

    材料二: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①雕车(轿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②会寰(huán,广大地域)区之异味,悉在庖(páo,厨房)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摘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1. (1) 根据材料一请你按时间顺序概括两宋时期水稻栽培的两个主要步骤。
    2. (2) 材料二中画线部分分别描述了北宋都城的饮食和交通,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序号。

      饮食,交通

    3. (3) 上面四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其中哪几项在宋代有了新的重大发展?(至少写出两项)
  • 30. (2020七下·建平期末) 北京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某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完成了一次寻访京华史迹的文化体悟之旅。
    1. (1) 第一站:东城区成贤街国子监

      明朝把学校看作培植人才(政治上的人才),登庸(选拔)官吏的机关,而不视为提高文化,普及教育的工具......明朝的大学,名为国子监。太祖看国子监是极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国子监是明清时期教育的最高学府。请问明请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2. (2)

      第二站:故宫乾清门西的一排建筑

       

      同学们在故宫看到如上图所示的一排建筑,了解到在这里的清朝大臣最主要的职责是每天接受皇帝召见,听皇帝口授旨意,拟写谕旨,转发各地。由此判断,这排建筑是什么机构?它的设立体现了清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