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序号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① | 1 | 20 | 2 | 10 |
② | 2 | 15 | 1.5 | 20 |
③ | 3 | 5 | 1 | 15 |
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
实验序号 |
A处的电流IA |
B处的电流IB |
C处的电流Ic |
第一次测量 |
0.4 |
0.2 |
0.2 |
第二次测量 |
0.6 |
0.3 |
0.3 |
第三次测量 |
0.8 |
0.4 |
0.4 |
上面表格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答:(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了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应该.
钢球的质量m/g | 0.1 | 0.15 | 0.20 | 0.25 | 0.30 | 0.35 | 0.40 |
木块滑行距离S/m | 0.12 | 0.10 | 0.12 | 0.12 | 0.11 | 0.13 | 0.12 |
该同学据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实验结论与物理事实是否相符?.(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认为出现此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v=8cm•s﹣1)
序号 | 钢球质量m/g | 木块滑行距离s/cm |
1 | 100 | 10 |
2 | 200 | 20 |
3 | 300 | 30 |
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
序号 | 钢球撞击速度v/cm•s﹣1 | 木块滑行距离s/cm |
1 | 8 | 10 |
2 | 16 | 40 |
3 | 24 | 90 |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物体的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低头角度θ/° | 0 | 15 | 30 | 45 | 60 |
细线拉力F/N | 0 | 7.3 | 14.0 | 20.2 | 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