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川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第22课 思想文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7.2思想文化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4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   )

    A . 聂耳 B . 冼星海 C . 田汉 D . 徐悲鸿
  • 2.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这表明魏源的救国主张是( )

    A . 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B .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 . 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D . 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 3.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

    A . 《天演论》 B . 《四洲志》 C . 《海国图志》 D . 《制碱》
  • 4. 《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这首歌的词作者是(    )

    A . 左宗棠 B . 冼星海 C . 聂耳 D . 李宗仁
  • 5. 下列哪一作品是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   )

    A . B . C . D .
  • 6. 2006年1月16日,电影频道官方网站正式转型为电影专业门户网站,并启用新域名www. m1905.com.m代表电影,而1905则可能来源于对下列哪一事件的特别纪念(    )

    A . 电影开始传人我国 B . 上海首映西洋影戏 C . 上海公映首部有声电影 D . 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 7. 中国1902——1904年翻译西方书籍统计简表由统计简表可知,这一阶段的翻译著作(    )

    类型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12种

    21%

    应用科学

    56种

    11%

    杂录

    38种

    7%


    A . 侧重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技术 B . 重点关注中国未来政治发展 C . 全面宣传实业救国经济思想 D . 深刻反思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 8.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这些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被称为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是(   )

    A . 林则徐 B . 魏源 C . 龚自珍 D . 严复
  • 9. 编写《海国图志》,引导中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代思想家是(   )

    A . 魏源 B . 冯如 C . 侯德榜 D . 严复
  • 10. 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四洲志》 C . 《资政新篇》 D . 《天演论》
  • 11. (2023八上·新邵期末) 《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 . 田汉 B . 聂耳 C . 冼星海 D . 徐悲鸿
  • 12. 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詹天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 . 严复──“红三角”纯碱 C . 侯德榜──京张铁路 D .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 13. 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到来,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对于这一主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主张 B .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中国人所能达到的先进认识 C .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唤醒了不少中国人,在挽救民族危机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D . 当时国人已认识到既学西方的技术,又学西方的制度,中国才不会屡战屡败
  • 14. 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   )

    ①《屈原》      

    ②《狂人日记》       

    ③《小二黑结婚》

    ④《黄河大合唱》

    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 . ①③④⑤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③
  • 15.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创作了大量的振奋民族精神的抗日救亡歌曲,下图中至今经常奏响的旋律选自于他的哪首代表作(   )

    A . 《毕业歌》 B . 《卖报歌》 C . 《铁蹄下的歌女》 D . 《义勇军进行曲》
  • 16. “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它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部著作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演论》 C . 《敬告青年》 D . 《狂人日记》
  • 17.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激发中国人民抗战意志的民族战歌,便会联想到当时年仅22岁的曲作者( )

    A . 聂耳 B . 冼星海 C . 徐悲 D . 侯德榜
  • 18.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   )

    A . 西方的军事技术 B . 西方的政治制度 C . 西方的思想文化 D . 西方的对外政策
  • 19. (2018八下·井陉矿开学考) 某校兴建一条名人名言长廊,工人在名言栏里粘贴了“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名人栏里他不知道该贴谁。你会帮他选择(    )

    A . 徐悲鸿 B . 梁启超 C . 詹天佑 D . 陈独秀
  • 20. (2018八下·井陉矿开学考)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末最敏感的人”。他译著的《天演论》中着重阐述(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民主共和的思想 C . “自强、求富”的主张 D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二、综合题
  • 21.

    仔细观察下边两幅图片,根据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1. (1) 图一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什么主张?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历史地位如何?

    2. (2) 图一的主张与图二的事件有何联系?

  • 22.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四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材料五    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中国

    增长率

    2.5

    2.1

    2.2

    3.1

    5.2

    9.8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些“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他们为梦想所做的努力对中国近代化有什么影响?

    2. (2) 梁启超为实现其政治梦想,在19世纪末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最终实现了,实现的表现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两种梦想”,今天已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梦想开始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5. (5) 从材料五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3.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 冯忠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

    材料二:“复(严复)殚心著述,於学无所不窥,举中外治术学理,靡不究极原委,抉其失得,证明而会通之。精欧西文字,所译书以朅辞达奥旨。”

                                                                                                                                                 ——《清史稿》

    材料三:中日和约十一款,全权大臣既画押,电至京师,举国哗然,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论,……。初则广东举人梁启超联名百余,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裳各联名数十,首诣察院,呈请代奏。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五: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林文忠公”是谁?受他影响,魏源编著了《海国图志》一书,编写的目的是?

    2. (2) 材料二中的“复”影响最大的译著是?“复‘提出的进步观点有?

    3. (3) 材料三中“中日和约”是指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

    4. (4) 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5. (5) 指出先进的中国人为解决材料五中的“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哪些探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